湖州市2022年度“萬名群眾評議機關”評議參閱資料
?
湖州市2022年度“萬名群眾評議機關”
評
議
參
閱
資
料
市年度綜合考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2年12月
?
?
目 錄
市委組織部 |
市委宣傳部 |
市委統戰部 |
市委政研室 |
市委改革辦 |
市委編辦 |
市臺辦 |
市直機關工委 |
市信訪局 |
市委老干部局 |
市委黨校 |
市檔案館 |
機關事務中心 |
市總工會 |
團市委 |
市婦聯 |
市科協 |
市文聯 |
市貿促會 |
市殘聯 |
市紅十字會 |
市工商聯 |
? |
? |
市發展改革委 |
市經信局 |
市財政局 |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
|
市建設局 |
市交通運輸局 |
市水利局 |
市農業農村局 |
|
市商務局 |
市國資委 |
市金融辦 |
市統計局 |
|
市區域合作辦 |
市供銷社 |
市城市集團 |
市交通集團 |
|
市產業集團 |
湖州銀行 |
? |
? |
市教育局 |
市科技局 |
市民政局 |
市人力社保局 |
市文化廣電旅游局 |
市衛生健康委 |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
市外辦 |
市體育局 |
市醫保局 |
市人防辦 |
市大數據局 |
市公積金中心 |
市新聞傳媒中心 |
? |
? |
市委政法委 |
市公安局 |
市司法局 |
市生態環境局 |
市應急管理局 |
市市場監管局 |
市綜合執法局 |
市法院 |
市檢察院 |
? |
? |
? |
市審計局 |
市氣象局 |
市稅務局 |
湖州海關 |
市人行 |
市銀保監局 |
國家統計局湖州調查隊 |
市郵政管理局 |
市消防救援支隊 |
市煙草局 |
湖州電力局 |
? |
電信湖州分公司 |
移動湖州分公司 |
聯通湖州分公司 |
郵政湖州分公司 |
工商銀行湖州分行 |
農業銀行湖州分行 |
中國銀行湖州分行 |
建設銀行湖州分行 |
交通銀行湖州支行 |
? |
? |
? |
? ?
單位名稱 |
市委組織部 |
主???要
|
一是負責、指導全市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組織開展新時代黨建工作和黨建理論的研究;二是宏觀管理和指導全市干部工作、干部隊伍建設,提出市管干部調整、配備的建議,以及考察、選拔、任免、獎懲和干部的培訓教育及監督等工作;三是負責人才工作宏觀管理、綜合協調和政策研究,重大人才工程的組織實施和指導協調,以及高層次人才引進、聯系服務、管理等工作。四是完成市委和省委組織部交辦的其他任務。 |
2022年
|
2022年以來,全市組織系統在市委正確領導和上級組織部門精心指導下,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省市黨代會精神,忠實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奮力投身“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努力為加快打造“六個新湖州”、高水平建設生態文明典范城市提供堅強組織保證?!鞍兹~一號”黨建引領先富幫后富、選調生動態攻堅駐村歷練等12項工作,得到中央和省委領導批示肯定;“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錢義榮同志在全國表彰大會上作交流發言;人才競爭力指數位居全省前列;我市4部黨員電教片在全國獲獎。 一是聚焦“兩個維護”不斷夯實忠誠根基。注重加強換屆后各級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深入開展政治素質考察,謀劃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輪訓,全年共舉辦市委主體班次33期。依托市縣黨校主陣地,精心組織培訓黨員干部1.45萬人次,推動浙江生態文明干部學院順利通過中組部教學質量現場評估。 二是聚焦“大考大賽”全力服務中心大局。全覆蓋開展領導干部疫情防控專項考察,抽調2100余名機關干部奮戰抗疫最前沿、1.3萬名在職黨員下沉村社企業,33個集體、66名個人獲省市通報表揚。及時出臺“十條舉措”助力經濟穩進提質,組建城市有機更新等18個工作專班一線攻堅,抽調30名精干力量組建“招商特戰隊”,選派3900余名領導干部擔任駐企服務專員。開穩開好“才聚基層”“黨群創富”共富班車,全力保障“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扎實推進莫干山高新區、長合區和南潯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 三是聚焦“實干爭先”加快鍛造湖州鐵軍。圓滿完成市縣集中換屆,全面落實選人用人“一體系三機制”,提交市委討論干部4批261人次,市委提拔或進一步使用縣處級干部131名,市管干部隊伍結構不斷優化、功能持續增強。大抓湖州鐵軍《實施意見》落實,迭代完善鄉鎮書記交流會,定期推選“奔跑者”“奮斗者”,強化關愛激勵推動全員比拼,市縣容錯糾錯裁定委員會已為95名干部容錯,指導區縣和市級機關規范開展職級晉升惠及2536人次。全市累計招引一流高校碩博生作為黨政干部儲備人才1590名,“80后”市管干部從機構改革前的14名增加到141名。 四是聚焦“雙創雙全”堅決守好紅色根脈。迭代提升“雙創雙全”組織力,牽頭推進現代社區建設,大力實施“浙北雄鷹”計劃,承擔流動黨員管理全省試點,全市村均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達到175萬元,省級紅色物業項目總數列全省第一,全省快遞物流行業黨建現場會在我市召開,“零距離”黨建聯建做法在長三角機關黨建論壇上作經驗交流,“共享牧場”等2個案例入選全國“兩新黨建百個創新案例”。 五是聚焦“首位戰略”持續激發人才動能。全力打造全國人才創新創業理想城市,高規格召開市委人才工作暨創新驅動發展大會,出臺首位戰略“20條”意見,緊扣“2+8”戰略平臺和八大新興產業鏈大力招才引智,全市新招引高層次人才1000余人、引進“南太湖精英計劃”172人、培育“南太湖特支計劃”147人,湖州被列為全省唯一“企業人才密度”評價試點市。雷打不動每周三晚上舉行人才懇談會,已舉辦22期,懇談人才178人,推動解決問題312個。 六是聚焦“三個之家”全面加強自身建設。扎實開展組織系統“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組織開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實干爭先建新功”示范行動,每季度舉辦部機關績效比拼即時獎勵會議。連續三年舉辦組工業務大培訓,市縣鄉400余名組工干部集中參訓。深入推進組織工作數字化改革,“強村富民指數”應用在全市數字化改革推進會上作交流發言,“人才項目匯”應用在全省推廣,并獲評全市首批營商環境好案例。 |
?
?
單位名稱 |
市委宣傳部 |
主???要
|
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和市委關于宣傳、意識形態、精神文明建設、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等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制定或擬訂宣傳文化、意識形態、精神文明建設、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新聞出版方面的規劃、計劃和政策規定,并組織實施;統籌協調推進宣傳思想文化領域的法治建設;指導和協調理論學習、理論宣傳和理論研究工作;分析研判和引導社會輿論,指導協調市級新聞單位工作;管理、協調對外宣傳工作,協調、指導新聞發布工作;指導、協調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及旅游業發展。 |
2022年
|
今年以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宣傳思想工作深化作風建設、實干爭先,主要取得六方面的工作成效。 理論武裝走深走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黨的二十大及省市黨代會精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習近平浙江足跡等主題,服務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專題學習18次。持續推進“學習強國”湖州平臺建設,活躍度居全省前列。健全“1+6+N”理論宣講體系,全市開展各類主題宣講8000余場。高規格舉辦首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研究湖州論壇。完成 市領導“圈點”課題研究7項,編撰出版《2022年湖州藍皮書》,開展“社科理論下基層”活動100余場。 重大宣傳形成聲勢。全面營造喜迎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濃厚氛圍,推出“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主題報道1100余篇,黨的二十大召開期間,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累計報道湖州50余次。啟動“三個千百”集中宣活動,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1000余場,覆蓋群眾50余萬人。聚焦中央和省、市委重大決策部署,積極開展“六個新湖州”、疫情防控等主題宣傳,推出重點新聞報道5萬余篇,開展“浙十年·湖州”等主題新聞發布會30余場。全年在中央、省級媒體刊播各類重要稿件4000余篇(條)。城市品牌深度傳播,融媒場傳播數字化應用正式上線,匯聚咨詢1000萬余條。 主題實踐實干爭先。積極營造“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主題實踐的濃厚氛圍,制定宣傳工作方案,累計推出深度報道、解讀文章1500余篇,閱讀量超7000萬。辦好輿論監督欄目,推出全媒體欄目《看見》82期,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等批示肯定4次。牽頭推進“實干爭先·奮斗有我”全民大行動,開展大學習大討論、紅色故事會等活動200余場。開展“我發現我推薦身邊的奮斗者”活動,推出奮斗者人物故事54個,點擊量超670萬次。 全域文明推進有力。深入開展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推進文明典范單元創建,入選省級及以上“最美家庭”“五好家庭”13戶。倡導綠色低碳生活,發布全國首個綠色低碳生活指數報告。大力推進“浙江有禮·湖州典范”市域文明新實踐,10個案例入選省案例匯編。深入開展“家園志愿”班車,累計開展志愿服務3.9萬余場,青少年心里護航行動入選首批“浙江有禮”省域文明實踐為民辦事項目。堅持典型引領,入選“中國好人榜”3人,“浙江好人榜”22人。 人文湖州建設有力。文藝精品勇攀高峰,入選全國“五個一”作品1部、省“五個一”作品5部。成功舉辦第十一屆湖筆文化節、第三屆“趙孟頫杯”全國書法篆刻大賽作品展等文化活動20余項。文化供給不斷優化,建成“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452個,開展文化禮堂“點餐制”服務活動5000余場,居民綜合閱讀率排名顯著提升。加快文化產業培育力度,入選省第六批成長型文化企業10家、省成長型培育企業6家,數量均居全省前列。推進宣傳文化系統數字化改革,爭取國家級試點1項、省級試點13項。 從嚴治黨全面加強。持續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深入開展以提升筆力為重點的“四力”教育實踐,依托理論學習中心組、“周一夜學”、主題黨日等載體,開展“黨性(紀)教育一刻鐘”、政治理論學習65次。深化作風建設,細化落實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五張責任清單,層層簽訂《市委宣傳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落到實處。協助市委選優配強宣傳文化系統人才干部,任免干部16人次,審批干部16人次。加強人才引育,入選省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領軍人才1人。 |
?
?
單位名稱 |
市委統戰部 |
主???要
|
加強黨對統一戰線工作集中統一領導,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和市委關于統一戰線、民族宗教和僑務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制定或擬訂有關政策規定,協調統一戰線各方面關系,鞏固壯大最廣泛的統一戰線。 |
2022年
|
在市委的堅強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找準點、大膽試,卯足勁、拼命干,為建設“六個新湖州”畫好最大同心圓。一年來,全市統戰工作獲得省級以上領導批示8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統戰工作批示72次。 一是交出助力趕超高分答卷。牽頭辦好“第五屆莫干山會議”,爭取“民革中央助力共同富裕實踐基地”落地,簽約項目41個,總投資231.8億元(其中民主黨派直接導入項目13個,總投資29.8億元),得到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邱啟文及市委書記陳浩、市長洪湖鵬等領導批示肯定。推動設立“湖州民營企業家節”,市區縣聯動舉辦每周三“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幫助解決困難問題1755個;創新舉辦2022·湖州人大會,赴深圳、南京、北京、寧波、昆明、廣州、杭州、成都等地開展“鄉賢大走訪·共建新湖州”活動,走訪鄉賢350人次,助力項目人才資源回歸,得到市委書記陳浩批示肯定。 二是匯聚同心同行人心力量。牽頭制定《第九屆市政協換屆人事安排意見》,圓滿完成298名黨外市政協委員、31名黨外市政協常委提名推薦。積極推進市區縣領導班子黨外干部配備,實現應配盡配,走在全省前列。暢通參政議政渠道,召開各類情況通報會、協商會9次,反饋社情民意和監督建議420余件,《關于深化我市農村普惠金融數字化改革的建議》等36件意見建議得到市領導批示肯定。推出歐美同學會“E享未來”、“鄉賢帶富”共富班車,入選全市第四、五批發車項目,組建碩博服務團、名醫工作室等服務載體23個,開展各類活動180多次。深化實施“僑助共富”行動,完成34個僑企(團)、村(社)結對共建,累計牽線僑捐近8000萬元。 三是助推民營經濟“新飛躍”。真情關心關愛民營企業家,推進企業家免費健康體檢服務擴面提質。完成市工商聯換屆,深入開展“三聚三保三落實”專項行動和金融助企服務,向中小微企業工作委員會授信50億元。啟動實施第三輪新生代企業家“311”領航計劃,做好市新生代企業家聯誼會、市青年企業家協會換屆,一大批重點骨干企業、農業龍頭企業、服務業標桿企業、市工商聯執常委企業、“南太湖精英計劃”領軍人才企業的新生代企業家納入了組織視野。 四是維護民宗領域和諧穩定。持續優化完善民族班“三同促三融”融合教育機制,得到省委袁書記批示肯定。培育民族團結“浙里石榴紅”項目75個,推進民族村“幫扶齊富”三年行動,培育助力“畬鄉共富”項目33個,承辦“省第八屆畬族風情旅游文化活動”。高規格舉辦首屆海峽兩岸禪茶大會,全市域開啟宗教中國化示范場所創建工作,成立“湖州市佛教協會慈善基金”“生態公益基金會”。五是加速統戰系統改革重塑。上線運行“多黨合作在線·社情民意”“掌宗寶”“場所空間規劃一張圖”等應用3個,開發建設“浙里商會在線”“浙商善行”“浙商企業健康體檢”“統戰智多星”等應用4個,入選省市一本賬S2清單數量位居全省統戰系統前列?!吧缜槊褚狻甭氏葘崿F全省貫通運行并獲評數字統戰“好應用”,與“場所空間規劃一張圖”共同在全省數字統戰建設推進會上交流發言,得到省委黃建發副書記和邱啟文部長的批示肯定。 |
?
?
單位名稱 |
市委政研室 |
主???要
|
1.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組織開展全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等重大事項的調查研究,研究提出全市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建議,供市委、市政府決策參考。 2.組織開展全市經濟社會中長期發展的全局性、綜合性、戰略性問題研究。參與研究和制定全市中長期發展規劃。 3.參與起草市委、市政府關于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重要政策、文件和文稿。 4.圍繞市委、市政府重點調研任務,組織、聯絡、協調有關部門、智庫和社會研究力量開展調查研究。指導區縣開展調查研究工作。 5.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
2022年
|
過去一年,市委政研室積極投身“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緊扣全市工作大局,高效履職、扎實工作。 一、聚焦服務推動重大決策部署,強參謀輔政。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做好以文輔政工作。一是謀深謀實黨代會、市委全會等重大文稿服務。牽頭起草市第九次黨代會報告、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市委九屆二次全會報告和市委主要領導在全市經濟社會形勢分析會、鄉鎮(街道)黨委書記工作交流會等重要文稿。二是牽頭開展“八八戰略”綜合評估。起草“八八戰略”實施2021年度綜合評估等多份報告,充分反映和展示湖州忠實踐行“八八戰略”的成果。三是強化財經服務。高質量服務九屆市委財經委開展工作。四是高標準辦好市委機關刊物?!逗萃ㄓ崱啡轿桓陌鎰撔?,通過“本期聚焦”、理論學習中心組文章刊發等積極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省市黨代會精神,推出“胡研平”原創評論欄目。 二、緊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強調查研究。一是統籌服務市領導重點課題調研。高質量抓好市委、市政府重點調研課題組織實施工作。二是重塑調研工作體系。完善調研考核制度,建立調研聯系點33個。三是精準把脈深度調研。用好《湖州政研》平臺,堅持領導點題+自主選題,圍繞對標先進城市、經濟穩進提質、建設核心科創引擎、打造八大新興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文化強市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等熱點難點,撰寫調研文稿23篇,獲市領導批示33次。 三、創設大成集智工作機制,強智庫整合。用好組織、聯絡、協調智庫這一重要職責,構建大成集智工作機制。一是摸底數強對接。排出智庫建設、市內專家、市外專家三張清單,多次赴智庫走訪、對接、調研。二是開展智庫“面對面·半月談”活動。精準聚焦重點工作咨政獻策,圍繞環太湖城市合作、湖州高質量發展路徑分析、制造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對標先進城市加快高質量趕超發展等主題,開展智庫“面對面·半月談”活動6次。三是召開大成集智工作機制座談會。組織智庫專家召開多層面的主題座談會,形成的長田漾濕地開發、農業(生態)鄉鎮加快發展等成果獲市領導批示肯定。 四、用好實干爭先主題實踐“橋”和“船”,強政研鐵軍。深入開展實干爭先主題實踐,實施政研室“雙爭雙建”五大行動,打造政研鐵軍。一是強化理論武裝。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展市委政研室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研討和支部、青年學習小組研讀等。二是強化干部選用。制定《黨政干部儲備人才培養選用方案》,開展傳幫帶,落實新進年輕干部“三個一”培養任務。用好“每月分享課”、季度述職、青年學習小組等平臺載體,著力培養年輕干部綜合能力。三是強化亮曬比拼。開展月度關鍵成果亮曬,制定百分制考核細則,強化處室和干部“雙比拼”。在推進資料共享互用和重大活動重要工作流程復盤中打造“帶不走的能力”。編撰市委政研室《大事記》。? |
?
?
單位名稱 |
市委改革辦(市政務辦) |
主???要
|
全面貫徹黨中央、省委和市委重大改革部署,統籌協調、指導推進全市改革工作。協調督促有關方面落實市委改革委決定事項、工作部署和要求。指導協調推進全市數字化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組織開展重大改革事項的研究謀劃、推進實施、效果評估、總結推廣等工作。貫徹執行國家、省和市有關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負責市本級行政服務中心的建設管理,負責房建市政工程、交通工程和水利工程招投標等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實施集中監管和行政執法,指導、監督全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工作。 |
2022年
|
一是打好“一體融合”改革“組合拳”。省數字化改革五星評價實現市、區縣“滿堂紅”,我市數字化改革進入全省第一方陣,省定66項重大應用100%上線貫通到鄉鎮。獲批3個國家級試點,新增省部級試點85項?!肮I碳效碼”“數智綠金”“一指減負”入選省數字化改革“最佳應用”,全市入選2022年數字化改革“最系列”成果數量列全省第4位。7項應用入選“一地創新、全省共享”“一本賬S0”清單,數量居全省前列。形成改革制度成果88項、理論成果37篇,全國首部地市級綠色金融地方性法規《湖州市綠色金融促進條例》獲評“最優規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價值轉化實現路徑技術導則》等一批地方標準和法規全國率先發布。 二是跑出便民惠企服務“加速度”。制定《湖州市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的指導意見>重點任務分工方案》《湖州市政務服務大廳綜合辦事窗口工作方案》等,推動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全面完成省定政務服務2.0事項改造接入,全市依申請政務服務辦件“一網通辦”率92%,提前完成省定目標。809項事項實現全市通辦,140項事項“跨省通辦”,67余項民生事項長三角地區“一網通辦”。開展企業群眾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改革提質提效行動,推動我市56項省定及25項特色“一件事”聯辦事項迭代升級。常態化做好政務服務大廳與開評標場所疫情防控和政務服務管理,4個窗口被評為省級以上先進單位。 三是構筑公共資源交易“新平臺”。推進全市公共資源交易“市域一體”建設,公共資源交易綜合管理系統、標準化交易和監督系統建成并上線試運行。統一全市交易數據標準,實現工程項目招標文件、招標投標情況書面報告、邀請招標認定、項目自行招標四個備案事項的數據共享推送。1-10月全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累計交易4857批次,交易額732.22億元,節約(增值)資金50.83億元。全市公共資源交易營商環境無感監測指標繼續保持全省第一。修訂出臺《湖州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辦法(試行)》,構建“1+3+N”監管新模式,組織全市招投標領域違法行為專項治理5次,深入推進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全市共排查違法違規線索39件,涉及金額5.6億元,查處弄虛作假案1件。 四是匯聚實干爭先趕考“向心力”。通過領導干部帶頭學、黨員干部示范學、線上線下全員學等形式抓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制定“三比一爭”干部隊伍提升工作方案,深化“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堅持轉作風促規范提效能 不斷創優招投標營商環境》被評為全市“雙創雙建 實干爭先”典型案例,標準化“示范、特色”黨支部實現全覆蓋。開設“改革大講堂”,實行“周四夜?!敝贫?,著力提升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制定《市委改革辦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五張責任清單”》《市委改革辦干部職工“八小時以外”行為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全面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
?
?
單位名稱 |
市委編辦 |
主???要
|
貫徹執行黨和國家以及省委、市委有關政策法規。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務,調整優化機構職能編制。擬訂并組織實施全市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和市級機構改革方案,審核區縣機構改革方案,指導協調全市各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機構改革和機構職能編制管理工作。統籌協調全市事業單位改革工作,組織、指導全市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負責對全市各級執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機構改革和機構職能編制政策規定的情況進行指導并監督檢查。負責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工作。 |
2022年
|
今年以來,市委編辦以追風者的姿態,扎實開展“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主題實踐,落實歸口管理要求,依法勤勉履職。積極推進8項省級試點,探索議事協調機構和工作專班規范管理,中央編辦課題組專門來電來函了解我市相關工作實踐;創新開展事業單位公益性評價標準體系建設,該工作被國家標準委列為全國機構編制領域唯一試點項目。與市執法局共同履行“大綜合一體化”改革牽頭部門職責,相關做法在全省交流發言。一年來,相關工作得到省市領導批示肯定12次,在人民網、新華社、浙江日報等省級以上主流媒體報道107條(次)。 一是始終把加強黨的領導作為第一職責。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機構編制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省市黨代會精神,連續出臺15個規范性文件,初步構建起具有湖州辨識度的機構編制制度體系。優化完善重點領域體制機制,在國家安全、教育等領域進一步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深入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切實將歸口管理要求貫穿到機構編制工作全過程、各方面。 二是始終把服務中心大局作為第一要務。聚焦十大實干爭先重點領域和“六個新湖州”建設,以高質量完成5項“向人民承諾”事項為抓手,全力推動機構編制工作提檔升級。動態調整長合區有效承接下放事權130項,為落實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跑出機構編制加速度。建立健全高層次人才、基層人才等編制“周轉池”,服務保障首位戰略。調整完善“屬地管理”事項70項,進一步厘清縣鄉職責邊界。組織編制“1+3+2”執法清單,71%的執法力量下沉鄉鎮(街道),以“賦權+派駐”形式實現基層“一支隊伍管執法”全覆蓋。 三是始終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第一使命。創新挖潛做好全市教職工編制統籌調配,實現市域范圍內跨區域調劑使用,促進我市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以公益性、標準化為重點,推動提升醫療、文化等五大領域事業單位公益服務供給水平,相關工作被列為國家級試點。持續深化事業單位改革“后半篇文章”,構建以“1+3+N”為整體框架的市屬事業單位數字化改革體系,推動7個民生領域特色應用場景先試先行。 四是始終把管住用活資源作為第一優勢。強化數字賦能,構建“五位一體”機構編制評估體系,以評估結果運用提升機構編制事項調整科學化水平。強化與看見辦、市信訪等部門聯動,完善職責爭議事項主動發現機制,協調理順汽車加氫站管理等5項部門職責分工。強化編外用工管理,探索建立編外人員崗位薪酬體系和年度考核制度。組織開展全市機構編制“促提升”專項行動,梳理形成四張工作清單,切實摸清守牢全市機構編制工作底數底線。 五是始終把淬煉硬核隊伍作為第一資源。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凝心聚魂,深入開展辦“四比創佳績·實干我爭先”系列活動,樹牢“四講四重”編辦核心文化,構建“編制未來”“編制初心”“編制清風”“編制青春”品牌體系,強化機關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全年辦主要領導帶頭上黨課2次,參與支部各類活動15次,組織學習黨的二十大等重要會議精神17次,為編辦干部常補鈣、強筋骨、提能力。 |
?
?
單位名稱 |
市臺辦 |
主???要
|
按照中央、省、市對臺工作要求,對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對臺方針、政策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歸口管理涉臺工作;負責對臺宣傳和涉臺教育;處理涉臺的重大活動和重大事件;負責市委對臺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事務工作;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務。 |
2022年
|
2022年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和中央、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深入開展“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和“爭當六大員、喜迎黨的二十大”主題實踐活動,以兌現“向人民承諾”五大事項為牽引,推進對臺經貿合作、創新兩地交流'、創建交流基地,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湖臺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堅持黨建引領,著力強化政治建設。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論述及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信中央關于兩岸形勢的戰略判斷,堅定戰略定力,強化戰略自信。深入實施“紅色根脈強基工程”,創新開設“湖臺大講堂”。組織臺青開展“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參加海峽青年論壇的臺青回信”座談會,組織全市臺辦系統干部、臺胞、臺商、臺青和臺屬開展“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大會。湖州涉臺活動新聞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中新社、中國臺灣網、臺灣聯合報、華人頭條等省級以上媒體宣傳80條次。把培養和發揮基層對臺交流能手作為對臺工作中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具體實踐,持續鍛造服務對臺工作和湖州發展大局的“對黨忠誠、業務專精、紀律嚴明”的對臺工作鐵軍。 二是堅持融合發展,有力有效助企紓困。新引進臺資企業12家,總投資2923萬美元,臺企轉型升級再增資4.3億元。2個臺資項目入選全省失去臺企融入新發展格局,并在“浙江·臺灣周”主會場簽約,位居全省前列。扎實開展“三聚三保三落實”攻堅行動,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和矛盾問題70余件,落實企業紓困政策資金2134萬元,為企業輸送特需崗位人才100余人。市臺辦開展助企紓困,推動臺企穩進提質做法得到省臺辦、國臺辦簡報贊揚。聯合市檢察院建立駐臺協檢察聯絡站,為落實“同等待遇”開辟了新的臺企司法服務途徑。 三是堅持實干爭先,促進交流合作與心靈契合。全力開展“爭當六大員”主題實踐活動,讓臺胞切實感受到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積極參與到推進“六個新湖州”建設事業中。邀請國臺辦原主任、海協會會長張志軍和國民黨原主席洪秀柱參加市臺辦舉辦的2022海峽兩岸鄉村發展論壇和首屆兩岸禪茶文化交流大會。深入宣傳湖州優秀傳統文化,與臺灣基層社團和中小學合作,成功舉辦了“攜手同心·提筆同行”兩岸湖筆書法藝術交流和“攜手同心·兩岸祈?!北處r禪寺贈送日月潭文武廟藥師佛三周年活動。為活躍臺灣青年在湖州的生活,發揮湖州“亞運”場館優勢,成功舉辦在浙臺青“三人制”籃球邀請賽,在全省起到樣板示范作用??朔咔橛绊?,充分學習臺灣民宿發展經驗,與臺灣民宿總會合作舉辦了“鄰里話民宿·村間敘發展”湖臺鄰里節活動,推進了湖臺兩地在民宿產業發展上互融共促。 四是堅持除險保安,著力化妥矛盾風險。從提升政治敏銳性、警覺性出度,認真整理東引臺資、矛盾調處、交流交往、突發事件等5大類15個具體工作案例,注重舉一反三,不斷提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圓滿處理了2起在湖州居住的臺胞非正常死亡突發事件,受到省委和市委領導的批示肯定。運用法治思維,協調化解了2起臺企合同糾紛案件。全市“安臺”“穩臺”工作取得較好成效,位居全省前列。 |
?
?
單位名稱 |
市直機關工委 |
主???要
|
統一組織、規劃、部署市直機關黨的工作;指導市直機關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指導市直機關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督促市直機關各部門(單位)黨委(黨組)履行機關黨建主體責任;指導市直機關各級黨組織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思想政治工作和機關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市直機關各部門(單位)機關黨的紀律檢查工作和工青婦群團工作。完成市委交辦的其他任務。 |
2022年
|
今年以來,市直機關工委圍繞“喜迎黨的二十大、奮進共富路”主題,堅持以“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為總載體總抓手,以“雙創雙建”為總牽引,以“七張問題清單”抓黨建帶全局,不斷提高全市機關黨建質量。全省機關黨組織系統聯動“破百難、助共富”簽約儀式在湖州舉行,“零距離”黨建聯建工作在長三角地區機關黨建研討會上作交流發言。 一是堅持政治鑄魂領航,持續夯實絕對忠誠思想根基。強化政治機關首位意識,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制度,組織各級機關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確保學習全覆蓋。堅持和發展好“政治生日”制度,拓展走訪對象,深化內涵形式,引領帶動機關黨員砥礪奮進、實干爭先,我市推行機關黨員“五+X”集體政治生日制度入選省直機關工委《機關黨建在“浙”里》案例匯編。廣泛開展青年理論微黨課宣講活動,2名青年黨員分獲全省微黨課比賽復賽特等獎、一等獎。承辦“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 實干爭先走前列”新時代浙江機關黨建微視頻大賽。 二是堅持激勵關愛并重,持續增強黨員實干爭先動能。扎實開展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組織機關事業單位開展處(科)室奪旗爭先,征集知重負重、知難克難、知短補短、知新創新“四知”典型案例116個,七一期間選樹表彰百名市直機關優秀共產黨員,推動機關黨員緊起來、跑起來、熱起來。慎終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志愿服務,1.3萬余名機關黨員深入社區一線“洗樓”,89名機關黨員駐點參與隔離點服務保障,1700多名機關黨員參與路口卡點檢查。順利舉辦全市機關第一屆運動會,市、區(縣)上下聯動,組織83個代表團2300多名機關干部職工參加比賽,集中展現了團結拼搏的良好風貌。
三是堅持組織變革重塑,持續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圍繞推進共同富裕,組建870多個“零距離”黨建聯建服務團,抓實需求、資源、任務“三張清單”攻堅破難,幫助企業、村(社)解決困難問題1400多個。圍繞助力現代社區建設,建立家園支部功能型黨組織880多個,開展社區志愿服務活動2500余場次,創新建立家園支部社區共享驛站35個,向106個老舊小區居民提供醫療輔助器械免費借用服務,開發上線“家園先鋒”應用場景,實現家園支部線上點單、管理、亮曬、考評一體化,機關黨員月均志愿服務參與率提高31%。加強機關黨支部比拼亮曬,建成標準化示范黨支部58個、特色黨支部64個。強化“一支部一特色”示范作用,在南太湖號開展“奔跑的紅色力量”專題宣傳,閱讀量達30多萬人次。
四是堅持系統謀劃督導,持續涵養風清氣正政治生態。制定出臺縱深推進清廉機關標準化示范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召開全市深化清廉機關建設工作會議,縱深推進清廉機關建設。印發《湖州市清廉機關建設典型案例》《湖州市黨員干部警示教育案例匯編》,發揮好正反兩方面典型作用。切實加強機關黨員日常監督,實現科級以下機關黨員干部廉政檔案全覆蓋,探索建立廉情預警工作機制。強化正風肅紀明察暗訪,審理查辦違紀違法案件28件。開展“正家風、守規矩、作表率”實踐活動,引導干部家屬當好“廉內助”。
五是堅持強化主體責任,持續推動黨建業務深度融合。切實發揮工委“統一領導、監督指導”職能,推動“四責協同”機制落實,抓實書記領辦項目788個,進一步強化“書記抓、抓書記”的責任擔當。建立機關黨建“七張問題清單”閉環整改工作機制,開展九屆市委第一輪巡察發現機關黨建方面問題專項督導整改,針對5個方面18個共性問題,組織各級機關黨組織自查自糾舉一反三,補齊工作短板。建立健全“月走訪、季比拼、年考核”機制,落實工委班子聯系機關黨組織片組和區縣工委制度,定期開展走訪交流、比拼晾曬。 |
?
?
單位名稱 |
市信訪局 |
主???要
|
負責處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通過信訪渠道給市委、市政府及其領導的來信、來電、網上信訪事項,接待群眾來訪;負責向市委、市政府反映信訪中提出的重要建議、意見和問題,綜合分析研判信訪信息,開展調查研究,提出制定修改完善有關政策和改進工作的建議。擬訂并組織實施有關信訪工作政策規定,參與起草有關地方性法規、市政府規章草案;協調處理跨地區、跨部門的重要信訪問題和異常、突發信訪事件;負責處理和化解疑難復雜信訪問題;綜合協調指導全市信訪工作,推動黨中央和省委、市委關于信訪工作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偨Y推廣信訪工作經驗,提出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承擔市政府的信訪事項復查復核具體辦理工作;負責統一政務咨詢投訴舉報平臺的應用和維護,指導實施12345政府陽光熱線工作;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
2022年
|
年初,在全省率先以市“兩辦”名義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信訪工作現代化建設意見》,全市域開展信訪工作現代化建設試點。大力推進信訪“雙查三建議”試點項目,初步形成一批制度和實踐成果,得到省信訪局的充分肯定。 截止10月31日,全市走訪總量1699批4474人次,批次上升22.8%、人次下降0.4%;進京越級走訪50批54人次,同比分別下降58.7%、59.7%;赴省越級走訪299批469人次,同比分別下降26.5%、26.6%;全市共辦理訴求類信、網總量8786件,同比下降11.44%;初次來信化解率為91.84%、初次網上化解率97.6%,均高于省考核指標,5個區縣全部被省信訪局評審為辦信質效一類縣,成為全省首個全市域進入一類縣的地市。1-9月我市“一圖一指數”全省排名第五位。 全市信訪系統以省、市信訪積案化解清零行動為重點,全力推進“無信訪積案區縣”創建工作,建立了立體化聯動督查體系,通過市委主導聯合督、人大協同配合督、全員參與合力督,建立了大督查體系,實現了全方位督導全市治理重復信訪、化解信訪積案專項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全市998件信訪積案實現5月底清零、9月底再次清零的目標。10月份以來,466件國重件再次信訪13件,再次信訪量列全省第二少。 基于浙江省“民呼我為”綜合應用,運用大數據服務能力,建立信訪檔案數據庫、主題數據庫、專題數據庫,建設民呼事項全過程檔案、信訪專題檔案(重大信訪問題成因化解檔案、重點信訪人檔案)兩大核心功能場景,為浙江省“民呼我為”綜合應用提供信訪檔案管理體系支撐。按照“一地創新、全省推廣”思路制定建設方案,開展信訪數字檔案場景應用設計。 圍繞聚焦打造12345熱線這一政務服務“總客服”目標,以12345熱線歸并優化為契機,加快完善運行機制、創新方式方法,聚焦各類社情民意、群眾關心關切,著力提高熱線運行質量和效率。全年累計接聽近200萬件,同比上升46%。在全省率先實現12345熱線與110警務平臺工單在線推送,推動非警務警情事項合理分流和高效辦理。 |
?
?
單位名稱 |
市委老干部局 |
主???要
|
1、負責、指導全市離退休干部工作??偨Y推廣離退休干部工作經驗,宣傳先進事跡。協調有關部門和社會力量共同承擔離退休干部服務和管理工作。 2、負責離退休干部政治建設、思想建設和黨組織建設,加強離退休干部黨員教育管理。組織、引導離退休干部發揮優勢和作用,為黨委、政府工作大局作出積極貢獻。 3、做好離退休干部有關服務管理工作,協同推進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4、指導老干部活動中心、老年大學工作。 5、指導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 6、完成市委交辦的其他任務。 |
2022年
|
2022年,市委老干部局以“喜迎黨的二十大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以深入開展“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為抓手,不斷強化“銀領”品牌譜系完善與內涵建設,奮力完成實干爭先高分答卷。老干部工作在全省老干部工作“雙先”表彰大會暨老干部局長會議上作經驗介紹?!般y齡智庫”數改項目納入省“一地創新、全省貫通”應用。相關工作得到市委主要領導批示4次、省局主要領導批示2次。 1、堅持黨建統領,“三項建設”走深走實。突出政治建設首位度,圍繞“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開展“六學聯動·銀領爭先”行動,推出“十個一”重點工作清單。認真落實市委老干部黨?!傲谜n”制度,創新實施“銀領初心”宣講金名片310計劃,不斷強化理論學習吸引力。深入實施“紅色根脈強基工程”,抓實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標準化創建、示范型培育,推動離退休干部黨建質量整體躍升。目前,全市規范化建設完成率85%,培育省“三強六好”示范黨支部17個。 2、狠抓平臺搭建,作用發揮創新創優。制定“銀領共富班車”機制,謀劃推出“銀色人才助富”“銀領長者關愛”等4輛班車。深化“銀領南太湖”志愿服務品牌建設,引導離退休干部常態化開展銀領微治、銀雁返鄉等志愿服務。開展全市老干部志愿服務大賽,積極打造精品項目庫,首批入庫項目12個。抓好“最美老干部”工作室創建,積極組織老同志在助力共同富裕、社會治理等活動中發揮作用。關心關愛青少年,安吉基地成功入選全國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3、突出用心用情,服務管理精準精細。依規落實離休干部待遇,鞏固完善離休干部離休費、醫療費及財政保障三項機制。深化“一人一策”精準服務,強化就醫便捷性,切實暢通離休干部看病渠道。扎實推進居家離休干部家庭適老化改造,目前,首批10戶已經改造完成,第二批已于12月啟動。開展為老服務工程“愛與陪伴”,共為60多位老同志提供精神慰藉服務。認真組織元旦、春節和暑期“大走訪”活動,今年以來共走訪老同志840人次。 4、注重品質提升,陣地建設有力有效。組建全市老年教育聯盟,構建全市老年教育“五統一”“五貫通”工作新格局。創建省優質老年學校3家,吳興區、德清縣成功納入省級老年資源資源整合試點。打造紅色陣地,常態化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組織開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學習月活動。建好樂活家園,圍繞喜迎黨的二十大主題,積極開展書畫作品展、攝影作品展、文藝演出等文化藝術活動。 5、塑造變革組織,隊伍建設提能提質。認真舉辦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市黨代會精神等各類理論學習研討會,今年共開展理論學習22次、交流研討8次。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認真做好市委巡察、選人用人專項檢查、意識形態專項檢查、經濟責任審計等工作,圓滿完成整改任務。開展賽場比拼活動,舉行疫情防控、路長制巡街、文明典范城市復評等各類志愿服務80余場次。以“專員+團隊”模式,聯系走訪企業30余人次。 |
?
?
單位名稱 |
市委黨校 |
主???要
|
中共湖州市委黨校主要承擔各級中共黨員、領導干部、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和統一戰線其他領域代表人士的培訓任務。開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理論教育、研究和宣傳工作,特別聚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建設領域。開展湖州發展相關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研究,承擔黨委和政府決策咨詢服務等重要工作。 |
2022年
|
2022年,市委黨校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委組織部統籌指導、市級各部門和各縣區的支持下,克服疫情的影響,緊扣迎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錨定“全國有影響,省內為一流,市域好口碑”發展目標,以“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為主抓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推進市委黨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一、堅持黨校姓黨,在黨建引領中凝聚共識。深入實施“紅色根脈強基工程”,縱深推進“雙創雙建”大提升,圍繞實干爭先主題實踐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送課基層200余次。3個黨支部榮獲市直機關標準化示范黨支部,黨史知識線上競賽中獲得個人第1名。 二、堅持全面提升,在教學改革中筑牢陣地。圍繞“紅色學府+生態學院”發展要求,聚力深化教改,新開發54個教學專題,組織開展4輪精品課程打磨活動,1門課程入選2022年省委黨校系統“浙里好課”,1門課程入選省委組織部《黨課開講啦》節目,1門課程獲得省委黨校精品課優秀獎。邀請仇保興等10多名高端師資來校授課,高質完成主體班次37期,培訓人數2500余人次。 三、堅持錨定中心,在綜合創新中實現突破。以黨的二十大為中心任務,對標市委“八張高分答卷”,聚焦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共同富裕等重點工作,依托導師幫帶制、專家工作站和創新團隊,打造科研硬核成果。獲省社科規劃課題11項,省黨校系統社科聯課題12項,兩類課題立項數目均居全省黨校系統第1位。在全省黨校系統理論研討會中6人獲獎,其中一等獎1人,這是時隔十五年再次斬獲一等獎。在核心以上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篇,在《光明日報》發表文章1篇,三報一刊取得零突破。編輯刊出《黨校建言》37期,25期獲得市領導批示,市委主要領導批示18次。 四、堅持激揚特色,在體系重塑中擴大影響。高質完成中組部干部學院辦學質量評估工作,確定浙江生態文明干部學院納入全國72家干部學院目錄,成為全國唯一一家以“生態文明”命名的干部學院。深化“大外培”干部教育體系,完成對外培訓100期,培訓學員6000余人,其中,中央及國家部委委托辦班5期、省級部門委托辦班10余期,南疆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培訓示范班獲得中組部充分肯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特致信感謝。 五、堅持真抓實干,在人才引育中釋放潛能。依據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目標,精準招引高層次人才,錄取博士5名。選送1名教師攻讀博士學位,選派1人到市發改委掛職鍛煉。提拔中層正職、調任參公編制、職級晉升各1人,職務調整4人,處室調整16人。繼續深化“兩個不同于”體制機制,全面推行“導師幫帶制”,持續開展“五一成長競賽”,推出季度光榮榜,年輕教師、博士分類比拼榜,成果實時比拼,倡導實干風氣。 六、堅持靶向發力,在校園建設中爭先創優。如期完成新建食宿綜合樓項目,進一步完善后勤服務保障管理體系,高質做好130余期、8300余人的校園后勤服務工作。被評為三星級“綠色學?!焙?span lang="EN-US">2022年浙江省節水型單位。? |
?
單位名稱 |
市檔案館 |
主???要
|
集中統一管理市級重要檔案資料,提供檔案相關工作的業務指導服務;收集各個歷史時期政權機構、社會組織、著名人物的檔案,征集對國家和社會具有長久保存價值的重要檔案資料;開展檔案和資料的整理、鑒定、保管、保護、修復、復制和統計等;提供檔案資料查閱利用,依法公布檔案,研究、編纂、出版檔案史料;舉辦檔案陳列展覽,建設管理社會宣傳教育基地;負責市級重要公共數據、電子檔案的接收管理和長久保存;組織開展館際合作和業務交流,推進區域檔案信息資源共享。 |
2022年
|
2022年,市檔案館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履職盡責、積極作為,全面投身“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圓滿完成年初既定目標和各項承諾事項。市委書記陳浩、市委副書記蔡旭昶和市政府阮葉萍副市長先后就我市檔案工作情況匯報、檔案工作服務基層治理、檔案數字化改革等進行批示。調整充實全市檔案工作領導小組,檔案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綜合考核,“黨管檔案”工作在全省檔案局長館長會議上做經驗交流。 1.爭先服務擔當有為。緊扣“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等重大決策部署,通過聯合發文、建立專庫等方式,主動收集第九次黨代會、綠色低碳創新大會等重大活動檔案,建立共同富裕、數字化改革、疫情防控、上市企業等5大專題數據庫,形成各類檔案8.83萬件。扎實開展檔案開放利用,累計完成12萬件到期檔案開放鑒定審核。持續升級“檔案365,天天在服務”品牌,實行檔案館“全時段”+便民服務中心“一站式”查檔服務,全年累計接待查檔人員1.73萬人次,提供檔案12.32萬卷(件),跨館查檔1474例,百姓“家門口檔案館”金名片持續發光。 2.數改工作領跑全省。主動融入“浙里檔案”數字應用建設,完成“湖州市域數字檔案管理服務一體化平臺”重大應用試點,是全省首家上線并通過驗收的試點。平臺開通賬號1.28萬個,覆蓋全市機關單位101家,實現各類電子文檔收集全覆蓋和檔案數字資源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共建共享,相關成果在湖州舉行的全省檔案數字化改革推進會上進行展示。積極推廣業務系統電子文件單套歸檔與電子檔案單套管理經驗,形成多項標準規范。獲批全省首個“全市域檔案工作數字化轉型示范區”創建試點。 3.基層基礎持續優化。館室建設闊步向前。規劃面積2.7萬㎡的德清縣檔案館新館建設啟動實施,1.5萬㎡的吳興區檔案館建設籌備實施。新市鎮檔案館、孝源街道檔案館相繼投入使用;2000余㎡的織里鎮檔案館現已竣工,將成為全省最大鄉鎮檔案館之一。德清縣作為全省第4家縣級“全國示范數字檔案館”創建工作等待國家局終驗。檔案資源更加富集。完成68家單位,4.54萬卷、14.1萬件檔案實體和5.15TB檔案數據接收進館。開展“人的全生命周期”檔案專項調研,新增社保檔案3.6萬卷,數字化成果7256.67GB;學籍檔案2330卷。持續開展地方特色檔案資源收集,建成“湖州古村落影像檔案”數據庫,擁有照片、視頻等資料近萬件;建成“湖州市上市企業”數據庫,45家上市企業的照片、視頻、實物等資料1500余件接收進館。市檔案館在全省首期檔案工作指數評價中位居第4,其中德清縣在縣級檔案館指數評價中位居第2。干部能力全面提升。舉辦檔案培訓班25期,全市800余名檔案從業人員和40余家檔案服務外包企業代表參加。上報推薦各類專家16人次,其中市檔案館2人獲評全國檔案工匠型人才、全國青年檔案業務骨干,2人入選全省檔案室業務建設評價專家庫,1人入選數改湖州專家庫首批專家名單。 4.文化宣傳成效明顯。舉辦《湖州籍“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精神展》《“喜迎黨的二十大 檔案頌輝煌”文藝作品展》等展覽3個,接待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張玉卓、省委副書記黃建發及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在內各界參觀者近萬人次。與湖州交通學院共建紅色研學基地,組織學生開展紅色研學實踐和“開學第一課”等活動。編纂出版《湖州契約檔案文獻圖鑒》《鳳凰行動·解碼新湖商》等書籍,充分滿足群眾文化需求。持續提升主流媒體刊稿率,是全省唯一連續6年全域消滅“一報一刊”“零稿縣”的地市。 ??? 5.作風建設常抓常嚴。始終把作風建設挺在前面,制定《湖州市檔案館實干爭先主題實踐作風比拼“五比五看”實施方案》,縱深推進建設“清廉機關”、創建“模范機關”,組織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作風效能和廉政建設承諾書,嚴格執行請銷假等管理制度,定期開展“黨紀教育一刻鐘”和正風肅紀督查,經常性開展廉政談話,認真落實“廉情預警”工作機制,每月匯報黨風廉政建設風險點排查和防控措施,警鐘長鳴,防微杜漸。全年未發生違規違紀人和事。 |
?
?
單位名稱 |
市機關事務中心 |
主???要
|
承擔市級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維修、公務用車配備更新和運行、后勤服務、重大會議活動等經費管理工作;承擔市級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分配、調整、維修和產權產籍等管理工作;承擔市行政中心規劃管理、安全保衛、食堂膳食、會場總務、綠化保潔、消防人防、收發通訊等后勤服務保障工作;承擔市級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的日常管理工作;承擔市行政中心節能管理和垃圾分類工作;承擔市級領導及擔任過地市級領導職務老同志有關生活服務工作。 |
2022年
|
(一)圍繞中心強統領,服務大局有位有為。巡察整改講效率求長效,按時完成了市委巡察組反饋問題的整改工作,扎實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修訂完善工作制度9項。統籌疫情防控與勤儉辦會要求,高質量完成了市第九次黨代會、市“兩會”、2022中國綠色低碳大會等重大會議活動的后勤保障工作。2022年,共保障市委、市政府重要會議和重大活動650場次共3.05萬人次。疫情防控扛得起做得實,根據全市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要求,做好市行政中心與市民服務中心疫情防控工作。 (二)扛起使命強擔當,主題實踐有聲有色。圍繞“百縣千碗·湖州味道”主題,開展湖州“百縣千碗”進省政府食堂活動。市行政中心食堂引入區縣特色菜,2022年,服務機關干部職工用餐約98.5萬人次,凈菜、鹵味銷售額約443萬元。完善大院設施設備,對行政中心弱電系統、消防強切與應急照明系統整修,加裝熱水設備120臺。開展了全市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及業務用房使用專項聯合檢查,對45家黨政機關單位進行重點現場督查,13家單位進行座談交流;統一管理公務用車管理平臺,并對車輛使用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本年度出車保障5700余次,安全行駛64萬公里;落實每月23家市級機關單位的生活垃圾分類檢查。 (三)把牢方向強深化,數字化改革抓緊抓實。探索辦公用房全生命周期管理,完成湖州市級辦公用房數字化管理平臺架設及試點驗收工作。委托專業測繪單位對52處市級黨政機關辦公院落進行房產測繪,測繪所得使用面積約22萬平方米。充實公車管理數據,補充車輛、駕駛員信息130條,完成公車管理數字化改革中所有目標任務。打牢節能管理基礎。做好市級公共機構名錄庫建設,積極參與全省公共機構能源資源消費統計數據會審培訓。 (四)立足示范強創建,能源資源節儉節約。狠抓公共機構節能管理和措施的落實,2022年公共機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下降1%、人均綜合能耗下降1.2%、單位面積碳排放下降1.5%。申報公共機構綠色食堂1家、“零碳”公共機構1家、合同能源托管2家。嚴格落實每月23家市級機關單位的生活垃圾分類等情況檢查,全市創建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單位508家。落實光盤行動要求,組織開展世界糧食日宣傳,進一步增強節約集約意識。修訂完善《內部審計工作規定》,實施動力維修工程項目專項審計,進一步規范了中心動力小額維修項目管理。 (五)聚焦黨建強能力,作風建設提能提效。堅持政治鑄魂,持續加強對黨建工作的領導,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開好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提高“三會一課”質量,落實談心談話、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增強實干引領,全市產生全國機關事務先進個人1名,全省機關事務先進集體5個,先進個人10名。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緊盯重大節日、關鍵節點,抓好提醒教育,嚴格正風肅紀。聽取機關干部職工的意見建議,辦好“暖心小事”。 |
?
?
單位名稱 |
市總工會 |
主???要
|
??? 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和黨的工運方針,指導全市工會工作;組織、指導全市各級工會履行工會職能,開展工會各項工作。對有關職工利益的重大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參與制定涉及全市職工切身利益的制度政策;按層級組織開展勞模先進等榮譽推薦、評選、表彰、管理;組織動員職工開展勞動競賽、技能比武等活動;動員和組織職工參與社會治理、平安創建等工作,構建和諧穩定勞動關系;指導全市各級工會改革、數字化改革,推進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聯系引領職工服務類社會組織;負責工會經費的收繳、管理、使用、審查和審計工作;承辦市委、市政府和省總工會交辦的其他工作。 |
2022年
|
1.開展主題實踐。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重大部署,制定《湖州市總工會關于開展“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吹響工人先鋒號”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的實施意見》及4個細化實施方案,為全市工會全方位融入主題實踐大局明確路徑方向。 8.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健全完善“四責協同”機制,出臺《市總工會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五張責任清單”》,落實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機制和“第一議題”制度。構建“紅帆領航 五心共筑”基層工會黨建體系,打造“匠領先鋒”工會黨建聯建品牌。全力支持配合市委第一巡察組巡察工作。緊盯“四風”問題,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常態化開展“清廉機關”“模范機關”建設。 |
?
?
單位名稱 |
團市委 |
主???要
|
領導全市共青團工作。參與制訂全市青少年事業發展規劃及相關政策。教育、引導全市團員青年聽黨話、跟黨走。堅持黨建帶團建,加強團的社會聯絡工作。關心、服務青少年,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預防青少年犯罪。加強網上共青團建設。負責國(境)內外、市內外青少年友好交流工作,負責全市青年統戰、民族、宗教工作,做好青年統戰對象的團結教育工作。承擔市委、市政府和團省委交辦的其他工作。 |
2022年
|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團市委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積極投身“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以“我在窗口寫青春”的昂揚姿態,在全力助推“六個新湖州”行動中提升了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和大局貢獻度。相關工作被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中國新聞等省級以上媒體報道650余次,獲市領導批示15次,獲國家級榮譽27項、省級榮譽252項,全域通過省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實施試點和試點培育綜合評審驗收,安吉縣成功入選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全省6個),全國團費制度改革試點位列第一,順利舉辦共青團湖州市第八次代表大會。 堅持為黨育人,思想引領有態度。圍繞黨的二十大、建團百年,構建“3+N”學習矩陣,開展學習活動2100余場次,覆蓋青年超50萬人次。壯大“湖小青”“小紅磚”“南太湖后浪”等青年宣講隊伍,開展各類主題宣講920余場,覆蓋青年11余萬人次。聚焦市委實干爭先主題實踐,推報選樹優秀典型1430余名。少先隊輔導員文章在國家級刊物中發表,少先隊云隊課入選全國建隊節主題云隊課(觀看量達2695.5萬人,點贊量突破9300萬)。 自覺盡責擔當,青春建功有力度。重點服務鄉村青年人才成長,建立青創農場65家,培育“新農人”108名,孵化項目78個,舉辦主體班次92期,培訓5530余人次。開展助企紓困活動680余次,收集并解決問題800余個。深化“基層治理青春破題”行動,推出“共享法庭+志愿服務”項目。組建青年突擊隊92支,發動青年志愿者1.27萬人次參與疫情防控、創典等工作。獲得第六屆全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1金獎、1銀獎,全省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兩項。強化校地合作,建立青年引才聯絡站44個,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42所院校聯合開展暑期實踐活動,2000余名大學生來湖實踐鍛煉。 心系廣大青年,服務護航有溫度。制定《湖州市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方案》,牽頭召開市青年工作聯席會議,專題研究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工作、落實相關舉措。持續打響5·28青創貸品牌,發放貸款8.3億元,服務青創人才1500余名。啟動全市首個青年風尚地標湖州青年廣場建設,打造“人才咖位”等青年服務型陣地70余個。開展“親青戀”系列青年文化娛樂婚戀交友活動532場,服務青年6萬余人次。 勇于自我革命,管團治團有深度。聚焦數字賦能,探索實施“青年碼”項目并入選全省共青團數字化改革第二批地方試點項目,南潯成為全省首批少先隊數字化改革試點。全面深化團組織改革,吳興區、安吉縣成功入選全國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試點,安吉縣獲終期驗收優秀單位。推進新興領域及非公企業團組織建設,新增非公企業團組織570家,新建“小哥驛站”99家。團市委機關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個人重大事項請示報告等制度,收看廉政警示教育宣傳片,加強節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的提醒,全面加強作風建設。 |
?
?
單位名稱 |
市婦聯 |
主???要
|
堅持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指導全市各級婦聯依法依章程開展婦女兒童工作。調查研究全市婦女兒童的情況和問題,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和省婦聯反映并提出建議。推動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教育引導婦女發揚“四自”精神,發揮婦女獨特作用,宣傳選樹優秀婦女典型,開展婦女職業技術培訓和婦女干部培訓。代表婦女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促進婦女參政議政。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協調推動社會各界為婦女兒童辦實事、辦好事。建立與各界婦女的聯系,促進合作。承擔市政府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工作及市委市政府、省婦聯交辦的其他任務。 |
2021年
|
市婦聯獲省普法與依法治理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全市婦聯系統承接省婦聯試點工作4項,相關工作獲全國婦聯黨組書記黃曉薇等市級以上領導批示21次,被省級以上主流媒體報道316篇次。一是思想引領更加堅定。以“巾幗心向黨”為主旋律,持續打響“湖州女兒”宣講品牌,2名宣講員、2個宣講作品入選全國婦聯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展示;舉辦“巾幗心向黨·禮贊黨的二十大”系列宣傳、“巾幗共富追夢人”宣講大賽等活動,吸引群眾參與38.7萬人次。二是助推發展更添動力。出臺巾幗助企紓困穩進提質“三送九條”,落實巾幗貸款貼息政策100萬元。助推巾幗科技創新,舉辦全市第二屆女性創業創新大賽,選樹市級巾幗科技創新帶頭人(工作室)16個,獲評省級巾幗科技創新工作室、巾幗農創基地5個。加大女性賦能,舉辦“金牌農人”巾幗家政技能大賽,實施卓越女性素質提升項目、農村婦女,惠及婦女1.2萬余人。深度融入未來鄉村建設,《鄉村美麗庭院推薦性國家標準》正式立項,新認定市級美麗庭院樣本戶1000戶、示范帶10條,獲評省級美麗庭院特色村8個;建立“巾幗共富工坊”15個,開展“媽媽的味道”展陳展銷136場次,助銷農產品1.5億元。三是服務婦兒更顯溫度。開好“家庭優教”共富班車,承接省社區(村)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標準化建設試點,建成市級以上示范家長學校232所,打造“婦兒驛站”146個,開展“菰娘大講堂”送課105場次、“童眼看湖州”等親子活動360余場次,發出“給家長的一封信”32封,服務家庭35萬余戶。落實民生實事項目,發布全省首個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導流程和評估標準,發出《督促監護令》《家庭教育令》79張,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導實現全覆蓋。牽頭實施全市婦兒“十四五”規劃,聯合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項目89個,積極回應、認真辦理涉及婦兒相關提案議案27件。連續16年舉辦全市相親大會,聯合市委組織部發布“緣聚湖州”人才交友服務,助推引才聚才留才。健全婦兒權益保障機制16項,開展特設“共享法庭”共建,全面推進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工作室規范化標準化建設。落實“四必訪四必應”機制,建立重點家庭檔案6095戶,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化解率95.14%。建立全市婦兒公益基金,籌措落實資金1470萬元,實施慈善公益項目55個,服務婦兒10萬余人次?!巴瘔艏覉@”項目獲全國女性社會組織家庭類優秀項目。四是深化改革更具突破。加大數字賦能,“家庭教育”應用列入省級重點培育項目,在全省試點推廣。加大基層基礎建設,在全省率先完成鄉鎮(街道)婦聯組織換屆工作,持續推進物流快遞等新領域新業態婦聯組織建設,婦女30人以上的機關事業及國企單位婦聯組織基本實現全覆蓋。優化履職服務,承辦全省鄉鎮(街道)婦聯主席示范培訓班,舉辦全市婦女干部、執委培訓班,落實執委領辦項目282個。深入開展實干爭先主題實踐,實施巾幗大學習、大比拼、大考評行動,營造“實干大比拼·巾幗勇爭先”濃厚氛圍。順利召開市第八次婦女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市婦聯領導班子。 |
?
?
單位名稱 |
市科協 |
主???要
|
1.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科普等方面法律法規、科協章程及相關文件精神,制定或擬訂全市科協工作規劃或計劃; 2.組織開展各類學術交流和評審等工作,推動自主創新; 3.組織科技工作者參與科技政策制定、政治協商、科學決策、民主監督工作; 4.組織開展各類科普工作,推動提高全民科技意識和科技素質; 5.負責舉薦科技人才,依法保護科技工作者權益,弘揚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尚; 6.指導相關科技機構和組織的建設、管理; 7.會同有關部門開展科技人員教育培訓等工作,組織科技人員為企業提供科技創新、科技咨詢等服務; 8.負責所屬學會的建設和管理,并開展與其他社會團體的聯系和合作; 9.開展民間國際科學技術交流活動,引進先進科技成果。 |
2022年
|
2023年,市科協實干爭先、主動作為,多項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政治賦能”走向新高度。一是強化精神引領。精心策劃“湖州籍‘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精神展”,參觀人數3900余人次,組織宣講83次,基層學校巡展42場次;開辟線上“云展廳”,立體呈現展覽內容;二是強化典型宣傳。以第六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為契機,廣泛宣傳我市優秀科技工作者59人次,走訪慰問科技工作者75人次。編印《科技工作者建言》3期。三是強化學會建設。引導學會結合黨建在全市開展宣講科學家精神活動16場次,參與18050余人次。指導9個學會完成換屆及備案,完成對51個主管學會自查和整治行動。 (二)“學術賦能”實現新突破。成功舉辦首屆中國綠色低碳創新大會。一是高起點籌劃大會。會同市委生態辦等單位謀劃大會24項子活動。推動頂格成立大會承辦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等六個專項工作組,以“專項工作組指揮+專班化推進”模式謀深謀實會議籌備。市科協全員參與辦會,牽頭籌備活動16場,占24場活動的67%。二是高標準組織會務??茖W制定會議日程安排,高標準統籌推進會議食宿、醫療、環境衛生、交通組織等工作。參會人數超2000人,其中省部級以上黨政領導20名、兩院院士60名、海外院士2名、諾獎得主1名。大會成立了“科創中國”綠色低碳創新聯合體,發布了《2022中國綠色低碳創新大會宣言》。三是高要求轉化成果。牽頭制定《2022中國綠色低碳創新大會成果落地落實責任清單》《支持推進“科創中國”綠色低碳創新聯合體建設的實施意見》,推動大會成果落地落實。 (三)“科創賦能”取得新進展。一是積極推進“三站一家”建設。新增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9家,其中“兩院”院士建站2家。全市有15家院士工作站被認定為浙江省院士工作站,2家獲評浙江省重點院士工作站,數量均位列全?。ǔ鞘型猓┑谝?。二是積極推進科創資源導入。西塞山科學谷、浙江金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報首批“科創中國”創新基地。引入國家級學會服務站2個、省級學會服務站1個、省級試點縣1個,柔性引進院士10人、特聘專家34人。三是積極推進產業技術對接。組織院士專家湖州行活動,開展座談交流等產業對接活動31場次,慣性技術等一批專業論壇在我市舉辦,全年來湖院士達到近70人次(不包括綠碳大會院士),創歷史新高。組織市級學會舉辦線上線下學術交流、專業培訓等80余場次。 (四)“科普賦能”再創新佳績。一是拓展社會化科普資源。出臺《湖州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在全國率先探索公共場館科普化改革試點工作,成功創建“浙江院士科普基地”4家、“浙江省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3家,全市省級以上科普基地37家,“群眾家門口”科普場館131家。二是拓展全國科普日活動。開展湖州市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開展院士專家系列科普講座、與科學家面對面等活動50余場,組織青少年走進梁希森林公園等科學家精神傳承地,共惠及青少年10萬余人次。以“主場+分場+云上科普”的形式,開展系列科普活動215項,服務人次約95萬。三是拓展科技館服務功能。開展場館智慧化升級,結合重大節日、實時熱點等關鍵詞,推出科學實驗秀、同心逐夢慶國慶等各類線上線下科普活動191場次,41.3萬余人次參與。先后引進“鄉村生產生活”“趣味科普偵探展”“碳”循新生”“綠”動未來等4場大型臨展,開展大篷車進校園(社區)28場,參與科普體驗2.52萬人次。 |
?
?
單位名稱 |
市文聯 |
主???要
|
履行“團結引導、聯絡協調、服務管理、自律維權”的職能,指導各團體會員開展工作,負責對所屬文藝家協會的管理。在市委的領導下,貫徹黨的文藝方針政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完成黨和政府交托的任務。組織文藝活動、文藝創作、學術交流、培養人才,堅持面向基層,服務社會,廣泛開展文藝志愿服務,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
2022年
|
1.以“藝心向黨”統一思想,持續強化政治引領。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為牽引,扎實開展“全市文藝界熱議黨的二十大報告”“光耀湖州文化,踔厲奮發‘藝’路行”“實干爭先·奮斗有我”等大學習大討論;組織召開三場創作座談會,全市百余名文藝工作者代表和省內外文藝界專家參加;舉辦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暨直屬文藝家協會會員培訓班,培訓會員達280人次左右。 2.以文藝品牌開創局面,樹立全市文藝品牌“最‘藝’是湖州”。聯合舉辦第三屆“趙孟頫杯”全國書法篆刻展、“人生只合住湖州”西泠印社湖州籍社員主題創作展、“藝江南——第三屆長三角攝影藝術周”、“花開五四”首屆莫干山全國青年空間藝術創意大展暨浙江、重慶綜合材料繪畫交流展等一系列重大品牌活動。舉辦重大文藝展賽20余場,市級以上媒體宣傳報道160余篇,線下線上觀展超120萬人次?!皶嬤M校園”工程推進有力,舉辦“沈尹默獎”湖州市第三屆青少年書法篆刻展,組建“蒲公英”書畫普及志愿者隊伍,在湖州市志和中學、南潯區善璉學校等6家學校開展試點。 3.以“藝術鄉建”推進文藝惠民,帶動全域鄉村振興。探索5種“藝術鄉建”模式,遴選文藝村長70名、首批20個“文藝創作基地”,送文藝進農村文化禮堂巡演40場,德清五四村成功入選首批“藝術鄉建”浙江省示范村,安吉發布全省首版藝術鄉建地圖。相關工作得到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綱等領導的批示肯定。開展“藝心向黨 浙里共富——文化進萬家”“送福寫春聯”“溫暖全家?!钡雀黝愇乃囍驹阜?span lang="EN-US">440場次,參與志愿者5千余人次,服務群眾超21萬人次。 4.以“培育推引”孵化人才,著力積蓄發展動能。舉辦第三期“西塞山文學工作坊”、第四期浙江省“南太湖”影像工作坊、浙江少兒舞蹈“未來之星”成長計劃湖州賽區復賽、第三屆少兒戲曲小金桂薈萃等,加強文藝骨干和新秀培養。1人獲全市三季度實干爭先“奮斗者”榮譽。2人入選省“五個一批”新峰人才。2個團隊入選市基層優秀文藝團隊。4人入選市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全市各文藝門類省級以上發表、獲獎、入展、入選近200件。全市新增18名國家級會員,創歷史新高。 5.以政治建設統領隊伍,全面夯實黨建工作。完善以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為龍頭、中層干部為重點、黨支部為基礎的學習體系。制定《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五張責任清單”》《重大議事規則》,持續推進清廉機關、模范機關建設。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對文藝活動和宣傳的監管引導。落實主題黨日“第一議題”“三會一課”,全面建立科級以下黨員干部廉政檔案。首次制定區縣文聯年度工作考核辦法。全市鄉鎮街道文聯已新增29家。 |
?
?
?
?
單位名稱 |
市貿促會 |
主???要
|
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通過同世界各國及港澳臺地區經濟貿易界、商會協會和其他經貿團體以及有關國際組織的有效合作,開展促進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及各種形式的中外經濟技術合作等活動,為湖州企業開拓海內外市場提供服務,為海外企業、團體來湖州開展經貿交流與合作搭建平臺,促進湖州同世界各國、各地區之間的貿易和經濟關系的發展,增進同世界各國人民和經貿界之間的了解與友誼。 |
2022年
|
? 2022年,湖州市貿促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貿促會建會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致辭精神,按照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和市第九次黨代會部署,以“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為總載體、總抓手,聚焦穩外貿拓市場,積極應對疫情對國際經貿活動的沖擊,堅持迎難而上、主動作為,扎實開展國際貿易促進工作。 一、黨建統領強化機構建設。堅持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扎實推進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貿促會建立70周年大會的重要致辭精神,不斷強化貿促工作“五個重要”總體定位的使命擔當。認真貫徹落實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和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扎實開展“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堅持大興實干之風、強化爭先之能,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服務、大提升”專項行動,組織“比精神狀態、比能力作風、比爭先進位、比企業認可”大比拼,主動亮承諾、強服務,全力服務“六個新湖州”建設。著力加強機構建設,扎實推進貿促機構“能力建設年”活動,成功推動各區縣商務局長兼任貿促會會長,在全省首創推動貿促機構走進南太湖新區等產業平臺,建立以考促建、專項聯系等工作機制,引導全市貿促系統服務中心大局、勇于爭先創優。嚴格落實黨建工作主體責任,全面推進清廉貿促建設,從嚴從實抓好意識形態、統戰、保密等各項工作落實,順利推動機關黨支部升格為機關黨總支,積極開展“七一獻熱血”“喜迎黨的二十大”等“貿促心向黨”系列主題黨日和“陽光貿促”系列工會活動,高標準迎接九屆市委巡察,努力打造全國一流貿促機構。 二、多措并舉推進經貿交流。積極克服疫情帶來的影響,努力推動國際經貿交流。以重大活動為載體,先后成功承辦“浙江省貿促會海外聯絡處代表會議暨走進湖州考察經貿活動”和2022世界木地板大會,有效推介湖州城市品牌,宣傳“六個新湖州”建設成就,提高我市產業知名度。編發《that’s Huzhou》英文資訊15期,向55個國家的駐華使領館、海外對口經貿機構及企業發送4000余人次,常態化推介城市品牌、經貿動態和產業。主動走訪各國駐華使領館、國際經貿機構駐華代表處和全國性行業產業協會,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多次舉辦海外合作商業交流會,努力推動國際經貿交流。今年市貿促會推薦的承諾投資不少于12億元的智能家居項目已落地注冊。 三、全力以赴服務穩外貿。發揮貿促機構職能作用,想方設法幫助企業搶單拓市。組織691家企業參加了140個境內外線下線上展會,通過展會獲取意向訂單約6000萬美元。先后協助完成全市商務包機(包艙)越南和德國經貿團組的任務,幫助企業“走出去”開展經貿對接。引導用好經貿政策工具,組織簽發原產地證書31700余份,其中簽發的5700余份優惠產地證可為企業出口產品減免目的國關稅約1500萬美元。1月1日,成功簽發全國首批(全省首份)RCEP優惠產地證,全年已簽發RCEP項下原產地證420份。成功舉辦的湖州國際綠色家居博覽會和湖州(國際)童裝產業供應鏈博覽會,展會面積達2.3萬平米,有效推介了我市綠色家居產業,助推童裝產業轉型升級。 四、精準服務助企紓困解難。常態化推進“三聚三保三落實”助企紓困穩進提質專項行動活動,精準服務企業應對困難矛盾。走訪調研180余家(次)企業,了解掌握企業所難所急所盼。舉辦“商法咨詢日”和“商法大講堂”46次,受理21家企業的糾紛調解(敦促履約)等咨詢,涉及金額約1.58億元。組織舉辦2022年稅收服務“一帶一路”主題活動、“攜手助企紓困 共推穩進提質”企業家交流會、外貿企業座談交流會、“穩進提質,聚力發展”涉外企業服務推進會等系列活動,扎實開展“外資企業服務月”活動,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幫助企業直接對接相關部門、機構協調解決困難矛盾170余次。今年以來,共被市“兩辦”采納信息25條,其中受到市領導批示4條,較好地發揮了代言工商和參謀助手作用。 |
?
?
單位名稱 |
市殘聯 |
主???要
|
參與研究起草殘疾人事業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政策,協助政府制定殘疾人事業發展規劃。組織調查研究,了解和反映廣大殘疾人的意見和訴求,依法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開展和推進殘疾人康復、教育、職業技能培訓、勞動就業、困難救助、托養、文體活動、社會保障、權益保障、無障礙環境建設、輔助器具適配、科技信息化應用、服務標準化建設和殘疾預防等工作,改善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的環境和條件,促進殘健融合發展。傳播現代文明殘疾人觀,營造理解、尊重、關心和幫助殘疾人的社會氛圍。 |
2022年
|
2022年,湖州市殘聯圍繞“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和共同富?!笨偰繕?,以“助殘無障”共富班車為載體,固根本、抓重點、創特色、樹品牌,全面推進無障礙環境典范城市和城鄉融合發展助殘先行市建設,殘疾人友好型城市建設初具成效。中殘聯副主席、副理事長程凱,浙江省副省長王文序在湖調研時都對我市殘疾人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在工作簡報上作批示?!缎侣劼摬ァ贰冻勌煜隆返妊朊饺螆蟮牢沂袣埣踩斯ぷ??!爸鷼垷o障”共富班車連續獲得二、三季度“紅旗班車”稱號。 ?? 一是強化自身建設,切實當好殘疾人的三個“第一者”。組織全體殘聯干部群眾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重要批示精神、省市黨代會精神相結合。扎實推進“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全面完成市、區縣、鄉鎮三級殘聯代表大會換屆工作。推進清廉殘聯創建,真正打響“南太湖清風助殘”品牌。在全市殘聯系統廣泛開展“三訪一幫一宣講”大走訪助殘實踐,已入戶走訪殘疾人家庭4356戶。二是兜牢民生保障,不斷提高殘疾人的生活水平。制定出臺6項助殘惠殘政策。落實成年重度困難殘疾人和精神智力三、四級殘疾人單列低保,惠及殘疾人11829人。完善“兩項補貼”,12382名困難殘疾人享受生活補貼,36097名重度殘疾人享受護理補貼。落實殘疾人學生及殘疾人家庭子女教育補助1944人。全市7.4萬名殘疾人均享有意外傷害保險,4.14萬名殘疾人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9000余名殘疾人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補貼。三是優化公共服務,努力解決殘疾人“急難愁盼”問題。高質量完成省政府民生實事。5家殘疾兒童定點康復機構全部通過省級驗收(超額完成率167%),20家“殘疾人之家”完成規范化提升建設(超額完成率181%),重點公共服務場所無障礙設施改造提升已完成66個(超額完成率110%)。促進殘疾人就業增收,1.9萬名勞動年齡段內殘疾人實現穩定就業,其中新增就業1231人,就業率達到69.8%。推進殘疾人之家輔助性就業,1716名就業困難殘疾人實現輔助性就業,帶動增收4000余萬元。建成殘疾人產業幫扶基地87個、殘疾人培訓孵化示范基地6個,覆蓋殘疾人家庭1000余戶,帶動增收784萬元。落實殘疾人康養服務,實現0-18周歲殘疾兒童全年齡段康復服務全覆蓋,服務殘疾兒童783人,建成殘疾人“康復之家”11家。建成104家殘疾人之家,為1849名殘疾人提供庇護照料服務。打造全鏈條無障礙環境,新建6個省級無障礙社區,384戶殘疾人家庭得到無障礙改造,1272名殘疾人享受駕駛機動車停放收費減免政策。四是凝聚助殘合力,積極推動殘疾人展示風采融入社會。成立湖州市志愿者聯合會彩虹繩分會,開展“陽光助殘”行動,全市注冊陽光助殘志愿者達到5600多人,提供各類助殘服務1萬余人(次)。舉辦市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舉辦第32次全國助殘日和第31次國際殘疾人日活動,召開殘疾人事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營造良好社會助殘環境,激發殘疾人自強活力,真正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幸福美好生活。 |
?
?
單位名稱 |
市紅十字會 |
主???要
|
湖州市紅十字會是黨領導下的群團組織,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是黨和政府在人道領域的助手和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以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促進人類和平進步事業為宗旨。 主要職責:“三救三獻”(即應急救援、應急救護、人道救助及無償獻血宣傳、造血干細胞捐獻、人體器官組織捐獻);紅十字青少年工作;紅十字志愿服務;紅十字運動宣傳和人道精神傳播;民間外交等。 |
2022年
|
2022年,市紅十字會緊緊圍繞“保護生命和健康、維護人的尊嚴”工作主線,積極融入“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積極建設“群眾身邊的紅十字會”,著力打造“在湖州傳遞紅十字溫暖”金名片。承辦2項全國性活動,9個方面工作在全國、全省會議上作經驗交流。3家單位榮獲“全國紅十字模范單位”、4名個人獲得中國紅十字會“會員之星”、1名干部榮獲全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 一、聚焦主責主業,做優做強“救在身邊”工作品牌。一是健全工作推動機制,大力實施“救在身邊”八大專項行動。率先在全省實現市、區縣“兩辦”印發《高水平推進應急救護工作的實施方案》全覆蓋,相繼出臺各配套專項行動方案。新增應急救護普及培訓17.54萬人,救護員、CPR+AED發證培訓3.25萬人。二是創新工作運行機制,積極開展應急救護試點工作。吳興高級中學制定“八個一”工作計劃開展首批全國學校急救教育試點工作??椑镦?、練市鎮開展鄉鎮標準化應急救護培訓基地建設省級試點工作。三是完善服務保障機制,提升應急救護工作水平。舉辦全市紅十字應急救護師教學技能大賽、全市校醫培訓班、救護師培訓班(復訓班)。聯合體育局打造紅十字應急救護驛站,AED累計投放487臺,提前完成“十四五”發展規劃任務目標。 二、聚焦“生命關愛”,不斷提升人道資源動員力。一是扎實推進“救援隊賦能計劃”。聯合吳興區人民政府承辦“同心協力、救在身邊”2022年長三角紅十字應急救援綜合演練,受到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孫碩鵬和副省長、省紅十字會會長成岳沖等領導的肯定。舉辦中國紅十字心理救援隊培訓班和首屆長三角心理健康服務論壇。心理救援隊在全國培訓班上作交流。二是致力做強人道救助項目。全市新增人道救助項目8個,接受社會款物2318余萬元,創歷史新高。連續第23年開展“情暖湖州·紅十字博愛送萬家”活動救助困難群眾,首次開展“58人道公益日”網絡籌資活動。三是規范推進捐獻工作。通過舉辦“世界獻血者日”、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等活動,廣泛宣傳“三獻”工作。全市造血干細胞自愿捐獻登記入庫433人份,實現造干捐獻2例;新增器官(遺體、組織)捐獻登記2836人;實現人體器官捐獻14例,累計103例。 三、立足基層基礎,致力打造工作特色和優勢。一是致力推進“博愛家園”擴面增效。積極實施新一輪“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已建成村(社區)紅十字會800個,今年全市新建“博愛家園”22個。德清縣、長興縣分別在全省紅十字博愛家園項目推廣現場會、全省紅十字系統基層會長培訓班作交流發言、授課。二是致力加強志愿服務品牌建設。關愛器官捐獻者家庭志愿服務項目在全國、全省紅十字系統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介紹。安吉縣“紅會微善坊”獲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大賽銅獎,入圍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大賽。三是致力深化紅十字青少年工作。連續14年舉辦全市優秀紅十字青少年夏令營,連續7年舉辦暑期青少年紅十字應急救護技能訓練營。湖州交通學校被評為全國紅十字模范單位。2位師資分獲全國探索人道法項目師資微課大賽一、三等獎。 |
?
?
單位名稱 |
市工商聯 |
主??
?要
|
做好市工商聯履行政治協商、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的有關工作。開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做好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的日常聯系、考察、培養工作。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指導所屬商會黨建工作。協助政府管理和服務非公有制經濟,加強與政府部門及有關經濟組織的聯系,為非公有制企業開展經濟活動提供服務。維護非公有制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合法權益,反映非公有制企業的意見、建議,幫助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問題。加強與國際、港澳臺工商社團及工商經濟界的聯系,促進經濟、技術和貿易合作。促進全市工商聯所屬商會改革發展,指導服務和監督管理直屬商會,指導服務市外湖州商會。 |
2022年
|
一、講政治、強引領,廣泛凝聚思想共識。一是深化“湖商永遠跟黨走”主題活動。舉辦各類企業家學習會、異地商會座談會,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發布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專輯18期,引導廣大民營經濟人士聽黨話、跟黨走,持續擦亮“湖商永遠跟黨走”金名片。二是弘揚新時代湖商精神。舉辦湖商“創業創新創富”主題沙龍活動,通過“企業家講,講給企業家聽”的形式,宣傳湖商典型,弘揚湖商精神。深入實施新生代企業家“311”領航計劃,推進市領導導師幫帶制度,舉辦專題活動3場,開展師生互動交流12次,推動新生代企業家政治傳承、事業傳承。三是開展“黨建引領商會發展”系列活動。推動市屬商會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完成河南、江西和仙居3個商會黨支部黨建陣地改造提升。加強商會黨組織建設,新增湖州市食品商會黨支部,積極發展新黨員,推進商會黨員隊伍建設。開展2021年度市屬商會考核評價,表彰10家先進商會、12個商會工作先進個人和5個商會黨務工作先進個人。 二、建機制、強保障,全力優化營商環境。一是加強政企溝通協商。創新“主題+問題”“報名+點名”“見面+書面”模式,推動市、區縣以最高規格常態開展每周三“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傾聽企業呼聲、破解企業難題。該項工作的信息專報被全國工商聯錄用,經驗做法獲省委常委、統戰部長邱啟文批示肯定。二是強化司法護航保障。加快推進涉案企業合規第三方監督評估工作,聯合成立湖州市營商環境司法保障服務中心,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會同市司法局組織開展“千所聯千會”活動,實現全市150家所屬商會聯系服務全覆蓋。會同市公安局等部門舉辦“護航2022助企惠企提升企業風險防范能力培訓班”。與市公安局、市中級人民法院共、市司法局建立的溝通聯系合作機制做法被全國工商聯等部委評為典型事例。三是發揮參政議政作用。工商聯界別提交大會發言1件,提交集體提案5件。開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專項民主監督,廣泛聽取企業家意見建議,形成專項報告,提出針對性對策建議。四是落實尊商重商舉措。舉辦首屆“湖州民營企業家節”,創新開展企業家評部門活動,發布2022年湖州市民營企業營收、納稅、研發投入、就業50強4張榜單,光明日報、中國新聞網等主流媒體廣泛報道,提升了城市影響力和美譽度。常態開展為執常委送生日祝福和鮮花,進一步關心關愛企業家。 三、優服務、強賦能,積極助力穩進提質。一是加強走訪服務調研。迅速落實“三聚三保三落實”助企紓困穩進提質攻堅行動部署要求,開展執常委企業“大走訪”,已走訪執常委企業150余家。開展季度民營經濟運行情況調研,共填報1600余家。二是推進清廉民企建設。制定聯席會議工作機制,明確15家成員單位重點任務,為企業提供“點單式”法制與政策宣講,常態開展清廉民企指導員工作。召開全市清廉民企現場會,培育創建清廉民營企業示范單位18家,推薦久立集團為全省清廉民企示范單位。該項工作相關經驗做法被《中華工商時報》刊登報道。三是做好惠企政策宣傳。邀請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喬標副院長、中國證監會注冊分析師毛文佳教授分別作工業經濟的熱點與難點、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專題講座;邀請浙江省生態環境低碳發展中心副主任、教授吳建就《減污降碳協同集成技術應用》進行專題授課。四是提升助企金融服務。與人行建立金融聯絡員制度,及時收集和解決企業融資需求。開展金融服務,推動市建行為中小微企業工作委員會授信50億元,惠及小微企業3300余戶,向中小微企業投放3000多萬元。 四、顧大局、強擔當,深入推進共同富裕。一是投身鄉村振興。認真落實“萬企興萬村”總體部署要求,深入實施“百賢百企興百村”行動,引導民營企業積極投身鄉村振興,開展產業、人才、技術幫扶,全市340余家企業和商會與當地行政村結對,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13億元。開展“萬企興萬村”實驗項目認定工作,1個項目被推薦為萬企興萬村”全聯實驗項目。二是開展對口協作。引導支持民營企業到結對地區考察投資,全市93家企業結對對口地區84個行政村,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22億元。積極參與山海協作,助力26縣高質量發展,全市59家企業結對麗水61個行政村,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511萬元。山海協作“南慶產業飛地”成功引進首個簽約項目——浙江贏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年產20條全自動鋰離子電池生產線項目,入選“省引領性重大產業項目”名單;與麗水共建的“千企結千村”小微產業園已投入使用,項目將助推縉云縣22個經濟薄弱村每年獲得10萬元的經營性收入;組織開展“白山湖州百家企業(園區)手拉手活動”,30家單位將與白山市企業(園區)結對合作。三是助推浙(湖)商回歸。精心組織開展“鄉賢大走訪 共建新湖州”活動,由聯系在外湖州商會的市領導帶隊走訪8個城市,成立8個湖商回歸服務驛站,邀請鄉賢300多人,通過現場發放和郵寄共送呈家書1100多封,線上線下共征集相關意見建議200余條;引導在外(浙)湖商回鄉投資興業,聯系引進項目38個,投資金額達243.93億元。 五、抓改革、強隊伍,有效提升組織效能。一是深化商會改革。率先完成鄉鎮街道商會“兩個全覆蓋”;組織開展“湖州商會周”系列活動,組織全市商會開展活動105場。湖州市餐飲商會、湖州市服裝商會、湖州市重慶商會等5家商會被推薦為全聯“四好”商會。二是迭代數改項目?!坝H清日志”和“親清懇談會”兩個場景應用持續迭代完善?!罢闵唐髽I健康體檢”應用場景在浙里辦上線運行并全省推廣,“企業健康體檢—在線診斷—走訪解決”全流程工作機制成效初顯。取得“浙商善行”項目數字化改革試點,并納入全省數字統戰同心共富跑道。三是加強作風建設。認真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進一步完善決策機制,制定了“五張責任清單”,修訂了“黨組工作規則”“主席(會長)會議和主席(會長)辦公會議議事規則”和重大問題議事規范。持續推進清廉機關建設,推動廉政教育常態化,定期組織開展“黨性黨紀教育一刻鐘”和各類專題學習,不斷強化機關黨員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 |
?
?
單位名稱 |
市發展改革委 |
主???要
|
擬訂并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監測預警經濟和社會發展態勢趨勢,研究分析國民經濟運行等重要問題并提出建議;綜合協調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編制市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并組織實施;擬訂固定資產投資管理政策、規劃、計劃和措施;負責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建設項目初步設計和項目概算等事項的審批、核準、審核工作;統籌協調一、二、三產業和綠色發展,負責相關規劃和政策的銜接;推進服務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統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負責重大價格改革與政策協調;綜合管理能源工作;牽頭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研究制定軍民融合發展的重大政策措施。負責社會發展、社會改革重大事項和重要政策的督查工作,承擔市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先行市領導小組具體工作。 |
2022年
|
(一)抓戰略融入,推動浙北崛起取得新成效。加快推進“四大建設”,積極參與海洋強省、“一帶一路”倡議,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加快“軌道上的湖州”建設,湖杭鐵路正式開通運營,如通蘇湖鐵路初步設計獲批,先行段開工建設;滬蘇湖鐵路和杭德市域鐵路加快推進,高鐵湖州站改造提升工程初步完成;寧杭高鐵二通道正式簽訂合作推進框架協議。 (二)抓項目攻堅,擴大有效投資取得新成效。全力攻堅“十百千萬”重大項目,1-10月,我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2%;125個“十百千萬”重大項目完成投資753.8億元,投資完成率119.1%;實施“2+8”平臺綜合實力五年倍增行動,1-10月,10個平臺完成規上工業產值4810.27億元,入庫3億元以上項目165個。爭取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允許調整“三區三線”劃定項目清單數量均居全省第1。爭取金融工具、貼息貸款、中央預算內專項等各類資金約65億元、獎勵土地指標2781畝。 (三)抓助企紓困,穩定經濟運行取得新成效。以超常規舉措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前三季度我市GDP增長3.3%;服務業增加值增長3.4%,增速居全省第2。全力助企紓困,第一時間出臺服務業領域30條,截至11月底,兌現服務業領域財政專項引導資金2.8億元,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1.12億元。1-10月,減征水資源費等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約1.46億元,為低壓小微企業減負3109.75萬元。 (四)抓低碳發展,推進綠色轉型取得新成效。我市以評審第1的成績獲生態文明建設國務院督查激勵(全國10個),為我省唯一。統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獲省政府督查激勵(全省3個地市),安吉縣、德清縣成功入選第二批省級低碳試點縣。落實能耗“雙控”,印發實施《關于進一步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工作的意見》,嚴把能耗強度控制性準入標準關。 (五)抓改革賦能,優化營商環境取得新成效。聚力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市,創新“月例會”和“好案例”兩大載體,印發實施“低成本創業之城、高品質生活之城”建設意見,推動營商環境“無感監測”評價進入全省第一檔,2個案例入選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十佳創新案例,居全省第1。持續推進數字社會系統建設,7個應用入選省數字社會典型案例集,居全省第2。 (六)抓共同富裕,增進民生福祉取得新成效。我市獲省共同富??己藘炐?,省共同富裕民眾“四感”監測綜合評價位列全省首位,全市域縮小城鄉差距試點獲評省5星等次;新增第二批省共同富裕試點3個,數量居全省第3;3個案例入選全省首批共同富裕最佳實踐。全省率先出臺《湖州市“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 (七)抓保供穩價,保障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制定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和保供穩價三年行動方案,編制迎峰度夏、迎峰度冬電力供應保障方案,迎峰度夏期間電力供應穩定;穩步實施有序用電,推動落實電煤庫存42萬噸、爭取天然氣氣源13.45億方,穩定電價、氣價維持在全省最低水平;大力推進清潔能源,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全部機組并網發電,1-11月新增光伏裝機47.4萬千瓦。 (八)抓作風建設,打造發改鐵軍取得新成效。建立以月度晾曬評議機制為抓手的“1241”工作機制,常態化開展落實指標上會說明,定期舉辦發改講堂、發改論壇、發改課題學習活動,推動主題實踐走深走實。我委和資源節約處均獲評上半年實干爭先“奔跑者”先進集體,一名同志獲市擔當作為好干部,榮獲全國農產品成本調查工作先進集體。 |
?
單位名稱 |
市經信局 |
主???要
|
擬訂并組織實施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產業規劃、計劃和產業政策;監測分析全市經濟運行態勢;貫徹實施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統籌推進工業強市建設;負責工業和信息化投資、企業技術改造投資;指導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技術創新;牽頭推進綠色制造工程;統籌推進數字經濟發展,推進、指導工業互聯網發展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培育發展大企業大集團、行業龍頭企業,宏觀指導和協調促進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負責涉企的高層次創新人才引進工作等。 |
2022年
|
今年以來,市經信局踴躍投身“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圍繞打造實力新湖州,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凝心聚力穩增長、調結構、增動能、優服務,工業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明顯。成功入選國家首批開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綜合試點城市。 一是助企紓困成效顯著。截至10月,全市為企業減負221.6億元,提前三個月完成年度任務。精準高效兌付省級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兌現速度領跑全省。全面落實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清償工作,6月底前全部清償到位,建立長效機制,發現一筆清償一筆。二是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謀劃實施八大新興產業鏈“鏈長制”,牽頭開展新能源汽車、物流裝備兩條鏈體系化招商。深入推進工業全域有機更新,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迭代“畝均論英雄”改革,突出綠色低碳和人才強市發展導向。1-10月,規上工業新產品產值率47.5%,列全省第3位;戰略性新興產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提高2.1個、3.1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全市規上工業畝均稅收、畝均增加值分別高于省均1.5萬元/畝、7.6萬元/畝,均突破全省水平。三是數字化改革走在前列。工業碳效碼等4個項目獲評全省“最系列”,列設區市第1位;“一指減負”改革實踐獲得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新增3個細分行業產業大腦省級試點,累計達到8個,列全省第3位;新增省級未來工廠試點企業3家、數字工廠標桿企業1家,均列全省第2位;動力電池行業產業大腦廢鉛蓄電池回收綜合服務云平臺(鉛蛋)列入數字經濟系統地方特色應用目錄、獲評地方優秀案例,被袁家軍書記點贊為“具有典型意義的最佳實踐”。四是主體培育增量提質。統籌推進“雄鷹”“鳳凰”等大企業培育行動,新增培育“金象金?!逼髽I2家,入圍“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6家,入圍“2022中國民營企業制造業500強”9家。推進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4家,累計達73家。德馬科技入圍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名單。天馬軸承成功創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全省僅3個;越球電機等10家企業入選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列全省第4位。成功首次承辦全省人才項目評審會,深化才企對接活動,新入選國家QM計劃62人,列全省第3位。五是綠色制造亮點紛呈。全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典型經驗交流會在湖召開,湖州是唯一地市作典型經驗交流。推進節能降碳技術改造項目330個,獲省財政專項資金支持數居全省第1位。工信部辛國斌副部長在中央黨校專題介紹湖州工業碳效改革。浙江省工業碳效評價與改革創新中心落戶湖州。六是從嚴治黨縱深推進。制訂年度《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要點》《局黨組關于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五張責任清單”》等,層層簽訂黨風廉政責任書,落實“一崗雙責”,確保黨風廉政建設與業務工作同步推進落實。強化思想教育,持續正風肅紀,完善懲防體系,常態化開展“黨性黨紀一刻鐘”和廉政教育。推進“雙創雙建”,實施“紅色根脈強基工程”。持續擦亮“綠色智造 助企先鋒”黨建品牌,示范、特色支部全覆蓋。扎實開展實干爭先主題實踐,制定實施全市經信領域《“十不”清單》,著力提升機關效率,為打造“實力新湖州”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
單位名稱 |
市財政局 |
主???要
|
貫徹執行國家、省和市關于財政、稅收、財務、會計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擬訂規范性文件和財政分配政策,完善鼓勵公益事業發展的財稅政策,并組織實施。分析預測全市宏觀經濟形勢,參與制定調控政策。參與擬訂地方性法規、市政府規章草案。負責財政收支管理。按分工負責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組織制定國庫管理、集中收付等制度,按規定開展國庫現金管理。負責全市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負責管理政府內外債。牽頭編制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負責匯總和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決算草案。按權限負責社會保障基金管理。負責辦理和監督市本級財政的經濟發展支出。負責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管理全市會計工作,監督和規范會計行為。 |
2022年
|
今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財政局深入踐行“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緊緊圍繞“六個新湖州”建設,加力提效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不斷深化預算績效管理,切實加強風險防控,為全市打造生態文明典范城市貢獻了財政力量。 一盤棋統籌,全力增收強保障。面對經濟性減收、疫情性減收、政策性減收“三疊加”形勢,在不折不扣落實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前提下,堅持全市“一盤棋”,加強市區縣聯動、財稅銀協同,科學把握節奏和力度,深入挖掘聚財潛能,盡最大努力為全市發展提供堅實財力保障。1-11月,全市完成財政總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達656.70億、379.72億元。 一攬子政策,穩進提質促發展。堅持早退快退、應退盡退,截至11月底,全市完成留抵退稅114.3億元、緩稅44億元。充分發揮專項債穩投資作用,全力向上爭取,1-11月,已累計爭取新增政府債券額度181.23億元,額度全省占比超GDP和財政收入全省占比,帶動擴大有效投資1023.35億元。積極為中小企業參與采購提供便利,提高預留采購份額,為企業添訂單、增動力、穩預期。1-11月,預留份額占比達94.32%,超省定目標14億元。堅持首位戰略首位保障,1-11月,全市用于科技創新領域的財政資金達24.79億元,同比增長50.7%。 一整套方案,助推共富增福祉。持續加大民生支出,1-11月,全市民生支出378.74億元,增長15.1%,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3.15%。以“走在舞臺中央”的要求,積極推進共同富裕建設,全市共爭取到6個“小切口”省級試點。聚焦低收入群體,健全五級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梯次減負機制,在已有的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南太湖健康?!鄙虡I補充醫療保險等基礎上,建立慈善醫療救助兜底保障機制。 一大批創新,積極探索走前列。鞏固發布全國首項《全周期預算績效監督管理工作規范》市級地方標準成果,在制定全省首個政府投資項目事前績效評估管理辦法的基礎上,繼續完善5000萬元以上政府投資項目事前績效評估機制。推進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全國首批僅6個,受邀參加全國政府采購峰會,獲“中國政府采購獎”。迭代升級政策“一鍵兌”平臺,與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全面貫通,實現全市專項資金政策一個入口申報、一個出口兌現,讓企業“不用跑”、“快享受”。截至11月底,已兌現資金110.55億元。 一體化推進,精準實施守底線。嚴格債務管理,一方面保持監管高壓態勢,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另一方面,實行“一債一策”,加快化解存量。今年以來,財政收支緊平衡壓力前所未有,堅決兜牢“三?!钡拙€,堅持“三?!敝С鲈谪斦С鲋械膬炏软樞?,在預算安排和庫款撥付等方面優先保障“三?!敝С?。完善庫款運行監測機制,對月初大額庫款(1000萬元以上)支付需求實行預報機制。 一系列舉措,從嚴治黨促變革。高標準落實主題實踐,在局5項承諾基礎上,21個處室根據各自重點工作提出3項承諾,全面營造實干爭先氛圍。持續鞏固全省“建設清廉機關、創建模范機關”工作先進集體榮譽成果,堅持問題導向,切實抓好風險隱患的排摸、防控和整改,參與或制定出臺《關于嚴格財政資金管理工作的意見》《關于進一步規范政府采購單一來源采購方式管理的通知》《進一步規范收入組織和財政專戶管理的通知》等,切實扎緊制度的籠子?!笆种ā鲍@評全省清廉財政建設“十佳”實踐案例。 |
?
?
單位名稱 |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
主???要
|
一是貫徹執行自然資源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擬訂并實施相關規劃、計劃及政策、制度和技術標準。二是負責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合理開發利用、調查監測評價和統一確權登記。三是負責建立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四是負責建筑、風貌規劃管理。五是負責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耕地保護制度。六是負責礦產資源、森林、濕地資源的監督管理。七是負責指導地災、森林火災防治。八是負責測繪與地理信息管理。九是負責自然資源領域科技信息、行政執法和安全生產監管。十是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
2021年
|
市自規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自然資源廳的堅強領導下,以提升市域國土空間治理能力為目標,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積極投身“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為加快“六個湖州”建設、推進“兩個先行”貢獻了自規力量。 一是聚焦穩進提質,在要素保障上展現新作為。取得新增指標27223畝,完成年度目標的147.7%,居全省前列。加強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產業、住房等用地保障,全年共供應土地47870畝,其中工業用地12026畝,居全省前列。 二是聚焦空間規劃,在優化布局上描繪新藍圖。有序推進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三區三線”劃定成果獲批并啟用。完成湖州市總體城市設計,統籌協調城市形態與風貌,提升城市能級和品質。完成高鐵站、科學谷城市設計和高教園區、小梅山、飛英公園等重點區塊詳細設計?!拔骞蓉S登”計劃獲得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十大公關案例金獎。西塞科學谷成功入選首批“科創中國”創新基地。 三是聚焦保護修復,在低碳共富中書寫新答卷。市委市政府出臺田長制、林長制實施意見,全面建立田長、林長責任體系。扎實推進土地綜合整治,加強耕地保護,耕地面積較上年新增1.38萬畝。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建成省級森林康養基地6個、森林氧吧46個、林業特色產業強鎮5個、森林康養名鎮6個,實現生態惠民、興林富民。梁??茖W技術獎落戶湖州。 四是聚焦改革創新,在數字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省域空間治理數字化平臺2.0湖州節點基本建成,耕地智保、不動產智治、綠礦智用、浙里空間等重大場景在湖州貫通應用、落地見效。聯合國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在德清掛牌成立。長興縣獲得長三角地區林長制改革十大案例。安吉縣獲批首批國家林業碳匯試點縣,建立全國首個縣級竹林碳匯收儲交易平臺。南潯區“測繪一件事”改革領導全省。 五是聚焦和諧穩定,在除險保安上強化新提升。扎實推進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專項整治,深化鞏固違建別墅問題清查整治,持續推進農村回遷安置工作。完成了12座廢棄礦山修復。災險情做到“即查即治”,全年未發生地質災害、森林火災。繪制全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一張圖”,城市地下基礎設施普查走在全省前列。 六是聚焦實干爭先,在隊伍建設上實現新跨越。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黨代會精神,全面加強機關黨的建設,開展實干爭先比拼晾曬,以實績論英雄,強化履職擔當。落實一崗雙責,強化四責協同,推進“五大清風”行動,加強作風建設,深化基層滿意站所建設,黨風政風持續向好。 |
?
?
單位名稱 |
市建設局 |
主???要
|
主要牽頭負責擬訂城鄉建設事業發展規劃、城鎮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城鎮住房管理、房地產業管理、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管理、建筑業的行業監管、市本級城市建設與管理,指導全市村鎮建設,推進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科技進步、建筑節能、城鎮減排工作。牽頭負責“品質新湖州”建設以及城市有機更新、城鄉風貌整治提升、未來社區建設、生活垃圾分類、美麗城鎮建設等中心工作,牽頭負責跨區域骨干道路的籌備建設等工作。 |
2022年
|
2022年,市建設局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市黨代會精神,積極投身“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聚力牽頭開展“品質新湖州”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城市品質加速提升。編制出臺《品質新湖州建設方案》《湖州市中心城區城市有機更新實施方案》,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和石鸞巷、航運二村建設等項目有序推進,累計完成征收176萬平方米、3400戶,車站小區等6個項目啟動征收。積極推動重點區塊開發建設,南太湖CBD項目30個單體已結頂,湖州學院項目已進場施工,湖州職院項目預計12月底進場開工。同步推進城鄉風貌整治提升行動,4個城鄉風貌樣板區、3個未來社區獲省級命名,數量居全省前列。吳興區、德清縣入選全省首批全域推進未來社區建設和城鎮社區公共服務集成落地改革試點,25個社區入選全省首批“一老一小”場景。 二是共同富裕多點開花。在全國率先探索“城鄉供氣一體化”,新增農村管道燃氣用戶1.08萬戶,完成農村瓶裝燃氣用戶軟管更換10.4萬戶。出臺《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89萬套,發放公租房租賃補貼7159戶,年內城鎮住房保障受益覆蓋率有望超過30%,繼續排名全省第1。開工改造老舊小區42個、685棟,實施既有住宅加裝電梯151臺,新增停車位5712個,完成26.83公里城市道路起伏不平等病害點段和6座“橋頭跳車”城市橋梁整治,全市254個無物業管理住宅小區全面清零。排查錄入自建房114.5萬棟,鑒定確認C級危房196棟、D級危房40棟,均已采取管控措施。 三是綠色發展示范引領。生活垃圾分類連續四年保持生活垃圾總量負增長,連續三年位列全省考核第一,連續四個季度獲評全國中等城市第一。深化全國唯一的綠色建筑和綠色金融協同發展試點,新增綠色建筑面積948.8萬平方米,城鎮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36.2%,新建綠色建筑占比達100%。新改建城鎮污水管網97.32公里,在全省率先實現47座城鎮污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提標改造全覆蓋,完成5920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標準化運維。新增綠道57.6公里,新改建綠地122.5萬平方米,頔塘綠道獲評“浙江最美綠道”。 四是行業發展穩中有進。出臺房地產“22條”“5條”及區縣人才新政,全力穩定市場發展。1-10月,全市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485.6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4.72%,同比降幅連續五個月累計收窄;完成房地產投資627.78億元,同比增長1.39%。同步做好非正常建設和停工房地產項目風險化解,解除風險10個。出臺《關于加快建筑業改革創新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1-9月,全市完成建筑業總產值713億元,同比增長9.53%。創建省建設工程錢江杯18項,獲評中國建設工程最高獎魯班獎1個、國優獎2個。 五是黨的建設不斷加強。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省市黨代會精神,開展理論中心組學習16次、專題研討10次、主題黨日12次。推進“五張責任清單”落實和“七張問題清單”整改,開展疫情防控、公車使用等“正風肅紀”專項檢查8次,開展違規掛證取酬、利用職務便利購買老舊小區房產獲利“回頭看”檢查,持續整治作風頑疾。深入實施“三聚三保三落實”助企紓困行動,累計走訪企業項目530次,解決問題243個,“拿地即開工”改革入選2022年第一批市營商環境“好案例”。 |
?
?
單位名稱 |
市交通運輸局 |
主???要
|
擬訂并組織實施交通運輸和相關產業發展規劃、計劃,以及政策和制度。統籌區域、城鄉交通發展,優化主要通道布局。負責指導和監督相關領域行政執法。統籌協調綜合交通建設,負責公路、水路、地方鐵路、軌道交通工程質量和安全監管。協調推進綜合運輸發展,指導多式聯運和運輸結構優化。負責道路、水路運輸市場監管。負責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和消防監督管理。負責交通運輸業和交通關聯服務業培育。負責綜合交通大數據管理。負責國防交通和交通領域軍民融合相關工作。 |
2022年
|
2022年,市交通運輸部門聚焦打造“生態文明典范城市”目標,積極投身“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全力推進高水平交通強市建設,奮力當好了助力“浙北再崛起”的先行官、建設“六個新湖州”的排頭兵。一是助力趕超跑出加速度。強化穩定經濟運行“壓艙石”擔當,成功促成市政府與省交通運輸廳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十四五”以來全省唯一地市),提請召開全市交通強市推進會暨綜合交通重大項目集中攻堅動員部署會,全面實施“1211”重大項目促開工攻堅行動,建成運營湖杭高鐵、104國道李家巷至施家橋段改建等工程,開工建設如通蘇湖城際鐵路、杭德市域鐵路、杭寧高速市區聯絡線、東宗線四改三航道整治等工程,1-11月,上報完成綜合交通投資233億元,同比增長7%,預計全年完成250億元,同比增長10%。二是生態建設貢獻新變量。全面融入建設“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工作大局,全方位推動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成功獲評“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公共交通服務質量居全國第3、全省第1;高分通過“國家綠色出行城市”創建驗收,公交車電動化率保持100%,出租車電動化率達到91%,居全省第1;成功入圍“國家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創建城市名單,開辟了推動貨運綠色轉型新征程;投入運營全國首艘2000噸級純電動多用途船-東興100,開創了全省內河“千噸級”新能源船舶運營先河。三是保通保暢體現新擔當。聚焦民生托底、貨運暢通、產業循環總目標,相繼制定全市統一的保通保暢、加快人員貨物自由流動等政策措施,公布24小時應急運輸保障電話,應急物資中轉站建設實現區縣全覆蓋,1-11月,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8.24%,水路貨運量同比增長4.9%,內河集裝箱量同比增長16.7%。全力做好助企紓困工作,協調銀行機構為交通物流企業發放貸款61.94億元,減免企業物流成本5.74億元,有力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四是惠民服務收獲新贊譽。著眼提升共富成色,吳興區、南潯區入圍“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名單,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水平、交通共富指數均居全省第1。大力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開通7條客貨郵融合班線,行政村快遞物流覆蓋率達到100%。深化“多證合一”改革,率先發出全國首本《內河船舶綜合證書》,累計發證量達到2062本,居全省第1。成立全省首支無障礙出租車愛心車隊,開通24小時“95128”專崗客服電話,配套“一鍵叫車”站點設施,有效解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出行難問題。新增9個高速收費站實施差異化收費政策,全市43個收費站免通總量達到37個,月均減免通行費超1000萬元。五是黨建引領上升新境界。堅持黨建統領、政治引領,一體加強系統黨建和行業黨建工作,命名機構改革以來首批“五星級黨支部”5家,2個機關支部獲評市直機關示范(特色)黨支部。成立市、區縣兩級交通運輸行業黨委,新建貨運企業黨建示范點3個,新建“司機之家”3處。聯合市總工會,組織34名出租車駕駛員參加療休養活動,安排50名網約車駕駛員免費體檢,進一步加大對行業從業人員的關心關愛。 |
?
?
單位名稱 |
市水利局 |
主???要
|
主管全市水利工作:1.監督、指導水利工程建設;2.指導、監督水旱災害防治工作;3.擬定并監督實施水利規劃;4.負責并監管水資源(含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的開發利用和保護;5.監督、指導水利設施、水域及其岸線的管理與保護;6.組織、指導水政監察和水行政執法;7.指導農村水利工作;8.指導、監督水土保持工作;9.組織、指導節約用水工作;10.指導水文工作;11.開展水利科技工作;12.指導、監督市級水利資金的使用管理;13.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等。 |
2022年
|
今年以來,湖州水利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奮力投身“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推動水利各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年爭取省以上補助資金10.8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10.2億元,爭取國家級和省級改革試點7項,榮獲省對市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優秀、水土保持責任制考核優秀, “爭先創優”時序排名全省第一。 一、水利建設創歷史新高。水利投資進度持續走在全省前列,全年預估完成水利總投資51.3億元以上,同比增幅10%以上,創歷史新高;列入省以上規劃的重點水利項目全面開工,預估完成重大項目投資27億元,投資進度排名“保三爭二”。 二、成功防御較重水旱災害。 “軒嵐諾”“梅花”臺風防御期間,及時啟動防臺應急響應,組織風險區人員轉移5454人,成功實現“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面對超長旱情,加強水資源優化調度,落實應急取水措施,有效緩解長興、安吉部分山區1321人用水緊張形勢,保障了全市人民飲水安全。 三、全面深化落實河湖長制。在全省率先全面建立聯席會議機制,發布總河長令,監督指導3598名河湖長完成履職23.1萬次,巡河完成率、問題整改率達到100%,“大眾護水”覆蓋超23.7萬人。聚焦河湖突出問題,在全市部署開展“三清理一提升”專項整治行動,累計清理水葫蘆27.64萬噸,沉船、廢船241只,漁網、漁籪6.3萬余處,河湖面貌顯著改善。 四、高質量辦好惠民實事。辦實辦好了一批事關基層群眾關切的水利實事,5項省定民生實事提前超額完成,綜合完成率137%,群眾好評率達到99.5%,排名均列全省第二。累計完成水庫除險加固8座,山塘整治8座,農村供水管網改造134公里,農業灌溉泵站機埠、堰壩水閘提升改造219座,中小河流綜合治理135公里,均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五、全域推進幸福河湖建設。加快推進幸福河湖全域試點,有望在全省率先實現縣域試點全覆蓋。將幸福河湖建設標準融入河道治理,建成“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省級美麗河湖15條,集生態景觀、親水宜居、便民利民等功能為一體的水美鄉鎮16個,占比全省最高。 六、加強水資源節約和優化配置。加快推進安吉兩庫引水工程建設,同步啟動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規劃編制,加快形成“水庫為主、河網為備”的供水格局。實施湖州節水行動,工業、農業、生活三領域同步發力,用水效率顯著提升,萬元GDP用水量同比降幅超7%。 七、水利改革創新取得突破。加快推進水利數字變革,水利數字化改革市域試點落戶湖州,“水韻湖州”綜合平臺上線運行,“浙水未來工地”入選全省一地創新。水資源管理、水利建設管理持續深化,出臺《湖州市自備取用水單位信用評價監管辦法》,長興縣再生水利用配置入選國家級試點,市域強監管改革入選省級試點,以改革推動水利行業管理迭代升級。 八、持續擦亮太湖溇港這張世界級“金名片”。在市人大監督指導下,完成《湖州市太湖溇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保護條例》立法并牽頭抓好宣傳貫徹,制定溇港保護專項規劃,啟動實施“一溇一策”管理保護。太湖溇港入選全國首批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 |
?
?
單位名稱 |
市農業農村局 |
主???要
|
負責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市委關于“三農”工作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指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資源配置和產品品質改善工作;組織深化農村改革,開展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負責高效生態農業產業體系建設,農業機械化、農產品質量及農業安全生產監管,農村人才和扶貧開發工作等,開展農業和農產品開發性、應用性技術研究工作,承擔農業技術推廣和業務指導與咨詢服務工作,統籌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和鄉村治理。 |
2022年
|
一是重點指標名列前茅。省對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省鄉村振興綜合評價連續2年位居全省第一。整市成功獲得促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國務院督查激勵,全省唯一。德清以全省第一的成績成功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前三季度,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4.5%、全省第3;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增長4.5%、居全省第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1%、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55,居全省第2;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15677元,同比增長16.2%,居全省第2。 二是重要工作碩果累累。穩產保供扎實有力。穩步推進“非糧化”整治優化,全市38.41萬畝糧功區整治優化和上圖入庫工作已全面完成。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完成糧食播種面積超121萬畝、產量超52.95萬噸,實現糧食生產“六連增”。農業“雙強”領跑全省。在全省農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以優異成績斬獲一攬子省級榮譽,特別是榮獲省農業“雙強”行動“賽馬”激勵地區。分產業構建市級“未來農場”評價認定標準體系,認定首批市級“未來農場”20家。美麗鄉村組團推進。在全省最早提出組團發展理念,累計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樣板片區、組團式未來鄉村共三批31個片區,覆蓋133個行政村。全市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和村級智慧化管理平臺建設實現行政村全覆蓋?!扒О俟こ獭苯鹑谥мr。創新推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千百工程”行動,出臺能繁母豬存欄保險、水稻價格指數保險2個地方特色險種方案,全市農業標準地使用權和農業生產設施產權抵押貸款達到3.08億元,同比增長421.1%。德清以全省第一的成績成功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助農紓困及時有效。在全省率先開展“上山下鄉服務三農”助農紓困穩進提質攻堅行動,打出7個方面、26條助農政策集成“組合拳”,全市農業農村系統累計服務農業主體1408個,農戶3056家,收集并解決問題516個,春茶采摘疫情防控“湖州經驗”獲得王浩省長肯定,在全省推廣。 三是重大改革先行先試。牽頭抓實縮小城鄉差距省級共富試點,“未來農場”共富班車獲三季度紅旗班車,試點中期評估獲省評估組高度肯定。強村富民工作迭代啟動,啟動新一輪強村計劃,到2022年底,年經營性收入80萬元以上行政村占比達到85%以上。系統推進強村富民集成改革工作,省級強村富民典型案例實現區縣全覆蓋,全省唯一,“三地”聯動鄉村集成改革獲省改革突破獎。 四是重量會議落戶湖州。高標準承辦全國數字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馬有祥出席會議并講話。全省冬修農田水利現場會、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湖州南潯站等重要會議順利召開。 ? |
?
?
單位名稱 |
市商務局 |
主???要
|
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市委關于商務、投資促進、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負責統籌招商引資、商貿流通、電子商務、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對外投資、服務貿易、糧食和物資儲備等工作。 |
2022年
|
今年以來,全市商務系統緊緊圍繞“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部署要求,持續推動招大引強、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實現消費回補上升,全市商務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為全市經濟穩進提質貢獻了商務力量。 一是招商引資成效顯著。構建全新的招商體系機制,出臺《關于進一步優化招商引資(智)工作體系機制的通知》,明確“1+8+7+N”的招商引資(智)組織架構體系,建立以投促中心為日常單元、招商中心為特戰單元的領導小組辦公室,形成了一套新的考核辦法和八項新的工作載體。1-10月,全市引進億元、3億元、10億元以上項目數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加快高質量外資集聚先行區建設,成功獲批全省第一批全市域QFLP試點。1-10月,實到外資完成省定目標任務120%,總量增速均列全省第4位;人均實際使用外資額列全省第1位。 二是穩外貿指標快速回升。面對上半年外貿出口下行壓力,通過強化工作調度、突出“三類企業”引育、組織越南經貿團組包機(包艙)活動、出臺專項政策等一系列組合拳,推動外貿出口大幅回升。1-10月外貿累計出口增長較半年度提高14.4個百分點,實現進位趕超。做足跨境電商和市場采購等貿易新業態與湖州特色優勢產業結合文章。1-10月,全市實現跨境電商綜試區業務量257.7億元,同比增長170%;市場采購累計出口金額79.5億元,同比增長2.2%。 三是消費活力不斷增強。開展新春促消費、金秋十惠等各類促消費活動364場,累計聯動發放各類消費券3.6億元,帶動消費27.8億元。前三季度,批零住餐四大行業銷售額(營業額)增速均高于省均,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指標列全省第4位;1-10月,全市實現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速居全省第4位。數字生活新服務半年度評價指數位列全省第1位。吳興區、長興縣獲評全省首批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試點(全省15個區縣)。成為全省唯一省級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城市試點區縣全覆蓋地市。 四是民生保障守正創新。以“五優聯動”試點為突破,創新推出“空倉”招標、價格保險,構建“糧庫+糧企+糧農”新型糧食合作共享收儲機制,成功打造“湖州好大米”區域公共品牌,實現“農民增收、企業增效、政府減支、消費者滿意”的良好成效。建立起較完善的物資儲備工作體系,完善全市以浙北農批等3家批發市場,30家重點骨干流通企業、120個應急投放網點等構成的保供網絡,有序、規范開展全市防疫儲備物資補充采購工作,累計采購、調撥、發放1000余萬件防疫物資,實現關鍵時刻買的到、買的規范、用得高效。 五是商務治理不斷強化。不折不扣落實中央、省、市的決策部署,加快推進各項改革,加大助企紓困力度,持續開展“百億千企”穩外貿金融助企行動、“一對一”精準破難等活動;加快政策兌現,今年已累計兌現政策資金1.439億元,政策兌現比例近100%。向上爭取中央、省級資金1.48億元。構建完善商務戰線的“一四五六”工作推進體系,圍繞“大投促、大商貿、大保供、大綜合”四條線,聚焦“重點指標、重點問題、重點改革、重點項目、重點成效”工作任務,落實“日清盤、周統籌、月比拼、季交流、中調研、年總結”六項工作機制,實現閉環管理,開展實干爭先月度工作比拼例會5次,并頒發“奔跑者獎”流動獎杯。深入實施干部“輪崗練兵”,今年以來全局共實現輪崗鍛煉22人,營造實干爭先、奔跑趕超濃厚氛圍。 |
?
?
單位名稱 |
市國資委 |
主???要
|
根據市政府授權,依法履行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組織擬訂國有經濟布局調整、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戰略規劃和發展目標;制定或擬訂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制度和辦法;負責對所監管企業履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的監督;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重組;管理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管理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負責企業國有資產的產權界定、產權登記、產權交易監管、資產評估、財務監督和統計評價等管理工作;規范和監督國有產權交易;負責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指導和監督區縣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工作。 |
2022年
|
市國資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省市黨代會精神,擔當融入實干爭先主題實踐,壓茬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全市監管企業資產總額突破13000億元,市級監管企業資產總額3330.97億元、凈資產1213.4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37%和8.39%,總量均位居全省第3,累計營業收入285.16億元,同比增長16.17%,減免市場主體房屋租金2.1億元。一是國有資本布局持續優化。勇當基建投資運營和民生保障主力軍,實施長東片區CBD、湖杭高速公路、西塞“科學谷”等重點項目123個,完成投資超300億元。加快國企集團間和集團內部同質同類業務專業化整合力度,組建市兩山生態資源運營有限公司、市數字集團、市健康集團和長三角(湖州)招商引才公司。二是國改三年行動順利完成。堅持“一企一策”抓混改,重點加大戰略投資者引入,完成國企混改12家、股權多元化企業2家,通過混改控股茶卡鹽湖天空壹號景區成為“東部資本+西部資源”的浙青共富樣板。建立國企上市后備資源庫,已入庫企業11家,湖州燃氣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實現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零的突破。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制定國企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方案和操作細則,市屬38家子企業完成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進一步激發經理層成員活力和創造力。三是國資監管效能不斷增強。執行國有資產評估和交易管理辦法,核準備案資產評估項目4項,評估增值率173.98%,完成產權交易項目3項,成交金額43042.48萬元。加快國資監管數字化轉型,上線運行國資監管信息系統,迭代升級市產權交易統一平臺,并實現市區縣進場交易全覆蓋;建成市綠色采購服務平臺,構建國企交易賣出買入“雙監管通道”。完善薪酬績效考核,印發《市屬國企副職負責人薪酬分配系數管理指導意見》,建立定量定性相結合的企業副職負責人考核評價體系。完成市經開集團、南太湖控股集團、市環湖新農村3家企業委托監管責任書簽訂和長三合控股集團職能定位明確工作。四是國企黨建質量切實提升。用好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巡聽旁聽、“8090”國資國企青年宣講團等載體,持之以恒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學習、大宣貫”、“喜迎黨的二十大、奮進新時代”微黨課大賽和送黨課進基層等活動。指導督促區縣完成35家國企、184個基層黨組織、2400余名黨員的黨建統一歸口管理。組建產業、區域、板塊等各類黨建聯建100余個,征集優秀黨建聯盟案例47個,開展“湖州市國企基層黨建十佳創新案例”評選,“唱響湖州”做法入選全國國企黨建創新優秀案例。開展國有企業反腐倡廉全覆蓋無盲區零容忍專項行動,市城建投資集團、市公交集團等5家單位入選市清廉建設基層成績突出單位。五是人才隊伍建設卓有成效。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市屬企業管理人員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市屬企業人才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建立市屬國企領軍人才、高級人才、優秀人才“三類人才庫”。打好人才“選育用留”組合拳,舉辦全市國資國企系統業務能力提升培訓班、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班,新引進大學及以上學歷人才568名,其中青年博士4人。 ? |
?
?
單位名稱 |
市金融辦 |
主???要
|
擬訂并組織實施關于金融工作的規范性文件、全市金融業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推動全市金融改革創新工作,協調和推進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組織協調金融機構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金融保障;推動企業股改上市、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工作;推動全市金融產業發展;指導、管理全市地方金融組織,引導其規范發展。協調有關部門防范處置非法集資和互聯網金融風險。 |
2022年
|
一、綜合施策助企紓困,融資供給增量提質。深入實施“融資暢通工程”升級版,在全省率先出臺金融支持市場主體紓困穩增長“七條舉措”,制定普惠小微企業貸款補助,政府性融資擔保降費擴面等惠企政策,累計兌付政策資金2571.5萬元。牽頭開展“銀企命運共同體”專項行動,打出“行業+金融”精準紓困、“百行進萬企”走訪服務、“揭榜掛帥”破難攻堅、銀行機構晾曬比拼等金融助企紓困組合拳,以超常規力度和舉措促進經濟企穩回升。貸款增速連續10個月保持全省第1,金融機構累計為企業降本減負2.4億元;“行業+金融”創新做法獲評全市首批營商環境“好案例”。開好“金融惠農”共富班車,創新“共富金融服務站+金融專員進鄉村”等服務方式,榮獲全市首批共同富裕最佳實踐案例。 二、深入實施“鳳凰行動”,“上市板塊”持續壯大,搶抓資本市場改革和北交所設立機遇,制定新一輪“鳳凰行動”計劃和“上市十條”意見,構筑市區縣一體、全生命周期服務企業上市的工作體系,推動優質企業登陸資本市場。今年以來,全市新增上市公司5家,過會2家,上市公司總數達到49家。會同市商務局成功爭創全省首批全市域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試點,為境外資金投資湖州股權項目開拓投資渠道。 三、持續深化試點建設,綠色金融領先領跑。全面推進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國內率先實施轉型金融改革,出臺全國首個轉型金融實施意見,推動金融機構支持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低碳轉型項目40個,相關經驗做法入選G20可持續金融工作組成果典型案例;在全國率先發布《金融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意見》,編制生物多樣性友好型投融資活動目錄和項目清單,相關做法獲新華社、中國政府網報道。綠色貸款余額占全部貸款比重達到26.9%,居全省第1位;在新華社、復旦大學長三角城市群綠色金融發展競爭力評比中,湖州綜合評分位列第1。 四、數智改革賦能增效,“硬核”成果不斷涌現。堅持以數字化改革撬動綠色金融改革,在全省率先構建“數智綠金”體系,迭代升級“綠貸通”應用,構建“識別綠、服務綠、支持綠、跟蹤綠”等子場景,被納入“一地創新、全省共享”“一本賬”S0,獲評全省數字化改革最佳應用和最優規則兩項成果。相關做法被省委改革辦《領跑者》(2022年第20期)刊發推廣,得到省委袁家軍書記點名肯定。 五、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金融風險有效防控。落實除險保安工作部署,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對企業資金鏈的沖擊,“一企一策”合力幫扶?!皟涉湣憋L險、企業債務風險、上市公司風險均得到有效穩控,銀行信貸資產質量保持全省第1位。打造全省首個地方金融監管平臺,牽頭開展非法集資、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風險排查整治工作,多部門協同整治非法金融活動,新發非法集資案件數和涉案人數持續保持全省低位。 六、堅持抓好作風建設,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班子成員帶頭講黨課,全員開展專題學習研討,組織系統內年輕干部主題宣講比賽。深入踐行“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金融事業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紅色金融”黨建聯建效應,持續創優“紅色引領 綠金先鋒”黨建品牌,推動“勤勉高效、務實擔當”的機關文化深入人心。深入開展“金融大講堂”活動,實施年輕干部成長計劃,全方位提升金融辦干部實干爭先能力素質。按照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要求,牢牢抓住制度、監督等關鍵環節,持續深化清廉機關建設。建立領導班子成員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清單,抓好黨員干部“廉政體檢”,層層履責抓落實的責任體系更加健全。 |
?
?
單位名稱 |
市統計局 |
主???
要 |
依法依規核算全市及區縣地區生產總值,監督管理區縣國民經濟核算工作。組織牽頭人普、經普和農普等重大國情國力、市情市力調查工作,組織實施全市三次產業等統計調查。執行國家統計標準,依法審批統計調查項目。指導專業統計基礎工作、統計基層業務基礎建設。統一核定、管理、公布全市性基本統計資料,定期發布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的統計信息,組織建立統計信息共享制度和發布制度。建立健全統計信息自動化系統和統計數據庫體系,確保統計信息分析、咨詢、監督和輔助決策功能,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
2022年
|
1.助推全市高質量考核再創佳績。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提前謀劃、系統梳理,全面排摸,高頻次開展對接,高效率追蹤指標變化,橫向與市級部門強化情況互通,縱向對區縣開展培訓指導,確保全程管控無死角,助推我市2021年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排名全省第4,連續3年穩居全省前列。 2.工業“碳效碼”迭代升級。與市經信局、電力局共同發布碳效碼企業側2.0版本?!疤夹Тa”向規下延伸,完成6000家規下工業企業碳效水平評價。8月工信部節能司專程來湖調研,湖州碳效碼節能降耗綜合應用獲得部委高度認可。助推浙江省工業碳效評價與改革創新中心落戶湖州。11月“工業碳效碼”湖州應用入選2022年全省數字化改革最佳應用。 3.統計數改應用走在全省前列。堅持實體化運作、制度化推廣、清單化落地、立體化宣培,高質量推進統計數字化改革。全力推進統計大腦3.0、共富監測、碳排放統計智能核算等5項試點。堅持實戰實效?!敖y計大腦+應用”貫通率、注冊激活率以及月活率走在全省前列。 4.統計分析服務取得新突破。積極投身全市實干爭先主題實踐,每月為區縣比拼、鄉鎮晾曬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監測參考。持續跟蹤監測32項重點經濟指標和17項GDP測算指標,提升統計參謀服務能力?!镀髽I經營謹慎、成本壓力不減,“開門紅”需加倍努力》獲省長王浩和副省長盧山批示。截至11月底,市統計局共撰寫統計信息、分析、專報等材料236篇,市領導批示53批次,國家統計局錄用信息17篇,創5年來最好成績。 5.“湖州統計”品牌影響力取得新提升。專班化編撰《數說湖州2017-2021》,“兩會”期間發放1500余冊,受到市領導和與會代表一致好評。主動承擔、圓滿完成浙江省第十三屆中國統計開放日活動?!昂萁y計”微信公眾號穩居在全國地市級統計公眾號TOP50、全省前3。10月列全國地市第15名,全省第1名,創歷史最好成績。 6.高標準抓好市局機關黨的建設。堅持“統計部門首先是政治機關”的政治站位,常態化開展導師幫帶活動,以“2+2+2”模式開展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研討5次。扎實開展主題實踐,每季評選表彰區縣、處室和個人“統計先鋒”,全年評選10名統計先鋒,帶動全市統計系統實干爭先。在全省統計系統黨建征文、讀書等比賽中獲一等獎、二等獎、優秀獎5人次,市局黨建優秀案例獲十佳。狠抓清廉機關建設,在省局紀檢監督工作座談會上作經驗交流。 |
?
?
單位名稱 |
市區域合作辦 |
主???要
|
牽頭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工作;牽頭推進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工作;統籌推進區域合作交流工作;負責協調全市對口工作;牽頭實施山海協作工程;負責市領導參加其他省、市有關區域合作交流活動的聯系和服務工作。 |
2022年
|
一、職責履行情況 長三角一體化工作再獲新突破。連續兩年獲省政府關于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設區市的督查激勵,爭取到2022年省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獎補資金2700萬元,位居全省前列。提煉形成首批長三角一體化最佳實踐推廣經驗2項,居全省設區市首位。課題報告《上海本輪疫情后湖州接軌上海的對策建議》獲市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長三角(湖州)產業合作區正式揭牌,創新設立湖州接軌上海創新合作區,嘉湖一體化合作先行區建設實現186項民生高頻事項兩地通辦。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北翼中心加快推進,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正式落戶德清。成功獲批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西塞科學谷順利開園,“科創中國”創新基地揭牌成立。滬蘇湖高鐵建設速度持續領跑兩省一市,湖杭高鐵建成投用,杭德市域鐵路全線開工,如通蘇湖城際先行段實現開工,蘇浙皖三省鐵路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在湖建立。對口工作再顯新成效。持續深化“一葉、一園、一羊、一品、一崗”五大幫扶品牌,以“排頭兵”姿態高標準做好東西部協作、對口支援、對口合作和山海協作工作。連續四年獲得省對市東西部協作工作考核最高等次,全國東西部協作示范培訓班在湖州成功舉辦。我市入選2021年省對口工作模式和典型案例7個,數量居全省設區市首位?!耙黄~子再富一方百姓”等5個案例入選浙川東西部協作案例精選50例,數量居全省設區市第二位。德清—小金玫瑰產業致富案例入選全球減貧案例。創建“四新”模式加快推進山海協作“南慶產業飛地”建設做法,受省委主要領導圈閱肯定;全省山區26縣高質量發展暨山海協作專題培訓班在湖州成功舉辦,湖州麗水共建“南慶產業飛地”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 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完成情況 踴躍投身“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立足區域合作本職,大力推進“六個新湖州”建設。統籌全市重大活動,形成“1+2+5+N”“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城市推介系列活動,高標準舉辦走進湖州活動和杭州推介會,簽約項目59個,總投資額974億元,其中長三角一體化合作事項8個。扎實開展“三聚三保三落實”助企紓困服務,主動發揮職能優勢,聯合市財政局組織我市符合規定條件的 16 家企業申報相關補助政策資金500萬元,“真金白銀”助企減負。借力中西部結對地區資源稟賦,幫助本地知名餐飲企業解決原材料供應問題。積極參與文明典范城市創建、疫情防控等全市中心工作,組織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百余人次,人均年參與志愿服務時長達60小時;累計派出高速卡口等志愿服務6人,占全辦總人數26%。 三、機關黨的建設及作風建設情況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省市重要會議精神,引領全辦上下爭做“兩個確立”的忠誠擁護者、“兩個維護”的示范引領者。 縱深推進“建設清廉機關 創建模范機關”,持續強化作風建設。修訂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匯編,進一步完善內控機制。針對年初制定的43項年度重點工作開展季度工作亮曬,出臺重點工作事項閉環管理暫行辦法,把重點工作完成情況納入平時考核和優秀處室評選的重要指標,不斷強化干部“聞風而動、事不過夜”工作作風。 |
?
?
單位名稱 |
市供銷社 |
主???要
|
湖州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是全市供銷合作社的聯合組織,市供銷社執行管理機構參照群眾團體組織機構管理,列入參照公務員法管理范圍。市供銷社主要職責是:制定并組織實施全市供銷合作社的發展規劃,指導全市供銷合作社成員建設及聯合發展,促進成員之間、成員與其他經濟組織之間的合作與聯合,承擔市農合聯執行委員會的工作,負責市農合聯基金和資產的運營及管理,參與現代農業、城鄉商貿、農村信用、鄉村環境等服務體系建設,負責社有資產監督和管理,指導社有企業開展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指導本系統安全生產工作,組織開展與國內外合作組織的交流活動,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
2022年
|
?2022年,市供銷社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積極開展“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主動融入“六個新湖州”建設,以持續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以聚焦綠色共富為目標,在“為農”上謀劃新舉措,在“務農”上展現新作為,在“姓農”上樹立新形象,努力把供銷社打造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各項工作均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全面深化改革,為農服務持續發力。市供銷社聚焦主責主業,通過“構建農業發展大平臺、搶抓數字賦能大機遇、完善基層組織大體系、聚合鄉村振興大服務”等創新舉措,全面提升為農服務新能級。成立了市農業發展公司,全力打造生產、銷售、農資、種業、信用五大板塊;完成市數字農合聯平臺駕駛倉建設,新增產業農合聯平臺應用場景10個,實現農合聯涉農主體會員全覆蓋;完成改造提升基層社10家,新建產業農合聯5家、農事服務中心6家、莊稼醫院7家、村級綜合服務社24家;全年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率、處置率達到90%和100%,開展農技培訓32批/3200人次,社會化服務面積80萬畝,會員授信率達到100%,農合聯會員免擔保額4.3億元。 二、聯農帶農惠農,全力推進共富行動。市供銷社充分發揮組織優勢、系統優勢,廣泛聯結各方力量,探索“黨群創富、幫扶帶富、會展增富、保供助富”等共富路徑,堅定扛起推進共同富裕的使命擔當。聯合市委組織部等部門發送“黨群創富”班車,全市黨建賦能基層農合聯覆蓋面達到80%以上;建立75個低收入農戶結對增收基地,已帶動2.5萬戶農民實現增收致富,幫扶銷售對口幫扶地區農產品2000多萬元;舉辦“供銷農展”節慶展銷活動30余場次,兩山農品匯入駐740多家商超門店線上平臺,帶動農業主體銷售385家;3至4月疫情特殊時期,社屬企業供應各類生活保障物資3000余噸,盒飯20萬余份,提供防疫隔離用房1078間。馳援上海30多個小區7萬多戶家庭,供應民生物資863噸。 三、合力攻堅克難,社有經濟穩進提質。今年以來,市供銷社堅決貫徹關于穩住經濟大盤的決策部署,堅持項目為王,推動社有實體經濟迭代升級。截至10月底,全市供銷社系統實現銷售總額144.95億元,同比增長7.2%。市本級建設項目達26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5個,當年完成投資11.5億元。重點謀劃了湖州供銷智慧冷鏈物流項目,已完成項目選址。收購美信佳中維藥業12%股權,積極培育企業上市;參與組建湖州市兩山生態資源運營有限公司,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浙北大廈集團連續入圍中國服務業500強,智慧物流中心啟用;華圣藥業集團實現產品研發和擴大銷售規模雙升級。 四、堅持黨建引領,鐵軍隊伍擔當有為。2022年,市供銷社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黨的二十大、省市黨代會精神,強化思想建社、清廉建設、平安建社,自身建設得到全面加強。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深入開展黨的二十大專題學習、實干爭先主題實踐、比拼亮曬爭先、體育運動大賽等活動,系統黨員干部的凝聚力進一步提高;嚴格落實“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三張責任清單”及全面從嚴治黨清廉供銷建設項目清單,簽訂各層級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書和黨風廉政建設承諾書,建立機關、社有企業領導班子廉政檔案;嚴格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新出臺規章制度10項,全面從嚴治黨、治社、治企得到縱深推進。 |
?
?
單位名稱 |
市城市集團 |
主???要
|
1.負責城市建設投融資、區域開發建設、城建資產經營和社會公共服務;2.負責城市基礎設施和社會公益設施的建設、開發、經營和管理;3.承擔授權范圍內國有資產的經營,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4.開展城市建設項目招商引資,對外投資;5.負責并指導下屬企業開展黨建、群團、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6.承辦市委、市政府和市國資委交辦的其他工作。 |
2022年
|
2022年,城市集團保持發展定力、強化戰斗姿態,聚焦“六個新湖州”建設,緊扣“城市建設運營、發揮平臺功能、做強自身發展”的使命任務,以突破性抓手和確定性工作應對挑戰、擔當作為。 一是聚焦轉型強改革。穩健布局資本市場,下屬湖州燃氣成為市內國企“第一股”,全省獨家獲評上交所頒發的“公司債券創新產品優秀發行人”稱號。組建省內首家數字集團,協同推進“湖州通”精密智控系統、全域未來基本單元數字化平臺等創新性工作,深耕智慧水務、智慧燃氣等公共服務領域,建成全省首個智慧水務綜管數字化平臺和燃氣“智慧云”平臺,實現供水源頭-龍頭、燃氣場站--灶頭的智慧管理閉環。水務“新城建”項目各試點建設任務基本完成,相關建設成果被國家工信部采納,初步形成供水智能化的“湖州樣本”。 二是聚焦能級強支撐。圍繞“2+8”產業平臺、八大新興產業,創新推出“人才基金+人才園區+持資入股”的招引新模式,“心港灣”VIP專窗辦理各項業務近7萬件,致力構建集科技研發、項目孵化、創業投資、配套服務等全方位人才平臺支撐體系。以湖州本地為支點,充分發揮基金撬動效應,持續向集成電路、新材料等10余個關鍵領域延伸,實現“新興產業、區域網絡、投資周期”三個全覆蓋,以投促招吸引14個高質量項目落戶湖州。 三是聚焦項目強擔當。推行專班破難和亮曬比拼機制,以最小顆粒度推進項目建設,農產品物流集散中心交易區、愛山奧體校區、仁北初中、多媒體產業園三期、將軍山公園一期及126萬方房票房等項目按時竣(完)工。城市更新、內環(北線)快速路二標段、西部南部水廠、湖州學院、小梅山景區開發等重大項目搶抓節點、全力推進。南太湖CBD項目40幢單體中已結頂33幢,主地標底板大體積澆筑創造湖州市“最大體積、最厚底板、最快澆筑”的記錄。 四是聚焦民生強服務。組建省內首家市級國資健康產業平臺,疫期下屬危固廢綜合利用中心累計承擔我市222處、近萬噸涉疫廢物清運及處置工作。聚焦穩企穩崗惠民等重點,對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用水用氣實行“欠費不停供”政策,為符合標準的1300余戶市場主體減租逾3300萬元,為市民停車降費讓利約350萬元。用心用情跑出“清親好水”共富班車加速度,為城區特需人群安裝智能水表5022個,網上營業廳17項用水服務事項“零跑”,掌上辦、指尖辦約120萬人次。 五是聚焦黨建強引領。全員發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高標準開展“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組建唱響湖州、樂民廣場等24個黨建產品矩陣,全市首個“黨建智慧云平臺”正式上線,國企黨建“五化”工作法入選省國企黨建創新案例展播。推動清廉教育深度融入企業經營發展,集團各層級黨組織開展“黨紀教育一刻鐘”400余場次,覆蓋1萬余人次。深化全員廉潔風險閉環管控,提煉總結“三類監督員”、“1+N聯盟監督”等創新做法,為工程優質、干部安全、隊伍清廉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
?
?
單位名稱 |
市交通集團 |
主???要
|
湖州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要負責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等道路和水上交通基礎設施及商貿物流、交通能源、信息科技、金融服務、生態農業等相關領域的投資、開發、建設、經營、管理;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
2022年
|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集團緊盯市第九次黨代會各項目標任務,以大項目帶動工程投資、融資保障、產業經營、內部管理等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各項經營指標實現了快速發展,具體如下: 一是聚焦“搶進度”,全力以赴保開通。集團全力承擔我市高速高鐵、城際鐵路建設任務,加壓奮進、砥礪前行。9月22日,湖杭鐵路實現通車運營;9月30日,建成通車我市投資最大的交通類PPP項目,也是今年我市建成通車的最大交通項目。 二是聚焦“擴投資”,大干快上抓在建。集團切實履行交通基礎設施投資主引擎、建設生力軍的職責,以更大力度擴大有效投資。1-10月,完成工程投資86.26億元,年度投資將力爭超110億元,連續5年實現工程投資破百億。 三是聚焦“促新開”,搶抓機遇加速跑。以“項目論英雄”為抓手,建立領導包抓機制和項目推進專班,全力助推重大項目前期。11月2日,全市首條自建自營的跨省軌道交通項目——如通蘇湖城際鐵路先行段開工建設;11月25日,杭寧高速公路湖州市區聯絡線項目先行段已開工。 四是聚焦“強保障”,融資成本創新低。全力暢通融資通道,長短結合改善融資結構,7月發行的20億元私募債,票面利率3.15%,創全國歷史以來地市級同期限同規模最低利率。截至目前,集團新增融資成本3.37%,有息債務綜合融資成本4.14%,繼續保持湖州國企最低水平。 五是聚焦“陸改水”,凝心聚力保暢通。面對因疫情造成的陸路集裝箱卡車跨省運輸限制,依托湖州鐵公水綜合物流園碼頭,大力推動集裝箱“陸改水”,打通水上生命線,服務尤夫高新、金三發、諾力機械等本地企業近400家,今年累計集裝箱吞吐量已超10萬標箱。 六是聚焦“優服務”,穩中提質促外貿。搶抓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政策紅利,3月正式上線我市唯一“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成功申報我市首筆跨境電商本地報單,截至10月底,平臺累計交易額約8.7億元人民幣。 七是聚焦“解民憂”,民生實事求實效。探索網約公交、定制公交、招手公交等創新運營模式,2022年公交有責投訴同比下降64%,公交服務滿意度超93%。助力我市在今年8月成功獲評“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針對城郊鄉鎮“充電難”,開出“電樁下鄉”共富班車,現已累計開展20座共富充電站設計建設。 八是聚焦“保主體”,助企紓困穩就業。積極響應國有房屋租金減免號召,今年已減免租金1426.2萬元,涉及承租戶199家;千方百計穩定就業大局,今年新招各類員工93人;全力穩崗留工;做好收費貨車減免通行費工作,今年第四季度,在原有85折基礎上再優惠10%,為往來貨車減免通行費約1300萬元。 九是聚焦“硬實力”,拼搏實干爭進位。作為全市唯一單位入選省國資委“標桿企業”;完成全省第一個對口旅游扶貧項目——青海烏蘭“茶卡鹽湖天空壹號景區”控股權收購,承辦第21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與湖師院成立了“湖州長三角智慧交通研究院”目前研究院已落地項目1個、申報課題2個。 |
?
?
單位名稱 |
市產業集團 |
主???要
|
市產業集團主要負責產業投資、金融服務、基金運作、科技創新、平臺開發、智慧文旅及市級文化旅游、商貿、民政等資產管理工作。集團堅持“致力于打造長三角新勢力產業生態組織者”的企業愿景,實施打造“六個新企業”的戰略目標,全面彰顯“國企投行看湖州、產業賦能見產投”的使命擔當?,F有在職員工1400余人,管理全資(控股)子公司50余家,具備AA+主體信用評級。 |
2022年
|
一是聚焦提質增效,實現經營效益新攀升。通過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資產結構、實施降本增效等舉措,企業經營效益穩步提升。截至10月底,集團總資產達到274億元,同比增長40%;凈資產140億元,同比增長24%。完成營收50億元,同比增長45%;實現利潤總額1.7億元、凈利潤1.4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2%、66%,資產負債率49%。 二是聚焦“創谷經濟”,解鎖科創賦能新模式。著力“在好風景里布局新經濟”,舉全集團之力完成西塞“科學谷”一期建設并于8月15日順利開園,入選全國首批“科創中國”創新基地,先后引進西交大中子科學技術實驗室等科研項目6個。實施“千畝百億”產業賦能行動,推進長興煤山新能源產業基地一期建設,并通過“基金+項目+股權”“基地+股東+房東”模式招引幄肯新材、華熔科技等項目落地。 三是聚焦“產業投行”,激活以投促引新動能。堅持以產業培育為目標,以股權投資為紐帶,產業基金提檔升級5.0版,組建全省首個地市級“鳳凰基金”、代表浙江參與設立長三角產業鏈“強固補”基金。目前,累計設立各類產業基金25只,總規模327億元,完成投資項目89個,投資總額57.14億元,撬動社會資本200億元以上,所投企業上市數量達到7家。組建長三角招商引才服務公司,運用市場化招商模式成功簽約3個光電項目,儲備吉姆西半導體材料等擬投項目50余個。 四是聚焦金融助企,優化產融服務新生態。積極參與“三聚三保三落實”專項行動,推出產融助企“14條”政策,全年累計完成金融服務總額163億元,服務企業2700余家,減免各類服務費用1200萬元以上。發起“創業互助”共富班車,舉辦首屆“西塞山杯”大賽,為初創企業提供資金支持達20.8億元。完善金融服務方式,率先落地全省首單“匯率避險?!?,累計為156家企業減免租金560余萬元。 五是聚焦創新轉型,筑造趕超發展新優勢。深化安達汽配科改示范行動,新工廠已于10月全面投產。組建市兩山生態公司,推進生態資源收儲交易、國有售電和儲能業務等。運行全省首個市域級安全運營中心,組建全市首家等保檢測公司,數智科技公司入選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依托大數據手段,打造“共富漁場”、“仁皇夜市”、“創作空間”等新場景新模式,完成農村電影數字化改革試點等工作。 六是聚焦變革重塑,打造黨建引領新樣板。扎實開展“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全面推進新冠疫情防控、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助企惠民等志愿服務,不斷擦亮“產業文明365”品牌。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實施“青綠工程”、“四個一百”專項行動,提能力優作風;實施“四比四評四督”機制,營造風清氣正、實干爭先的干事氛圍。 |
?
?
單位名稱 |
湖州銀行 |
主???要
|
1.貫徹執行黨委政府、監管部門有關經濟金融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協助政府做好經濟調節,助力本地區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2.為居民、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本外幣存款、貸款、理財、支付結算等各類金融服務,全力滿足客戶需求; 3.堅持審慎經營,強化風險防控,維護股東和存款人的資產安全,維護本地區金融市場穩定; 4.履行社會責任,做好基礎性金融知識的普及教育,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
2022年
|
一、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持續開展“走企助企幫企”活動,加大信貸投放力度,至11月末,全行各項貸款645.4億元,較年初新增111.1億元,創歷年新高;調整信貸投向,重點支持小微、民營、制造業、涉農企業發展,至11月末,全行小微企業貸款占比76.6%,民企貸款占比44.1%,制造業貸款占比30.4%,涉農貸款占比35.1%,連續三年成為浙江省支持浙江經濟社會發展先進單位和浙江省“民企最滿意銀行”;大力推廣“連續貸+靈活貸”機制貸款,解決企業周轉難題,至11月末,相關貸款余額168.7億元,較年初增長88.5%;深入開展減費讓利,至11月末,累計減免市場主體利息、手續費等支出1.03億元。 二、深化綠色金融創新。以“碳中和銀行”建設為載體,加快自身運營體系和投融資結構的綠色低碳,加快綠色低碳技術產品推廣運用,加大在減碳降碳領域的信貸投放,引進5000萬美元低成本碳減排境外資金,推動本地區產業綠色低碳轉型,至11月末,全行地標綠色貸款余額238.7億元,較年初增長29.4%,全行自身運營和投融資實現碳減排8.5萬噸,我行湖東數據中心獲評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全國金融行業僅5家);構建生物多樣性金融服務新模式,加大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資源配置,發放全國首筆“濕地碳匯”貸款,至11月末,累計發放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的綠色貸款75億元,涉及項目89個。 三、筑牢風險防控底線。始終把風險防控放在首位,堅定不移貫徹執行審慎經營的總方針,堅持做自己熟悉的客戶、熟悉的市場和熟悉的行業,牢牢守住資產質量的“生命線”。至11月末,全行不良率0.59%,較年初下降0.19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550.09%,較年初上升125.15個百分點,一直處于全國銀行同業領先水平,據各行2021年報數據,同59家上市銀行相比,我行不良率(0.78%)居第2優,撥備覆蓋率(424.94%)居第9位;同128家城商行相比,我行不良率居第5優,撥備覆蓋率居第8位。 四、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市黨代會精神,組織開展“十個一” “實干爭先·奮斗有我”大學習大討論等系列活動,至11月末,累計開展各類學習宣講500多場次,參與人員8000余人次;推進 “銀行+園區”等“銀行+”黨建聯建新形式,推動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至11月末,已與129家單位開展黨建聯建,培育黨建聯建示范樣本20個;組織 “黨員駐村服務隊”等黨員服務小隊100支,進村入戶、進園入企,送產品、送知識、送服務上門,至11月末,已開展各類活動1183場次,惠及3900多家企業、3萬余名群眾;建立清廉銀行“5+N+1”評價指標體系,加快推進清廉銀行示范行建設,我行吳興支行獲評全省清廉銀行建設突出單位。 五、履行國企社會責任。開出“湖銀興村”共富班車,設立2000萬元共富幫扶基金、安排20億元專項信貸資金,為101個結對村環境改善、居民增收提供全方位支持;完善“紅百合”志愿服務體系,建立志愿服務特色清單,開展“點單派單”式志愿服務,至11月末,共計開展志愿服務600余次;建設“村口壹站”“共富驛站”普惠金融服務點,為農村居民提供小額取款、現金匯款等基礎金融服務及代理繳費、代收快遞等便民服務,至11月末,已建成138家,服務居民7.2萬余人;加大招引力度,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至11月末,共招引大學生272人;大力支持公益事業發展,至11月末,已向醫院學校、欠發達村、文體事業等社會各領域捐贈善款1842.3萬元。 |
?
?
單位名稱 |
市教育局 |
主???要
|
1.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法規,研究、制定全市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并組織貫徹實施。 2.綜合管理全市各類教育工作;負責全市教育督政和督導工作;主管全市教師工作,組織實施教師資格制度;統籌規劃并指導學校教師和管理隊伍建設工作。 3.管理全市高中段學歷教育及其招生考試工作;組織教育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開展教學質量評估。 4.管理本部門及市直學校(單位)的教育經費;參與擬訂籌措教育經費、教育拔款、教育基建投資的方針、政策;管理市直學校(單位)的基建、財務、固定資產。 |
2022年
|
鑄強黨建根基。成立市委教育工委,進一步提高教育領域黨建工作水平。深入實施“雙創雙高”組織力提升工程,累計建成市級黨建示范校80所、支部特色品牌120個,實現學校黨建聯建、支部品牌建設“滿堂紅”。全市清廉示范校增至270所,教育領域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堅持黨管人才,建成各級名師、名校長、名班主任工作室371個,選樹“南太湖特支計劃”教育領軍人才15人、市教學能手130名。獲評省特級教師16人,入選率居全省第一。持續擦亮“杏壇先鋒”師德品牌,舉行“名師幫幫團”公益講座近20場,受益人數超150萬人次。 深化五育融合。成立“湖畔青馬說”宣講團,扎實開展黨的二十大宣講。在全省率先出版《我和我的祖國——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案例》,打造吳興沈家本、長興槐坎、安吉余村3條紅色研學路線。持續創新學生每天“體育運動不少于1小時”與“晨跑1000米以上”的內容與形式,組織全市100余所學校、10萬余名學生參與“向上吧,少年”線上挑戰賽。中小學體質健康優良率達62%,呈逐年上升趨勢。常態化落實勞動教育,全市累計創建省級勞動實踐教育基地12個、省市級勞動教育實驗校(示范校)114所。教育部連續2年調研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湖州模式”。 推動改革創新。持續深化“安吉游戲”理念指導下的學前教育評價改革省級試點,成立“安吉游戲”研究推廣中心,創建市級實踐園80個,覆蓋率達60%,結對扶持海西州“安吉游戲”試點園7個。新增本地義務教育共同體學校50所,實現農村學校和鎮區公辦學校全覆蓋;與麗水、舟山建立跨地區教共體23個,“優教共享”入選全市第三季度“紅旗班車”,并獲省領導批示肯定。中職畢業生連續12年就業率達98%以上?!奥毥谈晦r”班車面向社會開展職業技能培訓30萬人次以上,幫助2萬余人實現學歷提升。10年內8奪省教育工作業績考核優秀單位。 優化基礎生態。全市新(改擴)建幼兒園27所、中小學10所,新增學位2.3萬個。吳興區通過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省級評估,區縣通過率達60%,德清縣入選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全市所有496家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100%平穩退出。在全省率先完成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工作,民辦義務段學校在校生占比從13.76%降至3.24%。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監測值居全省第一?;A教育生態監測值列全省第三。連續2年教育工作公眾滿意度測評居全省第二。湖州師范學院更名大學工作列入《浙江省“十四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規劃》?!靶@及周邊安全防控一件事系統”等4個項目獲評省教育領域數字化改革創新試點項目,2項案例入選省教育廳數字化改革成果案例集。 |
?
?
單位名稱 |
市科技局 |
主???要
|
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科技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編制全市科學技術發展中長期規劃,提出科技資源合理配置的重大政策措施建議;組織全市科技領域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和科技項目的組織實施;指導并管理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技術創新中心、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西塞科學谷等科創平臺的建設和運行;牽頭光電及半導體產業鏈工作;培育科技型企業;組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引進培養各類科技人才;推進地校合作及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 |
2022年
|
深入實施人才強市、創新強市首位戰略,交出科技創新高分報表。創新指數居全省第3位;R&D占GDP比重預計達3.3%,居全省第3位;獲省對市科技進步考核優秀,并以第1名的成績獲省政府督查激勵;市科技局獲上半年和第三季度“奔跑者”即時激勵(市級部門中唯一連續兩次獲評),榮獲“全國科技系統先進集體”(全省僅3個地市)。 1.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獲國務院批復。是近年來湖州唯一獲國務院批復的牌子,也是浙江省和長三角中心區27城市唯一。爭取省支持湖州市建設示范區專項政策,將以省政府名義出臺;立項國家重點研發項目3項;長興縣、安吉縣獲評首批國家創新型縣,數量居全省首位;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正式落地。 2.光電及半導體產業鏈工作扎實推進。委托國內頂尖行業智庫編制完成產業發展規劃。組建專家智庫,導入以中芯國際CEO等為代表的36名大咖。與上海張江高科、新微集團等國企建立合作同盟。組建100億元的光電半導體產業投資基金、15億元的張江高科合作基金、2億元的科創基金。簽約落地20家企業項目,總投資額274.39億。 3.創谷經濟取得實質性突破。以“生態+科技+產業”理念發展創谷經濟,科學谷已投資18.5億元,8月15日順利開園。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中心、西安交大中子科學技術實驗室等6個高校院所實驗室項目簽約落地,聚引高層次人才450名。 4.破冰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聚焦八大新興產業鏈,發布“揭榜掛帥”榜單51項,組建市級創新聯合體5家。攻堅國家科技項目29項,取得進口替代標志性成果16項。省“尖兵”“領雁”立項30項,居全省第3位。爭取到省以上科技項目資金1.21億元,居全省第3位。新認定國家科技型企業247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149家;新增國家眾創空間7家,數量居全省第2位。 5.地校合作和人才引育成效明顯。聚焦八大產業鏈建設研究院,與國防科大、浙大、上海交大等7家高校院所進入實質性洽談。推行“一院一公司一園區一基金”研究院模式,全市45家研究院累計轉移轉化技術成果360余項,授權專利1200余件,孵化引進科技型企業300余家。預計入選國家級、省級人才數量居全省第3位。 6.率先打造高新區“未來園區”。開發“未來園區”應用場景并獲省級試點,主要解決八大產業鏈招商、科技型企業培育等問題。湖州現代物流和長興新能源裝備2家高新區被授予“省高新區畝均效益領跑者”稱號,數量居全省第2位。 7.有效落實科技助企紓困。從快從優兌現科技“政策包”,兌現科技專項資金4.21億元,兌現率100%,比去年同期提前2個月。全市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增長69%,高企稅收優惠額增長17.5%,為企業減負57.4億元,爭取上報企業科技創新再貸款資金需求118.2億元。服務規上高新技術企業1073家,幫助解決創新難題156個。 8.聚力打造“創新領跑”黨建品牌。堅持黨建統領,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壓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建立重點項目“揭榜掛帥”機制,梳理17項榜單,“以實績論英雄”,營造賽馬比拼、實干爭先的濃厚氛圍。搭建年輕干部成長舞臺,優化導師幫帶制,從思想、韌性、能力全方位重塑干部隊伍。 |
?
?
單位名稱 |
市民政局 |
主???要
|
1.履行基本民生保障職能。牽頭推進全市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指導特困人員供養、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孤兒、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的權益保障工作。2.履行基層社會治理職能。指導城鄉基層政權和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建設,負責社會組織登記和監督管理,推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志愿者隊伍建設和慈善事業發展。3.履行基本社會服務職責。組織實施全市養老服務發展規劃、政策和標準,指導全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負責殯葬管理、婚姻登記管理和區劃地名管理等專項事務工作。 |
2022年
|
1.黨建引領強本色,激活實干爭先源動力。堅持以“模范機關、清廉機關”創建為載體,壓緊壓實管黨治黨責任,9個機關和下屬單位黨支部全部創成市級特色支部。突出重點問題規范整肅,扎實開展救助專項治理、養老服務領域整治,持續向下傳導壓力。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全面投身“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以“三專三比三問效”構建全域民政事業領跑示范“1634”工作體系,高質量完成5項年度向人民承諾事項。 2.改革驅動促發展,跑出事業轉型加速度。聚力共富先行、數智變革,發出“一路相助”“萬家頤養”共富班車,“浙里康養”改革綜合績效評價列全省第1,全域推廣“救助+慈善”模式入選市共同富裕第一批最佳實踐。上線“一床一碼”福利精準直達、“老年人意外險直賠”等特色應用,“安心養”入選“一地創新、全省共享”一本賬,“安心長”列入省數字社會案例集,新增“智慧公墓”“安心善”2個全省民政系統優秀應用(案例)。 3.精準發力抓保障,筑牢基本民生最底線。深化全省精準保障標桿區試點,率先構建年收入10萬元以下的低收入群眾幫扶體系,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達到1.24萬元,發放基本救助資金2.9億元,減免醫療等大額支出1.3億元。推廣“六無六有”綜合救助模式,引入慈善救助資金1.14億元,惠及困難家庭18.35萬人次。創新社會救助“供需兩庫”機制,為2.4萬名困難對象建立“需求畫像”,解決急難問題7700余個,獲評全省社會救助實踐創新案例。 4.全心全意辦實事,增進公共服務獲得感。聚焦“一老一小”重點人群,推動《湖州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頒布實施,4項省政府養老服務民生實事完成率均居全省前3。建成84家鎮級老年餐廳,助餐服務惠及190萬人次。開展75萬老年人自理能力篩查,評估質量列全省第3。建成76個鎮街未保工作站、300個示范型兒童之家,基層兒童福利設施覆蓋率領跑全省。制定新版惠民殯葬文件,進一步減輕群眾喪葬支出。 5.共建共享聚合力,做大基層治理同心圓。發力現代社區建設,建成266個幸福鄰里中心,打造39個星級社區服務綜合體,織密社區15分鐘便民服務圈。深入推進基層增能減負,招錄專職社區工作者518名,全面實施村(社區)事項準入制度。持證社工人數累達到1.5萬人,每萬人擁有持證社工人數穩居全省第1。評選發布第四屆湖州“慈善獎”,“慈善一日捐”機關和事業單位參與率保持100%。落地全市首單千萬級慈善信托,累計募集善款3億元,人均募捐量保持省內前列。 |
?
?
單位名稱 |
市人力社保局 |
主???要
|
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有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擬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規范性文件及相關政策,制定實施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負責促進就業和推動創業工作。承擔人才開發有關工作。負責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工作。綜合管理事業單位人員和機關工勤人員人事工作,建立企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綜合管理政府表彰獎勵和評比達標工作。統籌擬訂并組織實施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制度和勞動關系政策。 |
2022年
|
2022年,我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以“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為總載體總抓手,聚力“擴中”“提低”,認真履職盡責,順利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為打造“六個新湖州”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民生保障。 全面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全力穩住就業基本盤。發布《湖州市“十四五”就業規劃實施方案》,深入實施經濟穩進提質攻堅行動,牽頭推進“穩就業惠民生”和“招工引才穩崗穩產”兩大工作專班,為17.89萬家(次)企業減輕社保負擔超過8億元。迭代實施“樂業湖州”共富班車,幫扶重點人群就業2.3萬人。全市城鎮新增就業7萬人,提前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相關做法獲國家發改委就業司應雄司長、省人力社保廳吳偉斌廳長、市委陳浩書記充分肯定。 全面實施人才強市創新強市首位戰略,著力激發人才引擎新動能。啟動新湖州青創新城建設,深化“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城市推介和“百校千企萬崗”招引直通車,招引大學生10萬名,青年大學生、青年博士指數居全省前列。成功創建國家級留學人員創業園,并在全國性會議上作經驗交流。第一批引進“南太湖精英計劃”人才團隊79個。新建省級博士后工作站17家,引進博士后92名,其中國家站數量列全省第3位。順利實施縣以下事業單位職員等級晉升制度,擬訂市屬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完善辦法,人才活力加速迸發。 全面實施新時代湖州工匠培育工程,聚力打造技能人才新高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2.8萬人次,新增技能人才6.33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29萬人,分別完成“浙派工匠”省政府民生實事的152.4%、208.2%和216.4%。技能人才占從業人員比例列全省第1位,高技能人才競爭力指數列全省第3位。在全省首批試點實施“新八級”評價體系,牽頭實施6大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建設,推動“民宿管家”納入國家職業大典。加大技師學院建設力度,建成省級高水平專業群6個,安吉技師學院入選全省一流技師學院培育名單。 全面實施社保提質擴面行動,奮力繪就幸福民生新畫卷。穩妥落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任務,推動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月人均待遇水平達到416元,比上年增長16.2%。調整提高退休人員養老待遇,月人均增資121元,實現18連漲。完善工傷預防聯防聯控機制,制定實施工傷風險等級分類評價管理辦法,全市工傷案件總量、工傷發生率下降明顯。扎實推進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深入實施社?;鸸芾硖嵘晷袆?。 全面實施根治欠薪專項行動,合力開辟和諧勞動關系新境界。突出源頭治理,加強企業職工薪酬指引,發布行業工種工資指導價位,制訂技能人才、新業態從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薪酬激勵辦法和新業態從業人員權益保障辦法。選樹金牌勞動關系協調員142名,金牌調解組織33家;評選市級勞動關系和諧企業53家、園區8家。組織開展工時及休息休假權益保護、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等專項行動,立案查處各類欠薪行為178起。全市沒有發生大規模、群體性涉薪上訪事件。 全面實施青年人才激勵行動,努力塑造干部隊伍新形象。強化黨建引領,實施“美麗黨建·美麗人社”1310黨建工程,推動黨建業務融合發展。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召開全市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壓緊壓實“兩個責任”,成功創建清廉機關。深化行風作風建設,迭代數字化改革,退休無憂和社保服務在線列入全省數字化改革重大改革(重大應用),“工傷智防”入選全省數字社會最佳應用,政務服務能力顯著增強,群眾獲得感滿意度明顯提高。 |
?
?
單位名稱 |
市文化廣電旅游局 |
主???要
|
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擬訂實施文化、文物、廣電和旅游方面的有關規劃、計劃,以及政策、制度。負責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組織指導文化、廣電和旅游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全域旅游。指導管理文藝事業,組織指導重大文化、文物、廣電和旅游活動。負責文化和旅游公共事業發展,推進文化、文物、廣電和旅游重大項目、基礎設施建設。負責本系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負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負責指導和監督相關領域綜合行政執法。負責廣播電視的行業管理。負責文物保護監督管理,指導文物和博物館業務工作。負責指導文化、文物和旅游對外交流合作和宣傳推廣工作。 |
2022年
|
2022年,全市文化廣電旅游系統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持續高質量打造湖州文化生態新樣本,高水平建設“湖光山色 度假之州”旅游目的地,人文新湖州建設取得頭年紅,先后爭取100余項省級以上獎項(榮譽),獲省市領導40余次批示肯定。 助企紓困穩進提質爭先進位。實施“三聚三保三落實”助企紓困穩進提質文旅專項行動,率先打出“政策+金融+消費”組合拳,推動入庫億元以上文旅項目數居全省第二,文旅高峰塑造工程重大項目實際年度投資額創歷史新高。設立“宿在湖州獎、組客來湖獎、升規上限獎”等2500萬元專項資金,創新舉辦度假產業發展大會、首屆長三角露營大會等品牌會展,主動赴澳門和上海大都市圈城市開展主題推介,并加強與央視等主流媒體和OTA平臺合作促消費提能級。前三季度,文化和旅游事業和產業穩進賽馬指數居全省第3。 文化遺產活化利用厚積薄發。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力度,推動300余枚烏程漢簡回歸湖州,央視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烏程青史》在湖州開拍,典籍里的中國陳列館落戶湖州。4個考古項目獲評“新時代浙江考古十大發現”等全省考古屆最高獎。兩項湖州茶制作技藝(安吉白茶、長興紫筍茶)列入聯合國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成為全省唯一擁有兩項制作技藝入選的地市。 湖城文化民生實事惠民悅民。深入推進全國唯一的文旅公共服務融合、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鄉村博物館建設等三大國字號試點,首次以市政府名義高規格舉辦南太湖藝術節,湖劇《國之守鍔》等文藝精品獲省“五個一工程”獎“群星獎”。市非遺館、德清大劇院、南潯區圖書館新館對外開放,新增城市書房14家、文旅驛站15家、鄉村博物館82家,“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達到452個。 文旅融合促進共富開啟新篇。一體化推進“富口袋”和“富腦袋”計劃,開出“村游富農”共富班車,持續實施“微改造、精提升”八精工程,5個區縣全部進入旅游業微改造實績評價全省前20強,我市列全省第1。啟動“千戶農家旅游致富”計劃,全市域獲批“江南文化探源”省級研學產業試驗區,南潯區獲批全省首個新時代鄉村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區,長興縣獲批全省首批促進人民群眾精神富有試點縣,德清縣發布全國首個精神富有評價標準,安吉縣成功入選浙江文旅助力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徑十佳縣。 文旅治理模式全省復制推廣。迭代升級旅游新業態安全監管在線平臺(“安心游”)新增威亞、新西蘭滑板車2個旅游新業態項目安全管理規范,上線露營營地“安心營”、劇本殺“安心玩”等子場景,并在全省推廣。出臺《關于推進湖州市露營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并推動省級和國家層面分別出臺露營營地管理意見和實施辦法?!逗萏剿鹘鉀Q露營營地安全管理盲區》進入全省“七張問題清單”改革突破案例答辯環節。全市文物、文化陣地、文旅市場、廣播電視安全無事故。 文旅融合見初心黨建品牌打響。持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展“實干爭先 奮斗有我”高質量打造人文新湖州主題實踐,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深化文旅行業黨建“五進五化”專項行動,從嚴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加強“四風”問題自查自糾和廉政風險點排查并全部整改到位。連續獲評優秀理論學習中心組,持續打響“文旅融合見初心”黨建品牌。 |
?
?
單位名稱 |
市衛生健康委 |
主???要
|
貫徹執行衛生健康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定和實施衛生健康領域的地方標準和規范,統籌規劃全市衛生健康資源配置,協調中西醫發展。協調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落實疾病防控,負責衛生應急、老齡健康體系建設工作,實施國家基本藥物政策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貫徹落實國家關于計劃生育工作的新部署,打造生育友好型社會。負責公共衛生、醫療、計生領域的監管和執法,實施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行業管理。負責全市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開展重點學科建設,推進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 |
2021年
|
2022年我市衛生健康工作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奮力打造全市域健康共同體,建設健康中國先行示范區。連續第2年獲評全國健康城市樣板市、第4年獲全省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考核第一名,健康中國先行示范區建設得到國家衛健委于學軍副主任批示肯定。 一、公共衛生有新促進。按照總書記“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指示,及時落實國家省疫情防控最新部署要求,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湖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助力省內外抗疫大局,相關工作得到省委袁家軍書記批示肯定。除新冠外,湖州已連續9年未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連續5年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保持全省最低水平。深化新時代全民動員模式,實現全市機關事業單位、規上企業“健康管理員”和市級醫療衛生單位健康管理中心全覆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升至39.9%(全省第二)。完成城鄉居民同質同標免費健康體檢74萬人次,重點人群結直腸癌、慢阻肺和婦女兩癌篩查17.26萬人,幫助260多名患者實現早查早診早治。 二、醫療服務有新提升。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全市3級醫院增至10家,市級醫院國考A等率達到80%;三縣人民醫院納入國家首批“千縣工程”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單位; 91.94%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優質服務基層行”國家基本標準。實施“一十百”人才招引工程,招錄博士研究生21名(省千人才1名)、碩士研究生194名。開展重大疾病診治創新破難揭榜掛帥,成立湖州市大健康實驗室,建設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學科22個,市級高峰學科13個、重點學科30個、縣域龍頭學科9個、民營醫院特色學科6個;市級公立醫院出院患者三四級手術占比提升至33.9%。推出舒心就醫10項舉措,實施醫療機構“放心、安心、暖心”工程。群眾看病就醫滿意率提升至95%,獲成岳沖副省長和省衛生健康委王仁元主任批示肯定,被評為湖州市第一批營商環境好案例。 三、深化醫改有新成效。深化全市域“三醫聯動”“六醫統籌”集成改革和浙江省中醫藥綜合改革先行市建設,在全省率先開展基層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湖州醫改入選全省第一批共同富裕示范區最佳實踐,得到成岳沖副省長批示肯定。提檔升級縣域醫共體(城市醫聯體)建設,開展城市中醫醫聯體和婦幼健康聯合體建設探索,推動“有病要看、無病要防、急病要救、慢病要準”落細落實。全市開設住院服務和擇期手術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分別達到62家和22家,占92.5%和32.8%;60個??频?span lang="EN-US">477名副高以上專家常態化在基層開設門診,獲陳浩書記批示肯定。以成為全省唯一的全市域“健康大腦+”體系試點市為契機,加快云檢查、云藥房、云急救等項目建設,成為全省首個檢查檢驗數據五級共享貫通地市,平均為每名患者節省就醫費用150元、就醫時間2小時。衛生健康信息化發展指數排名居全國地市第7名,“醫聯體檢查通”和“醫檢結果互認進鎮村”分別獲評全省第九批數字社會系統應用場景和全市首批共同富裕最佳實踐。 四、湖有善育有新推進。以成為全國首批新型婚育文化建設試點市為契機,在全省率先成立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市人口均衡發展和“湖有善育”工作領導小組、率先編制《高質量推進“湖有善育”加強生育支持的工作方案(2022-2025年)》,推進全市域“醫防護”三位一體兒童健康管理中心和“向日葵”親子小屋建設,加快構建普惠多元的托育服務體系,切實解決群眾后顧之憂,釋放生育潛能。全市新增“醫防護”三位一體兒童健康服務中心8家、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3554個(其中普惠托位3108個),千人托位數達3.53;向日葵親子小屋增至153家,在全國率先實現鄉鎮全覆蓋。孕產婦近4年首次實現零死亡。 五、黨的建設有新加強。加大醫院權力運行關鍵環節、重點崗位風險治理,強化“四責協同”,堅決整治和查處衛生健康領域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前3季度,全市公立醫院門急診和住院均次費用分別為247.16元和8933.9元,分別比省平均少28.65元和2734.1元,藥占比降至21.78%,比省平均低3.38個百分點;百元醫療收入消耗衛生材料24.03元,比省平均低3.95元;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清廉指數評價位居全省第一,市中心醫院獲評浙江省清廉建設成績突出單位,市第三醫院獲“清廉單元建設(浙江)十大創新經驗”創新獎。以“衛健紅”總品牌建設為抓手,加快打造新時代衛生健康黨建高地。全系統在醫療救治、預防篩查、健康促進等領域共培育各類黨建品牌20個、黨建聯盟167個,新增浙江省“院科兩優 德醫雙強”公立醫院4家、浙江省“雙強六好”民營醫院5家,浙江省衛生健康系統先鋒黨支部5個;委屬衛生單位實現市級特色支部、示范支部全覆蓋;高知群體占新發展黨員比例50%以上。 |
?
?
單位名稱 |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
主???要
|
貫徹執行國家、省和市有關退役軍人工作法律法規和政策,組織實施退役軍人思想建設,選樹宣傳退役軍人典型,依法依規解決退役軍人合理訴求,褒揚彰顯退役軍人為黨、國家和人民犧牲奉獻的精神風范和價值導向;指導實施軍隊退役人員移交安置、退役軍人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和就業創業工作;指導實施全市擁軍優屬工作;指導實施傷病殘退役軍人撫恤和離休退休軍人服務管理;指導實施烈士褒揚和革命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工作;指導實施全市軍供管理和保障。 |
2022年
|
一、職責履行情況。今年以來,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扎實開展“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穩步推進雙擁模范城創建、深入推進“除險保安”行動、大力推進數字化改革賦能,推動全市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 二、重點工作完成情況。(一)積極創建雙擁模范城。以爭創全國全省雙擁模范城“九連冠”為目標引領,大力開展擁軍優屬工作。為部隊及現役軍人解決難題25個,代租4.2畝土地為武警特戰二支隊擴建訓練場,妥善處理31606部隊汽車訓練場地糾紛,解決駐湖部隊文職人員享受引進人才有關政策問題等。為立功官兵家庭送喜報173人次,“慈善暖軍心”基金救助102戶困難軍人軍屬77.4萬元,安排86名軍人子女入學入托。9月1日,我市代表浙江省接受全國雙擁模范城創建屆中考評,考評組充分肯定我市工作成績,要求再接再厲,持續以走在前列的標準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九連冠”。(二)大力提升服務水平。在精準建檔基礎上,為全市7.9萬余名符合條件且愿意申領的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集中辦理優待證,申領率100%。發動269家擁軍企業提供擁軍優惠優待服務,并實現退役軍人憑“老兵碼”免費乘坐公交。精準發放優撫補助資金1億多元,醫療補助金374萬元,義務兵家庭優待金4451萬元。為2305名義務兵父母和82名烈屬免費體檢,459名四類傷殘人員(殘疾軍人、傷殘人民警察、傷殘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傷殘民兵民工)享受全市公共停車場免費停車。承辦向烈士敬獻花籃儀式和清明網上祭英烈活動,開展烈士事跡尋訪行動,褒揚紀念氛圍不斷濃厚。(三)扎實做好就業安置。接收31名轉業軍官,100%安置到參公上以崗位。接收118名由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和退出消防員,全部安排到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接收秋季退役士兵662人,發放一次性經濟補助金4332.7余萬元,退役報到網辦率和辦結率均100%。開展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個十百千”專項行動,建立11個創業園區,選樹110家優質就業企業,聘請105名創業導師,常態化提供1000個退役軍人就業崗位,并選樹1209名退役軍人崗位標兵,舉辦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19場,新增實際就業521人。(四)加強服務陣地建設。創建全省“楓橋式”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98個,鄉鎮(街道)“楓橋式”服務站覆蓋率79.73%,列全省第二位。發動7487名老兵成立志愿服務組織714個,開展志愿服務項目637個,志愿服務3萬余人次。完成市軍休綜合服務中心不動產權移交登記,相關做法獲得退役軍人事務部軍休司司長充分肯定。扎實開展重復訪“動態清零”行動,主動做好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圓滿完成黨的二十大護航任務。 三、機關黨的建設。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深入推進“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開展“三比三提升”行動,推動黨員干部創新實干、爭先創優。深入推進清廉機關建設,排查廉政風險點11項(次)并由班子成員領辦落實,修訂制定相關制度5項;全力支持配合市審計組和派駐紀檢監察組工作,認真落實黨員干部個人事項報告,常態抓好酒駕、違規借貸等自查清理,并以堅定堅決態度完成審計整改工作,全年無違規違紀人員。大力實施“紅色根脈強基工程”,局所屬4個在職支部2個創建特色支部、2個創建示范支部。 |
?
?
單位名稱 |
市外辦 |
主???要
|
指導全市外事、港澳工作;協同各部門、各區縣處理重大涉外和涉港澳事項;協調部門和區縣重要外事、港澳活動;負責辦理全市因公出國、赴港澳任務審核審批以及護照、簽證申辦等手續;負責辦理本市邀請外國人來華的相關事項;負責開展本市與外國締結友好關系活動;負責管理、協調和接待外賓來湖訪問或進行公務活動的相關事務;負責與各國駐華使領館的聯絡和交往;負責本市與港澳特區政府之間的交往以及與中央政府駐港澳有關機構、港澳特區政府派駐內地機構的聯絡工作。 |
2022年
|
2022年,聚焦“兩個服務”,聚力“兩個轉化”,統籌抓好國際交流、涉外管理、助企紓困、除險保安等工作,積極有為助推全市高水平對外開放。 (一)把準方向,確保黨管外事原則落地落實。牽頭召開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會議,制定地方外事工作指導性文件,建立8個涉外管理專項工作協調機制,加強對國際友城、國際會議、因公出國(境)、涉外管理等工作的規范管理。出臺《外事工作助力“六個新湖州”建設十條舉措》,助力“六個新湖州”建設。 (二)提升站位,服務國家總體外交見行見效。加強對上溝通聯絡,厘清外事服務事項,為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落地和運行提供堅實保障。加強與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中國駐蒙特利爾總領館的日常聯絡,組團參加COP15第二階段會議和第三屆中魁合作論壇,湖州市COP15認定為生態文明國際合作示范區。邀請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官員以視頻方式參加2022中國綠色低碳創新大會,主動參與全球重要農業涉外文化遺產大會南潯站活動,圓滿完成北京大學“東方獎學金”項目學員代表團參訪安吉活動的服務保障工作,舉辦“新征程 新發展 新期待”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會,在涉外活動中講好“中國故事”“湖州故事”。 (三)聚焦發展,助力經濟穩進提質精準精細。與商務局聯合印發《湖州市精準助企參展拓市場方案》等文件,助力我市首批商務包機(包艙)赴越南經貿團組順利出訪,為涉外企業申辦APEC商務旅行卡39批75人次。制定《邀請外國人來華入湖實施細則》,建立白名單制度,簽發邀請函64批121人次。深入開展助企紓困行動,健全在湖外籍人士服務機制,協調解決勞資糾紛、就學就醫、疫苗接種、防疫隔離等問題100余件次。以亞運會協辦城市為契機,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國際標識系統建設改造工作。 (四)立足本職,促進開放合作交流走深走實。舉辦湖州市與島田市締結友好城市關系35周年慶祝大會、與法國青年云上參觀中國旅法勤工儉學蒙達爾紀紀念館暨視頻交流會、與日本北九州市兩地書法家云上接力揮毫等活動,在英國格拉斯哥市中心設立湖州文化工藝品展區,與韓國光州廣域市探討開展體育交流。推動湖州四中、愛山小學與島田二中、二小開展交流,舉辦湖州行知中學與韓國靈巖郡女子高中視頻交流活動。組織“在湖外籍人士走進人大”“中日交流故事分享會暨文化體驗”“尋訪我心中的美好教育”等活動,以在湖國際友人為對象做深民心相通工程。全力保障市領導率團出席澳門湖州聯誼會成立三周年會慶并設立湖州澳門人才工作站,大力支持市文旅局和市產業集團赴澳門舉辦“絲系情緣·湖澳跨虹”2022湖州文旅推介會。 (五)筑牢底線,加強涉外除險保安有力有方。牽頭召開全市海外安全工作專題會議,做好我市在境外企業、機構和人員的底數排查、風險預判、安全預警和勸返勸離,深入企業、社區等場所開展“領保伴我行”活動。做好外國駐華使領館、國際組織駐華機構、境外媒體記者在湖活動管理以及在湖外籍人員管理等工作。用好在湖外國人微信群,及時掌握在湖外籍人士的關切訴求。制定《入境人員預防和早發現工作指引》,編發《境外疫情防控輸入工作日報》365期,圓滿完成2批4214人次杭州口岸入境人員隔離轉運和181名烏克蘭撤僑入境人員醫學隔離等任務。 (六)夯實根基,推動干部隊伍建設提檔提質。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和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推動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在全市外事港澳工作中落地落細。以“外事大講堂”為載體組織各類專業知識培訓,選派優秀干部赴省外辦掛職鍛煉、參與市中心工作專班實踐錘煉、參加重大外事活動專業演練,引導外事干部積極投身“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力、組織力和戰斗力,夯實全面從嚴治黨基層基礎。 |
?
?
單位名稱 |
市體育局 |
主???要
|
(一)擬訂或制定并組織全市體育事業發展戰略和體育產業發展規劃、政策及改革。(二)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戰略,指導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抓好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布局和管理。(三)統籌規劃競技體育,指導業余訓練,規劃青少年體育發展,做好反興奮劑工作。(四)指導推動體育產業發展,規范體育服務管理。(五)開展體育宣傳和科研工作。加強體育人才建設。(六)組織體育交流合作。(七)加強體育社會組織行業管理及改革。(八)深化體育領域職能轉變,落實“最多跑一次”改革,弘揚體育文化精神,推進實現體育公共服務和資源向基層延伸。(九)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
2021年
|
(一)體育惠民出新招見實效。全民健身發展指數、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均居全省第1位。全市公共體育場館實現每周三免費開放。截至目前,免費開放19482場次,受益群眾144793人次;謀劃“運動鄉村”共富班車,以“運動鄉村”大篷車的形式,送賽事到鄉村,幫著鄉村辦賽事,開啟“我們的村運”,全年共舉辦1000余場,輻射群眾達100萬人次。啟動第二期湖州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精英計劃,我局《“三步走”穩扎穩打完善全民健身志愿服務體系》入選國家體育總局“全民健身志愿服務項目庫”。為3000名小學生提供運動干預和健康教育,該項目已列入國家試點。完成2022年國民體質監測1440個、“浙里健身”體質測試11814個有效樣本。德清縣、安吉縣入圍國家全民健身模范縣創建名單。吳興區、德清縣、安吉縣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首批浙江省體育現代化縣(市、區)。 (二)鏖戰省運盡全力展風采。組織59支隊伍,共派出1200余名運動員參加省運會競技體育部與群眾體育部的比賽,是歷屆省運會參加項目最多的一屆。本屆省運會,我市共獲得136.5金53銀105銅(其中競技體育部127.5金46銀98銅,群眾體育部9金7銀7銅),圓滿完成本屆省運會120枚金牌的目標任務。比賽中涌現出了一批有實力、敢拼搏的優秀運動員和教練員團隊,特別是場地自行車項目,共22枚金牌,我市獲得11枚金牌,展現了巨大的優勢。 (三)做強賽事樹品牌擴影響。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市、區縣體育部門敢于擔當,主動作為,成功、安全舉辦中國圍棋甲級聯賽、太湖圖影馬拉松、凱樂石莫干山跑山賽等品牌賽事;首次承辦了2022長三角公開水域游泳錦標賽、2022長三角田徑短跨跳及接力項群賽、全國首屆武術兵道錦標賽等省級以上賽事,特別是首次承辦了2022中超聯賽浙江隊主場比賽,是全國現場氛圍最好的賽區之一。開展了全民健身節、全國“行走大運河”全民健身健步走、運動鄉村共富班車路跑等群體性賽事活動380余場,吸引54萬余群眾參與其中。亞運籌備工作穩妥有序。不斷完善亞運籌備工作機制,突出亞運和城市品牌互動,全力做好場館惠民開放、體育活動開展、城市氛圍營造,讓全民共享亞運紅利。 (四)體育產業助發展謀多贏。在全市范圍內發放數字人民幣體育消費紅包1734萬元。近400多體育經營商家和107000余市民參與活動,既激發了群眾參與體育健身的熱潮,推動群眾體育發展,又為企業商家拓展商機,助企紓困,實現社會面多贏。規范體育類校外培訓監管,督導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入駐國家雙減平臺,完成31家機構全流程監管,并出臺全市首個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監督管理實施方案。完成“環浙步道”省級主線湖州段73公里建設。成功創建省級運動休閑鄉鎮1個,培育單位1個,旅游示范基地2個,精品線路1個,優秀項目3個;長三角地區體育旅游精品線路1個,汽車自駕運動營地1個。指導長興縣爭創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安吉云上草原爭創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截止12月8日,實現體彩銷售13.61億元。 (五)體育數改重融合穩推進。加快推進運動碼和體醫融合項目建設,完善“運動碼”升級服務,運動碼二期已于8月19日在南太湖號和微信小程序運行上線,注冊用戶7755名。體醫融合項目已提交浙里辦上線申請,小程序上線南太湖號,湖州市運動促進健康中心已基本建成。 (六)黨建引領抓基礎轉作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精神,開展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12次,專題研討9次;全年聽取機關黨建工作2次組織“實干爭先 奮斗有我”系列黨建活動10余次,成立33個協會黨支部。狠抓清廉體育建設,制定下發2022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點,已建立科級及以下干部廉政檔案67份,其中科級干部15份,科級以下干部52份。運用第一種形態教育管理黨員干部5人次。 |
?
?
單位名稱 |
市醫保局 |
主???要
|
貫徹執行國家、省和市有關醫療保險、生育保險、醫療救助等醫療保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組織制定藥品、醫用耗材、醫療服務項目、醫療服務設施等支付標準和收費等政策,以及醫保目錄準入談判規則,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制定定點醫藥機構醫保協議和支付管理辦法并組織實施,監督管理納入醫保范圍內的醫療服務行為和醫療費用,依法查處醫療保障領域違法違規行為。負責醫療保障經辦管理、公共服務體系和信息化建設。 |
2022年
|
一是持續完善醫保制度體系,全力助推共同富裕建設。在全省率先構建因病致貧返貧防范長效機制,實現符合條件的救助對象個人負擔不超過1萬元。截至10月底,城鄉困難人群全口徑醫療總費用2.76億元,合計報銷2.32億元,醫療綜合保障率為84.06%。開穩開好“慢病服務”共富班車,已累計減輕慢病群眾負擔4302.62萬元,惠及42.85萬人。降低困難群眾的大病保險起付標準、取消最高支付限額,1-10月,共有2441名困難群眾享受大病保險傾斜政策,累計報銷金額3704.41萬元。加大醫療救助托底保障力度,1-10月,困難群眾醫療救助“一站式”報銷53萬人次,救助金額6573萬元。抓好惠民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投保推廣和理賠服務,2022年度投保人數197.42萬人,1-10月累計賠付1.35億元,待遇享受人數3.8萬人,受益面達1.92%,群眾看病就醫負擔更輕。 二是持續深化醫?;鹬卫韯撔?,鞏固拓展基金監管成果。全市域推進醫保行業自律示范點建設,健全基金使用監督管理辦法,推進“一地創新、全省共享”基金監管應用場景建設。開展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整治行動,1-11月,全市共檢查定點醫藥機構1221家,查處定點醫藥機構275家,追回基金2014.06萬元。組織開展基金績效評價和分析研判,我市2021年度醫?;鹂冃гu價被省評定為“優秀”。 三是深入推進醫保領域綜合改革,引領推動“三醫聯動”。扎實推進基層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省級試點,基層醫療機構醫療服務性收入占比從10.6%提高到16.5%。持續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醫保支付向13個重點學科扶持組和40個中醫病組適當傾斜的機制。推進完成275個國家談判藥品落地,將11家零售藥店納入“雙通道”管理。全市一體推進中藥飲品加成政策落地。集采產品落地惠及百姓,截至9月底,六批國家集采中選藥品約定采購量的平均執行率為173%,累計共減少藥品費用支出2.9億元,部署第七批集采藥品執行工作,獲央視新聞報道。 四是全力打造醫保服務最便捷地市,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推進基層醫保經辦服務示范點建設,成功爭創醫保服務省級示范點2個,申請國家級示范點1個。組織開展全系統經辦人員業務培訓,實行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群眾辦理業務滿意率99.5%。大力推進基本醫保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全市已開通異地結算醫療機構236家,開通率達到56.73%,群眾就醫結算更便捷。 五是加快推進醫保數字化改革,全面融入全國醫?!耙粡埦W”。圓滿完成國家醫保信息平臺浙江省“智慧醫?!焙萆暇€工作,順利通過國家局組織的國家醫保信息平臺驗收。大力推進醫保電子憑證激活使用,全市醫保電子憑證激活率達88.65%,11月份結算率49.39%。依托省“智慧醫?!毕到y,實現30個醫保事項“網辦”“掌辦”全覆蓋,辦結率穩定在80%以上,群眾辦理醫保業務更方便。 六是持續深化清廉醫保建設,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實干爭先·擔當有我”比拼大行動,開展“跟著總書記學黨史”主題黨日活動、“紅色醫?!毕盗行v活動,已開展宣講活動28場。打造“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讓百姓享受暖心醫?!秉h建品牌,組建“醫保紅管家”黨建聯盟,聯合開展主題活動。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常態化開展“黨性黨紀教育一刻鐘”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 |
?
?
單位名稱 |
市人防辦 |
主???要
|
負責組織管理全市人民防空建設,主要包括開展人民防空戰備計劃訓練、重要經濟目標防護、人民防空疏散體系建設、人民防空信息化建設、人民防空工程建設、人民防空宣傳教育等工作,積極參與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中心工作。 |
2022年 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
(一)以改革和科研為牽引助力活力新湖州建設。《湖州市人防工程產權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意見》經市政府9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于6月1日正式施行,實現產權制度綜合改革市域范圍全覆蓋,走在全省前列。截至目前,全市57宗土地約28.3萬平方米人防工程產權明確移交國有。推廣應用“浙人防數字化綜合平臺”,人防工程運維在線、結建審批監督管理等4個應用場景正在試點開展中。組織開展《人民防空警報建設與管理規范(標準)》等3項科研標準研究和《地下建筑指揮通信警報系統》軟硬件開發,規范相關領域建設標準。 (二)以頂層設計為牽引助力品質新湖州建設。市縣兩級人民防空專項規劃(2021-2035)均已完成評審稿編制,累計完成人防控制性詳細規劃34個,在編10個,覆蓋面積1.4萬公頃。完成行政審批項目1035個,竣工人防工程101個,面積65.8萬平方米,新增人防車位1.6萬個。高標準推進人防專業隊軍地聯合整組,在全省率先完成整組,提前一年完成國家人防辦規定任務。高品質推進重要經濟目標防護和人口疏散體系規范化建設,為品質湖州建設貢獻了人防元素。 (三)以活動開展為牽引助力平安新湖州建設。開展除險保安活動,對自建人防工程和結建防空地下室開展日常安全生產監管。組織人防工程維護管理專題培訓8批次360余人,與相關部門開展聯合檢查45次,發出整改通知書36份,立案查處11起。高標準組織“浙江金盾—22”(湖州·吳興)水陸空聯合防空實戰化演習,8家單位和7支人防專業隊共計200余人、56臺(套)各類裝備參演,進一步鑄牢護民之盾。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國防軍事頻道,解放軍報客戶端等媒體先后報道實戰化演習情況。 (四)以落實助企紓困政策為牽引助力幸福新湖州建設。落實“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10個人防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實現“不見面”審批。先后對樾宸府等7個房地產項目開展靠前服務,努力助企紓困。全年共對208個項目減免人防工程易地建設費總額達13615萬元,有效減輕了相關企業的負擔,增加了企業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五)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和“實干爭先奮斗有我”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主題實踐為牽引,全面加強機關黨的建設。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列入黨組中心組、“三會一課”重要學習內容,扎實開展以“傳承百年紅色基因,鍛造過硬人防鐵軍”為主題的系列黨建活動,組織開展“喜迎黨的二十大,同心鑄金盾”主題交流研討和“實干爭先·奮斗有我”大學習大討論活動,健全黨員考核機制,開展黨員量化積分考核,引導全體黨員干部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推動省、市委決策部署在人防系統落地見效。 |
?
?
單位名稱 |
市大數據局 |
主???要
|
統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全面賦能支撐數字化改革。協調推進“互聯網+政務”、“互聯網+監管”;公共數據資源整合、歸集、應用、共享、開放;信息化項目建設以及公共數據和電子政務基礎設施建設。 負責湖州“平臺+大腦”等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研究推進數字化領域新技術、新科技落地應用;全市政府門戶網站群集約化建設和管理;全市數字資源管理、場景應用標準化建設;開展智慧城市、大數據發展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工作等。 |
2022年
|
今年以來,成功獲批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胺丛p一哥”和“數字安全運營中心”獲評全球智慧城市合作與發展大會城市優秀案例?!败嚶穮f同云服務平臺”獲得2022年浙江數據開放創新應用大賽一等獎第一名?!罢咝员kU在線”入選省數字政府系統優秀應用案例集?!捌脚_+大腦”有效支撐數智綠金、一指減負、工業碳效碼等一大批應用場景建設,獲得領導肯定、百姓點贊。 一是激活數字資源“源動力”。推進數字資源高質量供給,構建市域數據質量保障體系,建成專題庫35個,新增開放數據集422個,批量數據共享近150億條;推進數字能力高水平迭代,推進湖州城市芯大腦升級,集成各類算法213項、模型庫89項、智能模塊49項,形成“一屏掌控、一網感知、一池沉淀、一體集成、一貫到底、一統安全”等“六大核心能力”;推進數字運營高起點布局,推動組建數字集團,聯合之江實驗室、省大數據交易中心等,編制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方案,加快大數據交易中心湖州基地建設。 二是畫好為民服務“同心圓”。在數智抗疫里彰顯硬核實力,精密智控平臺應用綜合評價全省第一?!昂萃ā薄皹枪芗摇钡染珳史揽貞?,實現全域部署、持續迭代、平穩運行;在“兩端”建設上追求便捷普惠,“浙里辦”湖州頻道上線微信、支付寶端小程序,開展“局長帶你辦事”系列直播11場,在線人數近80萬,“浙政釘”上架新應用96個;在試點推進中厚植為民情懷,推動電子證照社會化應用試點建設,全省率先上線 “政策性保險”應用,已推送可理賠事件超1萬起,預計賠付金額約716萬元。 三是營造全鏈繁榮“生態圈”。堅持以資源融合生態,聯合國有企業、運營商,建成運營數字資源轉化運營中心、全域智聯算法運營中心和安全運營中心;堅持以產業凝聚生態,推動成立湖州市大數據發展促進會,并舉辦第三屆國際零信任峰會。推進 “云上湖州”賦能工程推進計劃,圓滿完成3個重大項目年度20億元投資目標;堅持以制度保障生態,出臺全國首個公共視頻資源標簽管理地方標準。一體推進 “信息化項目管理辦法修訂、配套建設指南編制以及項目管理系統迭代”。 四是提振干部隊伍“精氣神”。堅持黨建引領,以年度黨建工作要點為抓手,形成由班子成員和數智先鋒隊成員合力領辦的4大標志性成果。聯合10余家市級企業,開展數智黨建聯建;加強隊伍建設,7名中層及以上領導干部參與省市兩級黨校學習培訓,占局全體中層及以上人員40%。突出實干爭先,開展 “數智領航 實干爭先”專項行動,形成“數字看板”“數智先鋒說”等品牌載體,有效推進“向人民承諾”5大事項高效落地;數字孿生建設應用獲《看見》欄目報道,點擊量破43萬。 |
?
?
單位名稱 |
市公積金中心 |
主???要
|
貫徹執行并組織實施國家和省住房公積金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負責落實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決策和決定;負責全市住房公積金的行政執法;編制全市住房公積金的歸集、使用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等報告;審批住房公積金的提取與使用;負責住房公積金的核算、保值與增值,住房公積金個人和項目貸款的發放與回收;負責住房公積金補貼的審批,審批核準職工一次性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補貼的提取、使用。 |
2022年
|
今年以來,市公積金中心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保障民生、穩定樓市、優化服務、防范風險、建設隊伍等方面狠下功夫、干出實效,推動公積金事業邁上新臺階。 一、主要業務指標穩中有進。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主要業務指標穩步復蘇,年度目標任務預計全面完成。歸集擴面超額完成。全市新增擴面15.10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97.50%;凈增擴面2.92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6.25%。月均年實繳人數57.20萬人,同比增長7.10%,高出省目標任務3個百分點。歸集住房公積金95億元,完成省目標任務的102.5%。貸款提取V型反轉。全市累計支持住房消費122.87億元,完成省目標任務的104.13%。發放貸款56億元,貸款總額達494.8億元,貸款余額251.9億元,存貸比99.76%。提取公積金66.87億元,提取總額達479.4億元。資金管理穩健增值。全市新增增值收益4億元,累計實現增值收益33.65億元,提取風險準備金2.4億元,累計提取19.08億元,提供廉租房補充資金1.2億元,累計提取8.33億元。 二、政策供給精準有力。充分發揮住房公積金在助力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助企紓困渡難關上的積極作用。支持剛性需求,出臺穩樓市十條新政。今年以來,先后2次出臺《關于調整住房公積金使用有關政策的通知》,推出提升首套住房貸款倍數、提高單筆住房貸款額度和累計額度、恢復公積金異地貸款等十條舉措,為史上出臺調控政策最多的一年,有效降低了購房成本,激發了市場活力。目前,全市公積金貸款保障有力,實現零排隊零輪候。服務穩進提質,落實階段性支持政策。在疫情防控最吃緊的階段,及時出臺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靈活就業繳存人員等,實施階段性降低繳存比例和暫緩繳存政策,累計減負250.20萬元;實行“低門檻進入”政策,累計減負1.27億元。 三、共富實踐成果豐碩。堅持立足自身職能,加大創新力度,為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提供高質量公積金支撐。積極爭取我市靈活就業人員繳存全國試點。作為全省唯一試點城市,完善擬訂《試點方案》,已經省政府發文向住建部申報。在試點推進工作中“有基礎有成效”,截至目前,累計為3.9萬名靈活就業人員建立制度,提取金額5.49億元,為近1萬戶家庭發放貸款28.57億元。以創新為“支點”撬動共富“大格局”。健全農房建設改造公積金貸款創新路徑。截至目前,全市受理支持農房貸款329戶,3415.10萬元。針對民政四類人員,構建“低繳存可免繳、低??商崛?、貸款全額貼息”的全方位服務體系,助力全市1300余名在繳困難群眾共享政策紅利。 四、政務服務持續優化。唯實惟先實現全省“五個率先”,全省首批上線“無憂租賃”場景,累計辦理租賃提取5.6萬余筆5161萬元,同比增長24.45%;全省首個實現線上按月提取還商貸,18家主流銀行商貸職工可線上辦理,累計辦理1萬余筆1.54億元,占該業務總量的69%;全省首個實現線上物業費提取,通過“浙里辦”辦理物業費提取1022筆、339萬元,占該業務總量的54%;全省首家上線“還貸(結清)一件事”子場景,于今年8月納入“浙里辦”應用,并在全省推廣,提供了還貸結清“湖州思路”;全省首家成功辦理組合貸款“帶押過戶”,實現原抵押注銷登記和新抵押設立的無縫銜接,為全省推行該交易模式提供了樣板。 五、黨的建設全面加強。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全面從嚴治黨。突出政治引領,抓牢學習實踐。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第一時間學習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迅速在系統內掀起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組織開展公積金大講堂13期,公積金業務大討論12場,公積金書香“悅讀會”3期,實現學習教育常態化系統化。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積極服務中心大局,組織黨員干部168人次,支援抗疫志愿服務,中心黨員實現100%社區志愿報道。強化作風建設,守牢廉潔底線。堅持黨風廉政工作和中心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制定《2022年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工作要點》《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五張責任清單”》等15項制度,有效鞏固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v深推進“雙創雙建”大提升,扎實推進“清廉公積金”建設,全年組織開展談心談話86人次,實現全員覆蓋、不落一人,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公積金政治生態。 |
?
?
單位名稱 |
市新聞傳媒中心 |
主
???要
|
貫徹黨的新聞工作的指導方針,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圍繞和服務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制定和組織實施市級媒體融合發展工作,大力拓展對外宣傳,加快發展文化產業,規范和加強資產運作,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
2022年
|
2022年,市新聞傳媒中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省、市黨代會的主題主線,聚力“打造全省領先、全國有影響力的區域龍頭新型主流媒體”總要求,大力實施“157”戰略,榮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先進集體等市級以上先進集體榮譽,奮力交出傳媒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高分答卷,為我市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之路,奮力建設綠色低碳共富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州著墨添彩、貢獻力量。一是打造媒體融合“新樣本”,改革成效入選中宣部試點。實施媒體融合二輪改革,設立管委會、編委會、經委會三條主線,設置指揮調度、全媒采訪、融媒編發、技術保障“四大中心”,實現“去平臺化”運行。積極謀劃三輪改革,及時研究制定《關于推進市級融媒體中心試點建設方案》《中心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改革運行方案》等方案。穩步推進采編運行、平臺瘦身等17項重點任務,為下步深化改革打下基礎。二是搶占全效傳播“主陣地”,南太湖號用戶數實現翻番。按照“新聞+政務服務商務”要求,加大新媒體產品原創力度,目前“美麗湖州”抖音短視頻發布1499條,播放量超過2.63億,視頻號發布1387條,超百萬的短視頻共50條。開發“8點秒得”“民意直通車”“易企幫”等應用場景60余項,逐漸成為湖州本地“今日頭條”和百姓生活超級入口。截至目前,南太湖號客戶端用戶數超263萬,日均日活達7萬,南太湖支付用戶總人數達27萬人。三是勇當新聞宣傳“主力軍”,湖州城市品牌持續擦亮。聚焦黨的二十大、省市黨代會、實干爭先等重大主題,打造主流聲音傳播矩陣,全年獲省級獎項共計32件,其中重大主題報道策劃創新獎1件,一等獎6件,《太湖人家》獲名專欄獎。實施內容供給側改革,優化報紙版面和廣播電視節目,擬定于2023年1月1日起停辦廣電報,適時停辦公共頻道、湖州晚報。全年完成外宣稿件總量4700余篇(條),其中國家級1863篇(條)。四是爭做中心工作“助推器”,媒體監督價值有效放大。抓住市委“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重要契機,6月24日開播全媒體監督專欄《看見》,南太湖號上線“看見·民意直通”版塊,建立“線索收集+督促整改+考核問效”閉環式運行模式,全力助推實干爭先主題實踐落實落細?!犊匆姟烽_播至今已刊播115期,其中輿論監督報道62期、典型報道53期,報送內參5期,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4次,社會反響較好。五是建強技術賦能“新引擎”,數智傳媒大腦初見成效。抓住數字化改革窗口期,加快建設數智傳媒大腦,建立起以業務中臺、數據中臺和技術中臺為支撐的集內容、運營、技術、管理的量化閉環,賦能融媒生產、移動傳播、場景應用、數據運營、智庫服務等五大集群打造。96345數字惠民服務、南太湖智媒云和政務公開掌上專區3個項目被評為全國地方黨媒融合發展創新項目獎,“戰疫工具箱”應用場景獲得省委宣傳部充分肯定。六是激發產業發展“新動能”,傳媒造血功能不斷積蓄。開展千萬級項目育強行動、傳媒服務品牌閃亮行動、未來產業發展強基行動等“三大行動”,全力打造“傳媒+”文化產業格局,2022年經營總收入有望沖擊5億元大關。組建產業項目推進工作專班,實現整體營銷、全案包裝、全程執行,拓展機關單位、鄉鎮街道、民營私企等市場,積極承接各類活動會展200余場次,開拓“文明之窗”農村文化禮堂項目30多個,持續增強自我“造血”能力。七是營造隊伍建設“好生態”,整體作風效能大幅提升。認真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出臺《關于加強隊伍作風建設若干意見》《進一步深化清廉傳媒建設實施方案》,持續加強黨建工作和“清廉傳媒”建設。實施“一支部一品牌”傳媒特色支部創建活動,廣播事業黨支部被評為市直機關標準化建設特色黨支部。積極推進市委巡察整改,反饋的32個問題已完成整改31個。實施“薪火計劃”,建立50人年輕干部人才儲備庫和優秀年輕干部梯隊名單,受到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申中華批示肯定。? |
?
單位名稱 |
市委政法委 |
主???要
|
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決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對全市政法工作統籌規劃和總體部署,及時向市委提出建議;深化政法改革;研究協調有關政法單位及區縣的重大事項;推進平安湖州、法治湖州建設;協調推動社會矛盾和風險預防化解;協調應對和妥善處置重大涉穩突發事件和做好反邪教、反暴恐工作;牽頭協調和統籌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建設;支持和監督政法單位依法行使職權;指導和推動政法單位黨建和政伍建設。 |
2022年
|
政治統攬唯實惟先。開辟“五條大跑道”,全力推進全市政法系統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剛性執行《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和省委五個配套規定,得到中央督導組和省委政法委高度肯定。對市級政法單位開展政治督察,扎實推動區縣政治督察全覆蓋。出臺《政法干警依法履職受傷緊急醫療救治實施辦法》,相關做法被《浙江政法》刊發。獲市委市政府首批授予實干爭先“奔跑者”稱號。 平安護航決戰決勝。建立健全“除險保安”晾曬機制,平安護航黨的二十大攻堅戰取得全勝全贏,經驗做法得到省第四督導組充分肯定。創新推出除險保安與媒體監督深入融合、涉穩疑難復雜事項“4+X”會商等重要工作機制,維穩基礎累積加厚,風險管控形成閉環。關口前移開展重大決策社會風險評估1066件,無一例產生相關涉穩風險。 法助共富走深走實。牽頭政法系統扎實推進“法助共富·法護平安”專項行動,制定出臺《關于全市政法系統助推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十條意見》。全國首創標準化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綜合體獲評市第一批共同富裕最佳實踐案例,并在國家發改委共同富裕視頻座談會上介紹經驗。推出“解紛無憂”共富班車,實現“三官一律師”進村全覆蓋,案件調處效率同比上升87.3%。開展“八個跨部門跨領域制度”落實推進專項行動,出臺制度文件51個,全覆蓋開展執法監督專項督查等系列行動17次。 奪鼎加星連戰連捷。今年以全省第1、歷史最佳的成績,順利實現“十五連冠、金鼎加星”;1-10平安指數6個月全省第1、總成績第1;安吉縣成功奪得全國平安建設領域最高榮譽“長安杯”。持續開展“兩個排查見底”行動,排查化解矛盾糾紛4.17萬件、化解率98.6%。全省首創26大系列“平安細胞”拓展增至36個,平安湖州根基不斷夯實。 試點爭創善作善成。扎實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創建,揭榜認領的2個試點項目,在全國創新研討班作經驗交流,得到高度肯定?!耙徽臼健泵{中心經驗做法獲中央政法委點名表揚。5個縣級矛調中心迭代升級為縣級社會治理中心?!把┝凉こ獭苯ㄔO項目通過國家驗收,取得了2023年第一批試點城市驗收資格證。在全國率先探索網格員職業技能等級評定工作機制。 數字法治集成集智。新爭取省級試點43項,32個子應用被省級重大應用綜合集成,3個應用被全省推廣,推出制度理論成果65項,省在湖召開專題現場會7場。平安風險預警預測防控應用經實戰檢驗,獲評省最佳應用。執法司法信息共享項目,得到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黃建發批示。社區矯正等4個應用獲評省數字法治好應用。在全國首發出臺3個地方標準。 |
?
?
單位名稱 |
市公安局 |
主???要 |
掌握影響社會穩定、危害國內安全和社會治安的情況,研究提出和落實對策措施,組織對重大治安事件和突發性事件的處置工作;組織、指導110接處警和全市反恐怖工作;主管和指導全市經濟、刑事犯罪等偵查工作,禁毒、緝毒工作,計算機信息系統及互聯網安全保護管理工作;查處危害社會治安秩序行為,管理戶籍、流動人口、危險物品、特種行業;維護道路交通消防火災安全;組織實施對來湖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外賓以及重大活動、重要會議的安全警衛工作;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
2022年
|
2022年,全市公安機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廳堅強領導下,堅持目標引領、差距管理、過程控制、考核激勵、以實績論英雄,圍繞“三個更美”愿景目標,忠誠履行捍衛政治安全、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人民安寧職責使命,為建設綠色低碳共富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州作出積極貢獻。一是聚焦維穩安保主線,全力除險保安。深入開展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和除險保安百日攻堅,圓滿完成黨的二十大、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座談會、2022中國綠色低碳創新大會等重大安保警衛任務。全市現發命案全破,成功破獲18年前吳興區五一大橋命積案,全市刑事立案數、治安受理數同比下降28%、27%,交通事故亡人數同比減少60人,助力我市奪得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常態開展疫情防控,研判下發數據322萬條,核查車輛1692萬輛次、人員2899萬人次,助力我市成為疫情形勢最為平穩的地市之一。二是聚焦實干爭先主題,全力護航共富。圍繞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共富先行、三聚三保三落實等工作,成功偵破公安部“3·09”內幕交易、全省電梯領域串通投標案件等大要案,挽回經濟損失20.3億元,“‘11087’為企服務矩陣”獲全市首批營商環境好案例。加快“公安政務服務一體化”工作,建成市縣兩級公安政務服務網辦中心,196項公安辦事事項實現全市通辦,公安政務服務鄉鎮“一窗通辦”實現全覆蓋。全力推進反詐體系建設,推出“湖州安?1+300”安全顧問,“反詐一哥”攔截詐騙電話65萬次,勸阻金額2.1億元,電詐破案率同比上升33.9%,7起百萬元以上案件全破。市局、安吉縣局獲評全市“奔跑者”獎。三是聚焦“三大警務”主攻,全力變革攻堅。聚焦構建具有湖州辨識度的現代警務新體系,迭代升級智慧警務,打造“1612+N”公安大腦體系和“芯大腦+云眼睛+智手腳”模式,建成公安智慧大樓、華為警企聯合實驗室、合成作戰中心,研發“反詐一哥”、“兩山”協同智治、“途安在線”等一批有影響力的應用。迭代升級生態警務,建成13個生態聯勤警務站和全省首個環偵作戰分中心,環食藥知打擊數居全省同類地區前列,全國首例違法使用“COD去除劑”篡改數據污染環境案例被生態環境部全國推廣,生態警務實踐案例獲評“市生態文明建設十大公關典型案例”金獎。迭代升級人文警務,研發“湖警廉芯”“康警在線”等應用,在全省率先下發“三能”通用標準,獲評市直機關標準化建設示范(特色)黨支部11個,創評“四星”民警1088人,31個集體、52名個人獲省級以上榮譽,涌現出全國公安二級英模陳建如、沈云如、張列行等先進典型。 |
?
?
單位名稱 |
市司法局 |
主???要
|
1.組織開展全面依法治市重大問題的政策研究,協調督促有關方面落實委員會決定事項、工作部署和要求等。 2.組織起草和審核有關地方性法規,負責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決策的備案審核工作,指導行政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3.指導和監督市政府部門、區縣政府依法行政工作,負責、指導和監督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 4.組織開展普法宣傳和對外法治宣傳,組織指導依法治理和法治創建工作,推動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建設。 5.指導和管理社區矯正工作,指導刑滿釋放人員幫教安置工作,管理市強制隔離戒毒所。 6.監督和指導律師、法律援助、司法鑒定、公證、仲裁和基層法律服務管理工作;負責市政府法律顧問、全市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工作。 |
2022年
|
2022年,市司法局以“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 在湖州彰顯法治之美”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為總抓手,緊盯五大指標,健全六大體系,推動各項工作持續走在全省前列。一是推動法治建設示范先行。爭當篤學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排頭兵,市委、市人大在全省率先出臺加快建設法治中國示范區的先行區的決定。深入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八進”系列活動,法治浙江群眾滿意度首次躍升至全省第2。深化鄉鎮街道法治化綜合改革,39個鎮街成立黨委依法治鎮(街)委員會及其辦公室,覆蓋率達到52.1%。完善基層法治人才培養機制,支持沈家本法學院掛牌成立。高質量推進行政復議規范化建設,我市以97.8分在全省行政復議案卷評查中位居第1,得到陳浩書記批示肯定。二是推動法治政府迭代升級。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召開府院檢聯席會議,推動市委市政府出臺《湖州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意見》。深化“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綜合執法事項占比31.2%,89.9%的執法力量下沉縣鄉,分別高于省定目標11.2和4.9個百分點。全力推進“雙下降”行動,行政訴訟收案532件,敗訴率7.2%,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實現以市政府為被告的案件零敗訴。開展行政復議“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全市行政復議收案520件,同比增長67.7%,調撤率達到58%。三是推動營商環境有感有效。全面推進“法助共富、法護平安”專項行動,深化市場主體法律顧問服務和“千所聯千會”合作機制,建立法律顧問服務網格3432個,為3.1萬家企業開展法治體檢。大力推進公共法律“專網”全流程、“專線”全天候、“專窗”一站式、“專班”組團式服務,服務供給總量超20萬件,工作做法得到高興夫副省長批示肯定。全面推進“法務智聯”系統應用,入選全省數字化改革成果展;穩步推進公共法律服務指數評價省級試點。加速開行“解紛無憂”共富班車,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7303件,涉及資金8.29億元。四是推動法治創建全域鋪開。南潯區、德清縣列入省級司法所綜合改革試點,申報創建省級“楓橋式”司法所7家。超額完成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工作,新增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6個、省級民主法治村(社區)95個、市級民主法治村(社區)75個,各級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覆蓋率居全省前列。五是推動隊伍建設全面過硬。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組織開展經常性學習教育、專題性學習交流等“七大學習”宣傳活動15項具體措施,推動入心入腦。創新推出黨委會“會前學法”,中心組開展專題學習19次,組織“會前學法”4期。持續深化“清廉機關”“清廉戒毒所”“清廉矯正”建設,“沈家本歷史文化園”獲批市首批廉潔文化教育基地。實施“法助共富·青年領跑”年輕干部培養計劃,建立五大機制10項措施,全方位培養綜合能力。 |
?
?
單位名稱 |
市生態環境局 |
主???要
|
統籌推進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規劃、政策制定、統籌協調和督促落實等職能。牽頭推進美麗新湖州建設,全面落實大氣、水、土壤、固廢污染防治行動,全面實施生態文明示范創建行動,大力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和環境質量底線,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統一行使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職責。全面推進生態環境領域大數據應用。 |
2022年
|
2022年,湖州市生態環境局主動履行職責、積極推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突出加強作風建設,取得積極成效??h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全市突發環境事件有效處置率保持100%。美麗浙江建設“十連優”,“五水共治”八奪大禹鼎、再奪金鼎,入選國家“無廢城市”建設名單,獲全省首批“清源杯”、全市首批實干爭先“奔跑者”獎?!昂菔形鷳B文明建設辦公室”和“安吉小鯢護衛隊”分別獲第三屆中國生態文明獎先進集體和“2020-2021綠色中國年度人物”,均為全省唯一。入選全省首批汛期污染防治試點市。成為全省二類考核地市中唯一獲得考核結果全優的城市。列入培育的省級標桿工業園區“污水零直排區”數量居全省第一。成為全省首個通過環境執法規范化驗收地市。 一、生態文明先行示范。成功承辦中國綠色低碳創新大會,全省生態環境系統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現場會在湖州召開。發布《綠色低碳共富綜合改革實施方案》,設立新時代生態文明國際交流中心,成立湖州綠色交易中心。市政府與部南京所簽訂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合作協議,遴選發布首批6家生物多樣性特色體驗地。 二、污染攻堅全域治理。主攻內因治氣,德清縣、安吉縣成功創建第四批清新空氣示范區。全市新增278家重點企業完成低揮發性有機物源頭替代。南潯區、安吉縣各建成1個活性炭集中再生脫附中心,活性炭脫附治理模式獲全省推廣。在全省率先開展甲苯等高活性有機原料整治。累計淘汰國四及以下營運柴油貨車完成率全省第一。全域高標治水,完成“水韻湖城”14個項目建設,累計投資19.98億元。推動“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安吉天子湖工業園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入選全國水污染防治地方治理典型案例。德清下渚湖入選全國首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入河排污口“上牌制”等創新舉措被生態環境部全國推廣。嚴密防控太湖藍藻倒灌,基本實現重點區域“日聚日清、不綠不臭”的目標。統籌治土清廢,安吉縣發布全國首個縣域《“無廢城市”建設指南》。建成小微企業危險廢物和一般工業固廢收貯運一體化體系,實現固體廢物收集體系全覆蓋,全市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實現基本匹配。 三、助企紓困服務創優。全省首推許可事項“多評合一”、環評和排污許可“兩證聯辦”,探索開展小微企業環評打捆審批和“綠島”環境治理模式,環評報告書(表)審批質效排名全省第一。首創市級下沉督查幫扶機制,完成生態環境問題摸排整改。與公安聯合設立“生態聯勤警務站”,創新探索環境與司法聯動的湖州模式。中央一輪、二輪生態環保督察個性問題整改和信訪件全部辦結銷號。 |
?
?
單位名稱 |
市應急管理局 |
主???要
|
貫徹執行國家、省和市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統籌協調全市各級各部門應對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等突發事件和綜合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編制各類應急預案;組織、指導、協調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等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組織開展較大事故和災害應急處置工作;負責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和災害救助工作;組織、指導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開展應急管理、安全生產方面的交流與合作;負責應急管理、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 |
2022年
|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湖州市應急管理局以“七張問題清單之重大安全生產問題清單”整改工作為抓手,以責任體系“全覆蓋”為核心,創新實施應急管理“十百千萬”工程,融合推進安全生產綜合治理三年行動和“除險保安”專項整治,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提供堅強應急管理保障。1-11月,全市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56起、死亡47人,同比前三年平均值分別下降44.6%、45.6%。 (一)聚焦“責任體系”抓重塑。一是明確工作目標。認制定《2022年應急管理工作要點》《“十百千萬”工程實施方案》,明確9大類28項具體工作任務,實行“月度賽馬”,形成“比學趕超”的生動局面。二是壓實五級責任。依托“1個安委會+9個專委會+N個部門”全域監管架構,建立“市縣鄉村企”五級應急管理責任體系,“一圖告知”生產經營單位38項安全生產法定職責。三是完善考核體系。全面實施市對鄉鎮(街道)、縣對村(社區)“下探一級”的考核評價體系,以“七張問題清單”為抓手,推動區縣黨委抓實抓細清單問題主動發現和閉環整改。 (二)聚焦“主題實踐”促爭先。一是鍛造應急鐵軍“看見”隊伍本色。堅持黨建引領強隊伍,開展“應急先鋒”黨建聯建,優化調整內設機構和職能,每季度開展“年輕干部話成長”活動,讓逆行擔當成為全市應急鐵軍的最美姿態。二是承接國家試點“看見”亮點特色。以長興縣夾浦鎮承擔國家級森林防滅火試點為契機,奮力健全“基層群防群治、末端發力見效”的長效機制。推動南潯區涉爆粉塵企業物聯感知監測預警聯網國家級試點提質擴面。三是深化助企紓困“看見”服務暖色。為全市4500戶獨居老人安裝聯網式火災探測器和限荷器,推出安全生產“云培訓”“送教入企”,為11萬余名企業員工提供免費培訓。 (三)聚焦“除險保安”勤排查。一是深化隱患排查。創新“除險保安”人大政協監督、紀檢監察聯動、媒體跟蹤曝光“多維監督”機制,全市共檢查單位(場所)7.6萬家次、發現問題隱患20.3萬余處,整改率98.79%。市級重大隱患掛牌督辦161處。二是深化專項整治。高質量打好安全生產綜合治理“三年行動”收官戰,開展化工園區、有限空間、一廠多租、礦山、粉塵涉爆等重點領域專項整治。三是深化標準提質。在全省率先實施“千企貫標”行動,累計創建三級標準化企業1135家,出臺《砂洗印染企業有限空間安全管理規范》等“十項標準”。 (四)聚焦“防災減災”強實戰。一是隱患排查到位。全面開展第一次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圍繞防汛防臺“八張風險清單”檢查重點區域2.6萬處,排查整改隱患問題604處。二是舉措落實到位。編制《湖州市“五?!惫ぷ魇謨浴?,組織“安瀾·2022”全市防汛防臺應急實戰演練,制定地質災害“一點一方案” 668個,落實小流域山洪重點村落“一村一預案”178個。三是臺風防御到位。落實各類基層防汛責任人16160人,“軒嵐諾”“梅花”雙臺風期間,轉移74544名群眾,未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 (五)聚焦“固本強基”提能力。一是打通末梢神經。全市74個鄉鎮(街道)均成立應急管理站并配備應急執法車輛,配足應急管理人員675人,在吳興區試點探索社區應急體系改革。二是提升救援能力。建設各類應急救援隊伍102支,舉辦“救在身邊”汛期施救技能競賽、長三角區域(湖錫宣)森林火災聯合撲救實戰演練,儲備283類共計333萬余件救災物資,規范化提升172個避災安置場所。三是強化數字賦能。全力推動“工業企業安全在線、防汛防臺在線、危險化學品全生命周期監管”三大數字應急應用,在湖州應急管理公眾號上線“四記平安”功能。 (六)聚焦“黨建引領”筑堡壘。一是塑造政治生態。堅持把增強領導班子凝聚力作為政治生態建設的關鍵之舉,推進清廉湖州、清廉機關建設。扎實開展廉政風險點梳理排查,制定防控措施,健全防控機制,切實履行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和“一崗雙責”職責。二是加強作風建設。梳理完善《湖州市應急管理局公務用車使用管理辦法》《湖州市應急管理局預算績效管理制度》等23項局內控和財務制度。實行機關黨委(機關紀委)實體運作,充實人員并賦予督查職能,每月召開督查例會,形成閉環機制,堅決遏制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三是做好結合文章。以“紅色根脈強基工程-雙創雙建”大提升三年行動為主線,開展“應急先鋒”黨建聯建,推進黨支部結對共建,結合“黨員進社區、共建好家園”、“三服務”、社區結對聯建等活動,切實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
?
?
?
單位名稱 |
市市場監管局 |
主???要
|
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和市委關于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擬訂并組織實施市場監督管理領域的相關規劃、計劃,以及有關政策和制度。負責市場綜合監督管理,規范和維護市場秩序,營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
2022年
|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圍繞實干爭先主題實踐,聚焦“六個新湖州”,在穩定經濟、助企發展、改革創新、除險保安等方面多點發力,成效明顯。獲得2021年度市級部門考核一等獎。成功獲批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創建推薦城市、知識產權強市試點城市、全國市場監管數字化試驗區建設試點、公平競爭審查會審試點等7項省級以上試點,創新打造“特種設備安全綜合管理系統”“質量管家”“家宴管家”等一系列在全省有影響的亮點工作。 一是助企紓困取得新成效。推出“問微所需”“政策扶微”“監管護微”“服務暖微”“金融惠微”五大“微系列”專項行動,開展“小微沙龍”、“千名干部聯萬企”走訪等活動,收集解決問題350個。建立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累計落實減稅10.15億元、減租1.89億元、減費647萬元。 二是賦能發展凸顯新亮點。在全省首創“質量管家”服務模式,為企業提供“機構+保姆式”“專家+點單式”“團隊+定制式”等服務模式,累計服務企業2000家次,獲評全市共同富裕最佳實踐案例。建成知識產權數字化產業園,聯合法院等16個部門建立了知識產權保護“一件事”協作機制。全市新增注冊商標1.16萬件、新增授權發明專利1854件,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達到48.03件,居全省第三;全年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登記額81.3億元。 三是綠色共富走出新路徑。開出“送藥進村”共富班車,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啟動“天下湖品”綠色共富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皣疑鷳B文明標準化示范區”項目獲評浙江省標準創新貢獻獎重大貢獻獎,獲批全省首個雙碳認證試點城市和居民生活領域碳惠應用創新點。四是數字化改革打造新樣本。推進特種設備安全全鏈條監管,在全省率先試點開發具有“八個碼上”應用場景的特種設備安全綜合管理系統。創新打造“農村家宴服務在線”平臺,獲評全市五星應用和省數字社會典型案例。五是商事制度改革收獲新成果。推進涉企審批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企業開辦實現“1環節、1日辦、0費用”;深化“證照分離”改革,104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開餐館”等10個高頻事項實現證照集成辦理。開展規上企業“信用體檢”,我市企業年報綜合績效列全省第二。 六是除險保安展現新作為。圍繞黨的二十大維穩安保主線,聚焦政治安全、防疫安全、食品安全、重點工業品安全、藥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市場秩序安全、內控安全等8大領域,一體推進除險保安任務,實現了風險事故零發生。七是監管執法重塑新秩序。深入開展“鐵拳”“亮劍”等綜合執法行動,查辦各類案件6748件,同比增長14.3%,其中大要案744件,移送公安97件。深入推進放心消費建設,培育放心消費單位19076家。牽頭開展預付式消費專項整治,推進網絡直播營銷違法行為專項治理,建設“五信”綠色直播間136家。 八是作風建設形成新氣象。在全系統開展“五比”(比省局排名、比工作實績、比辦件質量、比社會影響、比工作狀態)競賽。推出基層所比拼活動,促成市、區(縣)、基層所三級聯動,打造“全員奔跑”作風建設新氣象。 |
?
?
單位名稱 |
市綜合執法局 |
主???要
|
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統籌協調和指導監督全市綜合行政執法工作,建立健全綜合行政執法協調指揮、協作配合和聯合執法機制,負責行使省市統一劃轉的執法事項的行政處罰權及相關行政監督檢查、行政強制職權,監督、檢查和考核全市綜合行政執法工作,指導全市綜合執法隊伍規范化建設以及綜合執法信息化建設,組織全市重大或專項綜合行政執法活動,負責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統籌協調和督查考核,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
2022年
|
1.“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走在全省前列。綜合執法事項達1562項,占比達31.2%(省定20%),領域覆蓋率達65%(省定60%);全省首創“重點監管領域清單”和“柔性執法清單”,構建“1+3+2”全覆蓋執法事項清單體系;精簡撤并執法隊伍24支,形成“1+8”行政執法隊伍體系;71.07%(省定60%)的執法力量下沉鎮街,72個鄉鎮(街道)“一支隊伍管執法”全域全覆蓋,80%的執法案件由基層中隊辦理;承接建成執法協同指揮應用,實現“湖州開發、全省共享”;拓展執法監管“一件事”場景應用89件(省定66件,自創23件);“渣土監管一件事”、“智慧犬類綜合管理”等特色應用,入選省數字政府、數字社會系統優秀應用;效能指數全省第1,改革指數全省第3。 2.服務中心大局擔當有為。落實“四小”行業核酸檢測督查責任,出動隊員8.85萬人次守牢51處高速國道卡口疫情防線;打造城警聯勤和城鄉豐收驛站103個,審慎監管助力共同富裕;主動企業信用修復,開展“綜合查一次”1262次,重復執法率下降51.2%,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上線油煙監測5216家,查處工程渣土車違法違規行為1353起,完善污水零直排長效管理,生活垃圾分類執法處罰1.08萬起,全力助推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建設。 3.城市精細化管理提檔升級。修訂完善精細化管理考核辦法,強化督導巡查,發現各類問題17.3萬個,處置率達99.85%,有力支撐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發布全國首個《美麗小區建設規范》市級地方標準,打造“美麗小區”“美麗街巷”各110個,超額完成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大力推進執法進小區,“門前三包”、路長制、網格化、城管義工等長效共管機制不斷鞏固。 4.綜合執法質效全面提升。全系統共辦案9.46萬件,其中普通程序案件2.35萬件,人均辦案29.02件,居全省前列;激活民宗、經信、民政等新領域“睡眠條款”101條,拓展辦案領域達80.77%;嚴格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編制教科書指引190部(視頻類20部),居全省首位;復議零撤銷、訴訟零敗訴;推行“非現場執法”“社會服務折抵罰款”“執法+信用監管”等執法方式,率先建立行政執法“公述民評”機制。 5.民生痛點治理成效顯著。全域整改《看見》曝光問題,高標準完成中心城區廢線桿清零,根除“五一”大橋流攤,牽頭籌劃全市農貿市場臨時疏導點專項整治;扎實宣貫《湖州市養犬管理規定》,應免盡免在養犬只14.3萬只;落實全市停車“一張網”,“湖州停車”APP歸集停車位信息6.6萬個;開展無違建小區試點,從嚴管控新增違建;健全12345投訴“三色管理”機制,處置率100%,滿意率99.29%。 6.隊伍整體素質普遍提高。黨建引領規范化建設,評選市級“楓橋式”中隊20個,申報省級“楓橋式”中隊5個;建成行政執法實訓基地3個,落實分層教育培訓,組建業務“專家團”,建立師徒幫帶制,連續兩年開展“大比武、大練兵”活動;扎實開展“隊伍整訓年”專項行動,推進“清廉執法”,落實“愛心早餐”“暖心被窩”,隊伍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隊伍形象明顯改善。 相關工作得到省部級領導批示肯定7次,在省部級會議作經驗交流發言5次,市局獲評全國行政執法先進集體和省司法行政數字化改革工作成績突出集體,吳興區綜合執法局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市智慧城管中心獲評省巾幗文明崗和省青年文明號。 |
?
?
單位名稱 |
市法院 |
主???要
|
湖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依法審判全市轄區內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基層人民法院報請審理或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第一審案件,對基層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抗訴案件和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起的再審案件。 |
2022年
|
2022年,市中院在市委堅強領導下,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積極投身“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加快推進新時代法院現代化建設,案件質量綜合指數排名繼續保持全省第一,法官隊伍建設公眾滿意度在法治浙江建設調查中居全省第一,環境司法、執行破難、知識產權保護等做法亮相中宣部“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一是審執質效穩步提升。自動履行率58.46%、一審判決案件改判發回瑕疵率0.02%,均居全省第一;反映案件審理用時、公正度、老百姓感受度的“程序比”僅為1.4,全省最優。二是精準護航發展大局。聯合市工商聯成立全省首家營商環境司法服務保障中心,向中小微企業發放執行案款6.35億元,對1031家企業進行信用修復,獲評全國工商聯與人民法院溝通聯系機制典型案例,助力我市“執行合同”指標全省第二,“辦理破產”指標全省第一。三是持續擦亮生態底色。在全市推廣“森林法官”工作機制,相關做法被寫入最高法院工作報告。新天龍公司破產轉重整案、跨浙蘇皖三省環境污染案入選全國環資審判典型案例,是全國15個案例中我省僅有的兩例。四是積極參與社會治理。高標準建成“共享法庭”1153家,工作經驗獲《人民法院報》頭版頭條報道。靈峰法庭在全省333家法庭中脫穎而出,入選全國法院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典型案例。五是踐行司法為民宗旨。出臺全省法院首個“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長效機制,連續六年在市“兩會”發布司法惠民實事,作為全省唯一一家中級法院被推報至最高法院參選“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六是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落實審級職能定位改革要求,提級審理全國首例違法使用“COD去除劑”干擾監測設施污染環境案,被《法治日報》《人民法院報》等主流媒體報道,成為審級職能定位改革標志性案件。七是打造全域數字法院。創新打造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應用,在全國具有首創意義?!熬W絡安全保障體系”在省數字化改革網絡安全優秀案例評選中獲評全省十佳。八是鍛造法院過硬鐵軍。實行黨建業務“雙百分”考核、“雙指數”考評,連續21年實現零違法、零重大違紀,獲評市清廉建設基層成績突出單位。今年以來,湖州系全省法院系統唯一未發現干警違法違紀的地區。 |
?
?
?
單位名稱 |
市檢察院 |
主???要
|
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有關刑事案件行使偵查權;刑事案件進行審查,批準或者決定是否逮捕犯罪嫌疑人;對刑事案件進行審查,決定是否提起公訴,對決定提起公訴的案件支持公訴;依照法律規定提起公益訴訟;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對判決、裁定等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工作實行法律監督;對監獄、看守所的執法活動實行法律監督;法律規定的其他職權。 |
2022年
|
今年來,全市檢察機關聚焦“六個新湖州”建設,全力開展實干爭先主題實踐,扎實推進5項承諾,業務考核列全省第2,獲得中央領導批示3件,省市以上領導批示肯定67件次,同比增長130%。國家級媒體報道121件,同比增長59%。章春燕被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一是維護國安社穩。扎實開展除險保安和依法維護信訪秩序工作,完成二十大維穩安保任務。批捕860人、起訴3860人,對國督跨境網絡賭博系列案提前介入,立案監督、追捕20余人。沒有涉檢赴京、赴省信訪案件。二是優化營商環境。推進企業合規,實現全市辦案全覆蓋。辦結知識產權案件同比翻番。對全市2000多家規上企業涉法涉訴需求開展調研,報告獲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肯定,政府主要領導批轉相關部門辦理。建成全省首個“清廉民企”法治教育基地。三是踐行司法為民。聯合上海社科院,構建首個檢察服務共富指標體系。打擊電信網絡和涉養老詐騙,辦理96件,涉及受害老年人3878人,助力挽損3251萬元。在全國首創未成年人刑事個案系統審查辦案指引,融合推進涉未新業態監管、個人信息保護等9類專項監督,全面加強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開展耕地“非糧”“非農”問題專項監督,立案23件,涉及耕地1700畝。鄉村微檢察進入“解紛無憂”共富班車。四是融入社會治理。對全國首例非法獲取地理信息數據案的行業風險建言獻策,獲省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對近十年大學畢業生犯罪情況開展調研,推動成立全市預防大學生違法犯罪研究中心和由14家單位組成的聯盟并實質化運行。以行政公益訴訟助力太湖濕地治理,獲副總理、最高檢主要領導批示肯定。辦理全國首例“COD”去除劑干擾監測案,國家級媒體廣泛報道,針對31家鄉鎮污水處理廠治理的體制性弊端發出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先后獲市委主要領導三次批示肯定,助推我市在全省率先啟動鄉鎮污水處理管理體制改革。五是提升監督質效。《社區矯正法》實施后全國首例社區矯正對象見義勇為減刑監督案首次獲評全國指導性案例。6件案件入選全國精品、典型案例。無捕后不訴、捕后輕刑、撤回起訴案件。率先探索仲裁領域監督,調研報告獲最高檢主要領導批示肯定。主動適用并助推市級地方法規執行。在全市人大代表聯絡站設立檢察工作室全覆蓋。立案偵查司法人員職務犯罪案件12人。六是深化數字檢察。在市委政法委領導下,推進全省唯一的執法司法信息共享試點,歸集數據6億條,向12家單位提供數據查詢。刑罰執行同步審查協同應用獲評全省數字法治好應用,5個應用入圍全省重大改革“一本賬S3”。全省數字檢察現場會在湖州召開,《檢察日報》頭版頭條報道湖州數字檢察成效,全國20余家兄弟單位來湖考察。出臺《數據歸集辦法》等14項制度。會同市場監管局建立全國首個執行司法信息共享地方標準。編寫《大數據法律監督研究》一書。七是加強隊伍建設。迅速掀起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熱潮,引導全市檢察干警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連續7年獲評優秀。開展8090強基計劃,推動人崗相適,全市選拔調整100名干警。首次召開全市檢察官大會,出臺《檢察官管理實施辦法》。在全省地市院中率先舉辦案例講述會,網絡收看30萬次。在全省率先兩級院統一建立“心廉心”廉政談話室及廉政檔案室。持續開展“微關心”關愛干警活動。 |
?
單位名稱 |
市審計局 |
主???要
|
市審計局是市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職責是負責對市級財政收支和法律法規規定屬于審計監督范圍的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和效益進行審計監督,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對國家、省和市有關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審計,對直接審計、調查和核查的事項依法進行審計評價,作出審計決定或提出審計建議,督促整改審計查出的問題。 |
2022年
|
2022年,市審計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省市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總體工作安排,緊扣全市“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全力推進“一二三”審計工作舉措,依法有效履行監督職責,不斷提高審計監督執行力、權威性和公信力。 一是突出政治屬性,在加強黨的領導上實干爭先。認真組織學習宣貫黨的二十大和省市黨代會精神,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學習制度,持續加強思想武裝。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動市委審計委員會印發《湖州市內部審計工作實施辦法》。進一步提升大監督合力,印發出臺《雙向移送問題線索管理規定》《湖州市市級經濟責任審計對象分類管理辦法》等5項制度。市審計局在上年度市級部門綜合工作考核中獲優秀等次,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連續4年榮獲全市“優秀縣處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稱號。 二是深耕主責主業,在強化依法審計上實干爭先。緊緊圍繞“聚力‘綠色共富’審計服務新時代湖州高質量趕超發展”工作主線,出臺《湖州市審計機關加強“綠色共富”審計促進全市高質量趕超發展的實施意見》,成立相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統籌推進,以高質量審計監督服務保障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今年1-11月,全市審計機關共完成審計項目76個,查出主要問題金額26.09億元,審計處理處罰金額9.18億元,審計移送事項53個,移送處理金額4.13億元;審計期間整改金額1.46億元,審計促進整改落實有關問題資金5.88億元;移送處理落實事項21件,移送處理落實人員44人;出具審計報告和專項審計調查報告117篇,其中被批示采用54篇;提交審計信息975篇,其中被批示采用888篇;促進被審計單位建立健全規章制度142項。市局被市委、市政府評為2021年度全市產業創強爭先戰和開放融合爭先戰成績突出集體。在2022年全省優秀審計項目評選中,市局獲一、二、三等獎各1個,其中1個審計項目被選送到審計署參評,獲署優項。 三是錨定變革重塑,在推進提質增效上實干爭先。強化審計質量管控,增強創優意識,出臺修訂《全員全過程質量控制風險清單》《審計項目審核復核審理工作規則》《關于爭創高質量優秀審計項目的若干意見》《優秀審計項目評選辦法》等制度。嚴格落實整改責任,建立全鏈條閉環管理整改模式,2022年,市審計局聯合市人大財經委、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行業主管部門等對問題整改情況開展督查督辦、實地核查、上門指導、審計整改“回頭看”等10余次。截至目前,市本級2021年度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問題已整改119個、綜合整改率93%,已整改金額32.19億元、金額整改率99%,促進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單位建章立制83項。省級“七張問題清單”重大審計問題湖州清單指數連續3個季度居全省前2位,1個審計整改案例入選全省“七張問題清單”示范榜。 四是堅持從嚴治審,在夯實自身建設上實干爭先。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制定《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七張責任清單”》,常態化開展廉政警示教育和審計現場紀律執行監督檢查,實施“家庭助廉”工程,全市審計干部職工未出現受到黨紀政務處分情況,市審計局被市委評為全市清廉建設基層成績突出單位,為全市7家清廉機關之一。加強年輕干部教育培養,實施政治和業務“雙導師”制度。加強對區縣審計機關的領導和指導,實現 “三個全覆蓋”。局黨組班子被市委組織部評為2021年度考核優秀班子。 |
?
? ?
單位名稱 |
市氣象局 |
主??? 要
|
組織制定、實施全市氣象事業發展規劃、計劃;負責區域內氣象活動的管理;組織氣象探測資料管理和氣象標準化工作,依法保護探測環境;組織天氣監測、預報工作,開展公共氣象服務、為農氣象服務、專業專項氣象服務;制訂、實施氣象災害防御規劃,組織氣象災害防御應急管理;開展突發公共事件氣象保障工作;管理和組織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雷電災害防御工作;開展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可行性論證、氣候變化影響評估等服務;組織氣象法制宣傳和氣象法規的實施;承擔上級氣象主管機構和本級人民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 |
2022年
|
一年來,市氣象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對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扎實開展“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全面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努力提升氣象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全力做好高溫熱浪、臺風、寒潮等15次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服務,暴雨、大風預警信號準確率分別為86%、98%,強對流預警提前量達45分鐘。發表科技論文11篇,申報市廳級科研項目24項,完成科研成果登記7項。 一是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針對今年異常天氣氣候形勢,發布決策服務材料127期、預警信號100次、微信微博3000余條,受眾超1000萬人次。與市防指辦等部門聯合印發應對極端天氣災害“五?!惫ぷ髦敢?、災害性天氣公眾防御指引等一系列文件。實現預警信息3分鐘內靶向直達各級應急責任人。新創國家級氣象科普教育基地1個,9個課程上線浙里辦“禮堂家”科普點餐服務,創立“天氣323”科普品牌,全媒體發布科普文章20余篇,總閱讀量超百萬。 二是氣象現代化建設邁向新征程。以國務院《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為指引,全力推動市政府出臺實施意見、召開推進會議,現代化建設加快推進,建成肖皇山生態氣象站,完成雷達精細化改造,站網密度提升至5.1公里格距。德清數字智治氣象高質量發展被納入全省首批試點。建成老虎潭水庫等一批人影作業基地,開展人工增雨作業34次,增雨約3000萬噸、累計受益面積1.3萬平方公里。 三是氣象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有新成效。氣候生態品牌創建工作納入市委綠色低碳共富改革子項目,安吉獲評“中國天然氧吧”,全市5地上榜第二批浙江省“鄉村氧吧”,編制“天然氧吧”體驗地建設內容和指標。建設溫室氣體監測站2套,氣象數據納入地方GEP核算平臺和碳匯交易平臺,《挖掘優勢氣候資源,助推“兩山”轉化》獲市生態文明建設改革創新典型案例。常態化開展藍藻、臭氧精細化服務,發布生態環境氣象專題材料337期。 四是鄉村振興氣象服務保障有新舉措。圍繞關鍵農時及災害性天氣,發布服務材料126期、短信163條、受眾近30萬人次。推進糧食生產、蠶桑、白茶、湖蟹等“一地一品”服務示范建設。市縣楊梅、茶葉等氣象指數保險覆蓋3750戶農戶、3.43萬畝農田,理賠款406萬元。 五是氣象社會治理能力有新突破。推進氣象“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高質量完成省級試點任務,2個案例入選全省典型,實現“湖州試點、全省共享”。防雷安全風險碼應用率100%,“雙隨機一公開”實地檢查實現全覆蓋?!皻庀笾T葛”應用列入市數字政府系統“六個一”聯系制度重點應用,在全省氣象部門推廣應用。市氣象局被評為全市數改首批五星級部門及示范單位。 六是推進部門黨的建設有新作為。“新氣象 心服務”黨建品牌入選省氣象局優秀黨建品牌,市局所有在職黨支部實現標準化示范、特色支部全覆蓋。完成紀檢監察體制改革試點任務。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強化巡察整改和監督執紀,1個案例入圍浙江氣象建設特色工作模板。 |
?
?
單位名稱 |
市稅務局 |
主???要
|
負責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徹執行稅收、社會保險費和有關非稅收入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落實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研究擬定本系統稅費收入中長期規劃;開展稅收經濟分析和稅收政策效應分析;負責所轄區域內各項稅費征收管理、服務體系建設、國際稅收和進出口稅收管理工作;組織實施稅務稽查和檢查;負責增值稅專用發票、普通發票和其他各類發票管理、票證管理;完成上級局、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等。 |
2022年
|
一、聚焦主責主業,投身“實干爭先”展現新作為。全市稅務系統扎實開展“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活動,投身“六個新湖州”建設。依法組織稅費收入,1-11月組織收入1272.1億元,其中稅收收入623.6億元,為惠企利民政策實施、高質量趕超發展提供財力保障。落實落細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兌現政策紅利支持市場主體發展,今年以來共落實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190億元,其中增值稅留抵退稅114.3億元、惠及1.8萬戶次;辦理出口退稅和免抵調庫132.38億元。落實長三角一體化戰略部署,制定出臺《支持長三角(湖州)產業合作區高質量發展十條舉措》,創新“嘉湖”“湖宣”稅收合作模式,首次完成跨區域市級稅收遵從簽約。跟進落實促進外貿發展的征管服務舉措,配合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推進市場采購貿易試點,主動參與湖州綜合保稅區申報。激活稅收數據價值,擦亮“稅眼看經濟”稅收經濟分析品牌,累計向地方黨委政府報送分析報告28篇,獲肯定批示24次,為全市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二、聚焦便民利民,打造稅收營商環境新高地。深入智慧稅務建設,持續推動“網上辦”“掌上辦”,全市綜合網上辦稅率達97.68%;在全省營商環境測評中,湖州“納稅”指標位列全省第一檔。主動對接“南太湖號”新媒體平臺,開通掌上不動產登記繳稅渠道,實現1.3萬筆不動產登記繳稅“零次跑”。拓展政策宣傳陣地,聯合市工商聯舉辦“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暨“落實減稅降費 優化營商環境”宣講會,組織局領導宣講減稅降費政策共13場;組織“三員一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稅務特約監察員、稅務體驗師)增值稅留抵退稅走流程體驗活動。聯合市金融辦推出全國首個“聯名款”綠色惠企金融服務“綠稅通”服務平臺,為965戶企業授信19.35億元,入圍全省信用數字化改革應用場景案例評選。針對納稅信用等級為M級且有留抵稅金的企業,創新推出“留抵貸”銀稅互動產品,成功助力企業獲取貸款1億元,做法獲全省推廣。貼合30萬企業及個體戶、50萬人民群眾辦稅需求,開拓涉稅業務掌辦生態環境,打造“稅惠萬家”共富班車。 三、聚焦常態長效,推動黨的建設邁上新臺階。持續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首要政治任務,創新開展“理論溯源·實踐創新”活動,征集推進黨建與業務融合的創新項目37個,擇優抓好貫徹落實。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扎實開展紀律作風問題專項整治,持續開展酒駕醉駕等專題警示教育。連續第7年開展“萬名黨員進萬企 領導干部下基層”活動,服務企業16298戶次,開展稅企黨組織結對共建34個,解決納稅人繳費人困難問題595個。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創建,今年以來全系統共獲縣處級以上榮譽69個次,其中市局獲評“全國節約型機關”,德清縣局團委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3個集體被認定為“一星級全國青年文明號”。成立“浙稅先鋒 稅美湖城”等志愿服務隊6支,積極開展稅收政策輔導、疫情防控、鄉村振興等志愿服務。 |
?
單位名稱 |
湖州海關 |
主???要
|
湖州海關是受杭州海關直接領導,按授權負責指定口岸和區域范圍內海關各類管理工作的正處級隸屬海關。主要負責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辦理具體海關業務,反饋執法作業結果;完成杭州海關交辦的其他工作。湖州海關管轄范圍為浙江省湖州市的各項海關管理工作,目前下轄安吉、德清兩個副處級辦事處和13個內設科室,有湖州海關緝私科作為緝私局在湖州的派出機構,另有杭州海關技術中心湖州海關綜合技術服務部,并擁有植物源性產品區域中心實驗室。 |
2022年
|
推進改革創新,助力經濟保穩提質。落實長三角海關保通保暢協調工作機制,依托“非工作日預約通關”黨員志愿服務隊,推動口岸通關持續便利。持續擴大“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申報方式企業惠及面,推進“兩段準入”、“附條件提離”等新政落地見效,鞏固壓縮整體通關時間。制訂出臺《湖州海關促進外貿保穩提質十二條措施》,主動與全市61個鄉鎮領導結對子,幫助企業解決業務難題。推進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市首家集團加工貿易改革落地,推進企業備案多證合一。持續推進減免稅政策落,減輕企業稅收負擔。加強原產地管理工作,積極應用“智能審核”,常態化落實“信用簽證”,設立RCEP簽證服務專線,助力企業享惠。 聚焦產業發展,注入地方開放活力。積極推動“聯動接卸”、“直提直裝”、“離港確認”等監管新政在湖州內河港落地見效,保障疫情期間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依托業務職能,主動對接、提早介入指導南太湖長三角生態綠色內河中心港、長興鐵公水碼頭項目建設,幫助安吉港成功獲批進境原木指定監管場所,順利完成安吉港、德清港港區年審。支持新興貿易業態發展。順利啟用織里萬聯監管場所開展出口貨物監管,規范湖州(織里)童裝及日用消費品交易中心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健康運行,助推織里童裝加速走向世界。力促湖州市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穩步發展,指導企業開展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實現湖州地區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業務零的突破,家門口的“免稅店”正式上線。支持地區重大平臺發展。積極推動湖州市保稅物流中心(B型)和德清保稅物流中心(B型)協同、錯位發展,進一步拓展優化德清B保進出境保稅倉儲業務,創新開展“一票多車、先到先進”模式,助力企業緩解疫情下“用車荒”問題。 嚴守國門安全,推動產業健康發展。筑牢基礎監管網。優化現場監管方式,持續提升H986等非侵入式查驗手段使用率,提升查驗針對性、有效性,合理減少對進出口貨物的直接掏箱作業。規范監管作業場所運行管理,落實各方責任,加大監管場所安全管理密度,開展口岸危險品專項整治,夯實安全監管強度,守住安全底線。常態化開展聯防聯控應急演練,提高口岸突發事件應對能力。筑牢準入安全網。積極開展“國門綠盾2022”行動,國門生物安全防控繼續加強。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有效維護了進出口食品商品安全。嚴防“洋垃圾”非法進境,依法查處并退運經鑒定為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的“鋅精礦粉”。 深化強基提質,筑牢基層戰斗堡壘。打好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組合拳,建設杭州海關政治教育實訓教學點,落實重點項目19個,持續深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湖州海關的轉化實踐。深化拓展“強基提質工程”,落實基層黨建“雙提升”工作要求,發揮機關黨委“苕溪競帆”品牌引領作用,推動3個“四強”黨支部順利通過杭州海關復評,第十黨支部“綠水青山國門守護”黨建品牌榮獲“全國海關黨建示范品牌”。強化準軍事化紀律部隊建設,弘揚“求實、扎實、樸實”的新時代海關文化,組織開展紀律作風強化月和警示教育月系列活動,持續嚴紀律樹形象轉作風。打造“清風國門——山水清韻”特色廉潔文化品牌,深化“一體推進‘三不腐’能力和水平”重點研究課題研究,持續鞏固清廉海關建設成效。 |
?
單位名稱 |
中國人民銀行湖州市中心支行 |
主要 |
??? 一、貫徹執行貨幣政策及實施宏觀調控。如實施宏觀審慎管理、運用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準備金率等。 ??? 二、維護區域金融穩定。關注金融市場總體風險、單個機構整體穩健性及可能造成風險的金融業務,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 三、履行金融管理與服務職能。如支付體系管理、人民幣現金管理、經理國庫、征信管理、反洗錢監管、金融統計等。 四、履行外匯管理與服務職能。承擔轄區國際收支統計分析以及經常項目、資本項目等外匯管理職能。 五、推進區域金融改革。如深化綠色金融、轉型金融等。 |
2022年 |
??? 一、在金融助企紓困上“亮真招”。全力做好穩總量、降成本工作,11月末,全市存貸款總量增速居全省第1,其中各項貸款增速持續保持全省第1,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較年初下降41個基點。建立匯率避險長效工作機制,落地全省首單“匯率避險?!睒I務,相關工作得到央視新聞頻道專欄播出。 ??? 二、在金融支持共富上“謀實招”。出臺《金融助力建設綠色低碳共富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州實施意見》,實施并打造“五大工程、五個樣本”。在全市金融系統舉辦“金融助力綠色共富路”系列職工勞動和技能競賽。聯合推出“金融惠農”共富班車,打造“金融強村”品牌,制定金融貸款服務進鄉村工作方案、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千百工程”行動方案。國債銷售實現有承銷機構網點的鄉鎮全覆蓋。 ??? 三、在綠色金融改革上“創新招”。推動出臺全國首個《構建轉型金融體系的實施意見》,牽頭發布全國第一份區域轉型金融支持目錄,經驗做法被寫入G20可持續金融工作組成果報告。率先上線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系統,相關成果在2022年綠金委年會中發布。在全國率先印發《金融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意見》。三季度末,全市綠色貸款余額2324億元,占全部貸款的26.9%,占比居全省第1。 ??? 四、在金融服務為民上“展硬招”。有序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11月末,交易金額完成率居全省第1,在全省率先落地12個特色應用場景,在兩輪省對市數字政府雙月評價中分別獲評第2名、第3名。創新推出二手房“帶押過戶”模式,成功辦理全省首筆公積金組合貸款“帶押過戶”業務。構建“湖州金融信用信息數據庫+服務平臺”新模式,入選2022年度浙江省數字化改革“最佳應用”。 ??? 五、在金融安全穩定上“出嚴招”。全力支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執行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10月末全市房地產貸款增速居全省第2。強化金融機構風險防控,10月末,全市不良貸款率0.34%,信貸資產質量保持全省第1。堅決整治金融亂象和非法金融活動,組織召開全市打擊治理洗錢違法犯罪三年行動部署會,牽頭10部門聯合印發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 六、在全面從嚴治黨上“用細招”。學習傳達陳浩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學習會上的講話精神,黨委書記帶頭作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壓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修訂全面從嚴治黨六張責任清單,做好各類問題整改工作,堅決守好意識形態陣地。開展政治生態建設專項調研,持續優化轄區政治生態,制定以案促改專項方案,打造“青廉工程”特色品牌,一體推進“三不”機制。 |
?
?
單位名稱 |
市銀保監局 |
主???要
|
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負責分局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建設工作。根據銀保監會和浙江銀保監局的授權和統一領導,依法依規獨立對湖州轄內銀行業和保險業實行統一監督管理。對有關銀行業和保險業機構及其業務范圍實行準入管理,審查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對有關銀行業、保險業機構實行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管,開展風險與合規評估,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統計有關數據和信息,跟蹤、監測、預測轄內銀行業、保險業運行情況。指導和監督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相關業務工作。負責分局系統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完成浙江銀保監局交辦的其他工作。 |
2022年
|
2022年,湖州銀保監分局認真貫徹落實上級監管部門和湖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堅持金融監管的政治性、人民性、專業性,強化監管引領和工作協同,引領全市銀行業保險業以積極開展“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為主線,全力落實服務實體、防控風險、改革創新“三大任務”,助力綠色低碳共富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州建設。2022年,分局榮獲2021—2022年全國金融系統文化建設優秀單位、《中國銀行保險報》2022年度新聞宣傳優秀團體獎、浙江銀保監局系統抓基層黨建優秀單位和EAST系統應用勞動競賽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一、堅持政治統領,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一是壓實管黨治黨責任。黨委班子堅決落實“第一議題”學習機制,持續加強政治能力建設,帶頭履行“一崗雙責”。二是創新黨建工作機制。創建“黨建+綠色金融”“黨建+青年發展”“黨建+共同富?!薄包h建+風險合規”4個黨支部紅色聯盟,強化黨建引領監管工作質效。建立機關黨總支委員聯系黨支部紅色聯盟機制和青年干部政治導師機制,實施書記領辦項目機制,全面提升全體干部政治能力。三是推進清廉金融文化建設。建立分局紀委委員聯系黨支部紅色聯盟機制和青年干部作風導師機制,實施“青廉行動8090計劃”,加強青年干部廉政定向宣教。指導制定清廉金融考評辦法,推進銀行業保險業清廉金融文化建設。 二、緊盯政策落地,深入推進助企紓困“保主體”。一是一體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響。出臺銀行業保險業貫徹落實穩經濟一攬子5方面20條政策措施,組 織開展“助企開門紅”專場對接、企業家金融政策宣介、助企紓困穩增長政策落地專項督導等系列工作,做實惠企政策落地閉環管理。二是推動各項政策工具落地。截至10月末,投放“雙?!敝θ谫Y戶數5077戶,位居全省第四;為8086戶中小微企業提供延期還本295.60億元;企業“連續貸+靈活貸”余額占流動資金貸款比重超52%。截至11月末,全面完成年度省晾曬考核指標。深入推動政保合作,提升保險業對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水平。全市保險業金融機構為全社會提供各類風險保障17.59萬億元,同比增長70.64%,高于全省總體增速80.6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三是加大惠企“減費讓利”力度。至10月末,共計對湖州轄內12990戶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貨車司機實施延期還本付息363.99億元,保險機構總體降低保險保障費用、出口信用保險保費約15.3%。 三、著力暢通融資,穩住宏觀經濟大盤。一是支持重大戰略重點項目,保障融資總供給。截至10月末,全市銀行業各項貸款較年初新增1478.88億元,信貸同比增速居全省第1位。二是支持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截至10月末,新增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新增155.9億元,提前完成年度目標;制造業貸款占比20.90%,高于全省1.04個百分點。三是支持普惠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截至10月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027.68億元,同比增長26.14%,增速居全省第3位。 四、堅持底線思維,跨前一步防控金融風險。一是前瞻防范化解信用風險。1—10月轄內銀行業累計處置不良貸款超15.83億元,10月末不良率0.34%,信貸資產質量全省最優。二是妥善處置重點領域風險。加強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積極配合處置一批風險項目,支持全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三是做細法人銀行機構風險防控。落實落細監管舉措,加強全市10家法人銀行機構監管,與地方黨委政府建立法人銀行機構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有效做好風重點機構風險化解。四是做實流動性風險防控。針對今年特殊形勢,指導轄內法人銀行機構加強流動性管理。五是積極維護和諧有序金融環境。開展“重復投訴積案化解百日攻堅行動”,構建金融“共享法庭”立體服務網絡。1—10月分局信訪總量同比下降18.2%,降幅居全省第3位;投訴協商一致率66.6%,居全省第2位。牢牢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五、強化創新賦能,打造金融改革湖州樣本。一是持續深化“碳中和”銀行建設。推動出臺《“碳中和”銀行機構建設與管理規范》《銀行機構信貸碳排放計量規范》兩項地方標準。截至10月末,全市綠色貸款余額2482.15億元,較年初增長49.61%;綠色貸款占比28.59%,排名全省前列。二是探索實施綠色保險改革創新。在銀保監會、浙江銀保監局指導下,牽頭起草全國性綠色保險統計制度,明確綠色保險定義內涵,相關制度已由銀保監會正式發布。創新綠色建筑性能保險,全市落地11單綠色建筑性能保險。三是積極推進知識產權保險創新試點。全市落地知識產權保險109單,實現全市區縣全覆蓋。四是探索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路徑。深入推進“金融惠農”共富班車,印發《湖州銀行業保險業支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先行市工作方案》。截至10月末,全市銀行業為32.64萬戶農戶建立農戶家庭資產負債表、建表覆蓋率為53.61%,掛牌設立共富金融站點297個,主糧作物農業保險“縣區全覆蓋”,覆蓋率超過70%,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
?
?
單位名稱 |
國家統計局湖州調查隊 |
主???要
|
國家統計局湖州調查隊是國家統計局的派出機構,為縣處級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既是政府統計調查機構,也是統計執法機構,依法獨立行使統計調查、統計監督的職權,獨立向國家統計局和浙江調查總隊上報調查結果,并對上報的調查資料的真實性負責。同時,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承擔地方黨委政府委托的各項統計調查任務,為地方黨委、政府服務。 |
2022年
|
一、全面從嚴治黨縱深推進。深化“三五八一”黨建工作體系,修訂完善9項黨建工作制度,制定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清單,壓緊壓實“兩個責任”。進一步強化理論武裝,全年多形式開展學習活動20余次、實踐活動10余次;積極參加各類比賽,獲浙江調查總隊統計建模比賽三等獎、全市黨史知識競賽二等、國家局“70周年”原創歌曲比賽三等獎。制定完善4項監督防控制度,開展對重點部門、關鍵崗位和重大項目的精準化監督,多層次開展廉政談心談話40余人次,大力開展文化養廉、模范引廉、以案促廉、家庭助廉行動,深化運用監督執紀 “四種形態”,讓紅臉出汗成為常態。 二、業務調查完成良好。高質量完成農產品保供調查,全市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21.6萬畝,總產量52.98萬噸,完成糧食生產面積120.3萬畝和總產量52.95萬噸的目標任務。三季度末全市能繁母豬存欄為2.85萬只,完成全年2.8萬頭的目標任務。認真開展住戶調查,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54102元、34868元,分別增長4.6%和7.1%,均列全省第6。預計全年全體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增長在5.5%以上。深入開展價格調查,1-10月市區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累計增長1.1%,市區CPI累計上漲2.4%,預計CPI全年可穩定控制在3%以下。積極做好企業調查,前三季度全市樣本企業營業率為23.8%,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1%)。 三、咨詢服務質效齊升。依托“走進一線——五進”活動載體,推動調研工作走深走實,提升調查質效。截至11月底,兩辦采用政務信息128篇,獲得市領導批示25篇,位列前十位,被市政協列為社情民意信息特邀單位,稿件被全國政協辦公廳采用,獲得市政協供稿感謝信。1名同志被聘為市政府咨詢委特約研究員,常態化參與課題研究。 四、專項測評調查有力有效。高質量開展文明城市測評,截至目前,累計完成2022年湖州市創建文明典范城市集中測評2次,縣區文明城市測評6次,實現市縣區全覆蓋,切實推動各縣區城鄉環境及文明風貌持續改善。同時,認真做好萬名群眾評議機關和政務服務滿意度調查、湖州市就業創業情況調研等地方和部門委托的專項調查及交通分擔率出行調查等省對市專項調查。 五、中心工作走深走實。及時傳達、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積極參加防疫志愿服務,今年累計參與志愿服務156人次,其中2名干部長期參與隔離點服務保障等任務。嚴格按照精細化管理要求開展路長制工作,累計出動志愿者126人次,反饋、整改問題8個。認真完成“三服務”工作,全年累計開展線上線下走訪 40余次,為企業和基層辦實事10余件。 |
?
?
單位名稱 |
市郵政管理局 |
主???要
|
貫徹執行國家郵政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郵政服務標準,研究擬訂本地區郵政發展規劃,監督管理本地區郵政市場以及郵政普遍服務和機要通信等特殊服務的實施,負責郵政、快遞行業安全生產監管、統計等工作,保障郵政通信與信息安全,承辦上級郵政管理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
2022年
|
今年以來,全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省市黨代會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要求,推動全市郵政快遞業高質量發展,為奮力建設綠色低碳共富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州貢獻行業力量。截至10月底,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6.17億件,同比增長8.4%;郵政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96億元,同比增長3.4%??爝f業務量居全國41位。 1.健全三級寄遞物流體系。啟動城鄉郵政快遞公共服務均等化省級試點,承辦試點工作全市現場會。市層面出臺《湖州市高質量推進城鄉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5年)》。多部門聯合出臺《湖州市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1年版)》,明確將郵政快遞服務設施規劃建設等正式納入基本公共服務。正有序推動郵政快遞公共服務用房及設施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配套。 2.開好“快遞活村”班車。“快遞活村”列入共同富??s小城鄉差距領域2022年突破性抓手清單,納入市對區縣重點績效考核。會同財政制定獎補辦法,配套預算經費6900余萬元。成功打造吳興伍浦村、南潯荃步村、德清五四村、長興竹園村、安吉港口村等一批星級“共富驛站”。截至11月底,全市已建成鄉鎮快遞轉運中心13個,村“共富驛站”108個,村級快遞末端服務點978個。 3.加強寄遞安全監管。深化寄遞渠道基層治理協同機制,依托“浙里警情”建立快遞信息員隊伍。承辦全省貫徹落實最高檢“七號檢察建議”暨浙江省“春雷行動”實戰演練。大力推進“無疫企業”創建。圓滿完成黨的二十大寄遞安保任務。今年以來,依法立案查處60起,運用《反恐法》處罰2起。機要通信監督管理檔案評審得分列全國第7位。 4.推動行業綠色發展。承辦全省《浙江省快遞業促進條例》實施暨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規范行車啟動儀式。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規范管理實施辦法,上線北斗實時定位管理平臺。目前,全市投放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604輛,更新和新增純電動物流車136輛,累計創建市級綠色快遞分揀中心9個(含省級綠色分揀中心2個),市級綠色營業網點50個(含省級綠色營業網點5個)。新增投入使用可循環快遞箱盒5.81萬個,回收復用瓦楞紙箱136.79萬個。 5.深化數字化改革賦能。寄遞企業全生命周期監管系統、南潯“村易遞”在線場景應用和“快遞活村”應用入選全省郵政管理系統首批和第二批數字化改革應用試點項目。探索推進“快遞活村”指數建設,全國率先試點“快遞活村”建制村打卡?!翱爝f活村”應用入選湖州市數字化改革場景應用“一本賬S1”目錄,作為創新推薦項目獲省“數字政府”應用專題研究會關注肯定。 6.推進唯實惟先機關作風建設。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展“三聚三保三落實”助企紓困,聯合交通、財政出臺交通運輸企業防疫補助政策實施細則,發放重點物資運輸保障通行證290張助力保通保暢保供。制定印發快遞服務質量提升工作方案,在全國率先制定《快遞進村建設及服務規范》團體標準。開展“向人民承諾”5件事項。以機關黨建示范推動行業黨建,實現行業層面黨群組織覆蓋。開展“暖蜂行動”,聯合市委組織部、市委兩新工委等部門舉辦湖州市困難黨員群眾(新就業群體)關愛基金啟動儀式。組團式參加行風熱線,持續做好民意直通車、12305消費者申訴服務工作,行業社會影響力得到顯著提升。 |
?
?
單位名稱 |
市消防救援支隊 |
主???要
|
防范化解湖州地區重大消防安全風險,科學應對和處置各類災害事故,24小時駐勤備戰,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而英勇奮斗,時刻守護湖州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2022年
|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消防救援支隊始終堅持“兩個至上”原則,圓滿完成了黨的二十大安保等重要任務,成功處置了“2.21”安吉浩華家具廠房火災,“7.5”吳興新天地商貿中心火災等火災事故,實現了全市消防安全形勢持續平穩向好,為“六個新湖州”建設持續營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截至目前,全市共發生火災1753起,亡3人,傷5人,直接財產損失3111.3萬元,同比去年火災起數下降17.0%。 一、聚焦政治建設,堅定不移踐行總書記授旗訓詞精神。以總書記訓詞精神為指引,持續深化“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消防守護行動,聚焦群眾關心關注的消防問題,持續化解20余個省市級問題清單。深入推進黨的二十大學習宣傳貫徹活動,持續抓好原文學習、座談研討、參觀踐學等措施,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見人見事、入腦入心。部署開展黨內爭先創優活動,全面宣傳身邊典型,引領全體指戰員處處當先鋒,事事爭先進,在建設“六個新湖州”中展現火焰藍風采。 二、聚焦“兩個至上”,立足本職錘煉打贏致勝過硬本領。牢固樹立戰斗力這個唯一標準,對標“主力軍、國家隊”定位,聚焦“全災種、大應急”職能,持續加強高層、地下、水域、化工、大型城市綜合體等5類專業隊伍建設,43名指戰員取得各類專業救援資格證書。探索數字化改革成果在消防救援領域實踐運用,完善智能接處警、“一短三快”初戰等救援機制。今年以來,全市共接警出動5250起,搶救被困人員412人,疏散被困人員215人,保護財產價值2099.8萬元。 三、聚焦群防群治,主動作為防范全市消防安全風險。主堅持抓治理、固本質、重行業、強智控、推群防、提素質,落實市消安委辦實體化運行,建立“公安、消防協作”“消旅協作”“消建合作”等常態化機制,聯合16個部門對租住自建房、工業企業廠房“一場多租”、電動自行車違規充停、燃氣安全等8個重點領域消防安全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22次。依托“大綜合一體化”執法和“湖州信用”平臺,開展賦權和委托執法,19家市政府掛牌整治的重大火災隱患單位全部完成整改銷號,形成精準整治閉環。 四、聚焦民生實事、助企紓困,主動作為提升執法為民服務質效。開展“直達優享”“千企走訪”“邀約指導”“網絡培訓”等服務,通過組織1610家重點單位和火災高位單位開展集中大約談,督促社會單位嚴格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堅持全民消防理念,建設“一委一中心”基層消防監管力量體系;貫徹“三聚三保三落實”攻堅行動要求,出臺“五服務五提升”十項措施,在服務經濟大盤、主動助企紓困、保障民生民安中發揮積極作用。? |
?
?
單位名稱 |
市煙草專賣局 |
主???要
|
湖州市煙草專賣局自組建以來,積極履行煙草專賣行政職能和市場營銷主體職能,作為執法主體,負責監督檢查轄區煙草專賣法律法規及規章的執行情況,實施轄區專賣管理監督制度;負責涉煙違法違規案件查處,打擊假冒偽劣、走私煙草專賣品等違法行為;承擔相關專賣許可證件的核發、監督、管理工作。作為商業企業主體,負責推進全市系統卷煙營銷、品牌培育、營銷網絡建設、市場信息監測及分析、監督和檢查卷煙價格執行情況等工作。 |
2022年
|
2022年,湖州市煙草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煙草局黨組堅強領導下,積極融入地方經濟發展大局,凝心聚力,砥礪奮進,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一是經濟運行穩中求進。聚焦煙草主責主業,切實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全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今年來實現卷煙銷量14.12萬箱,同比增長3.38%;銷售額78.4億元,同比增長5.02%(增幅列全省第二);預計全年實現稅利23.3億元,同比增長4.7%左右,全省占比5.8%;上繳稅費15.15億,同比增長5.18%,并完成上繳中央財政專項稅后利潤7.42億,充分發揮中央財政“蓄水池”作用,切實展現國企擔當,服務經濟大局。二是依法治理煙草市場秩序環境。履行專賣專營法定職責,嚴厲打擊涉煙違法犯罪活動,查獲各類涉煙案件1149起,各類違法卷煙186450條,其中假私煙73250條,同比增長18%。持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優化許可服務,行政許可網上辦證率99.03%,所有行政許可均在承諾期內辦結完畢。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推進校園周邊電子煙銷售網點動態清零。三是切實履行國企社會責任。大力開展“終端賦能行動”,推進客戶店鋪經營數字化改造,客戶滿意度保持90%以上。積極助力鄉村振興,深入開展農村終端建設行動,在穩定社會就業、振興實體經濟、促進“擴中提低”中擔當盡責。以“香溢購”平臺為抓手,實施區域供應商上平臺計劃,積極開展“香溢助農”、“香溢幫扶”行動,實現區域供應商上平臺40余家,區域名優特產品銷售額700余萬元。落實國務院為服務業紓困政策,全年為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減免房租21處,免租金額84.86萬元。四是持續強化黨建領航。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列為“第一議題”,扎實推進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學習。探索構建“紅底綠態”黨建發展框架,以“三型”成果轉化促進黨的領導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以“兩個作用”發揮促進支部黨建與經營管理深度融合。持續深化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建立并嚴格落實“年初承諾、年中對表、年末亮曬、定期報告、常態督查”工作閉環。認真開展紀律和作風建設專項整治,探索“雙反”風險防控機制,精準發揮數字化監督功能。因地制宜推進“香溢紅色驛站”建設,累計建成“香溢紅色驛站”100家。大力開展“終端賦能、香溢幫扶、香溢助農助企、香溢公益”四大共富行動,圍繞“助農共富”“普法共凈”“助學共育”“抗災共擔”“愛城共建”等年度主題,積極開展系列志愿活動。 |
?
?
單位名稱 |
湖州電力局 |
主???要
|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湖州供電公司(第二名稱:湖州電力局)是隸屬于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的國有大一型供電企業,承擔著為地方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提供安全可靠、清潔高效的電力供應與服務的基本使命。經營區域覆蓋湖州全境,在服務湖州高質量趕超發展、當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樣板地模范生的征程中,湖州電力局始終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推進電網和企業高質量發展,蟬聯全國文明單位“五連冠”,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電力行業優秀企業、國家電網公司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
2022年
|
一、職責履行情況 1.全力保障電力可靠供應。截至11月底,湖州全社會用電量328.2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63%,位列全省第四。全社會最高負荷649.4萬千瓦,創歷史新高。 2.全面完成電網建設任務。全年完成投資15.8億元,其中主網投資5.9億元,新開工項目16個,開工線路長度318.92里,變電容量166萬千伏安;投產項目18個,投產線路長度120.96公里,變電容量113萬千伏安。 3.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出臺紓困“十優十助”舉措,節約企業用電成本1300萬元。受理小微企業欠費不停供12家,緩交電費103萬元。推動業擴費用分擔政策市縣全覆蓋,全面執行160kVA及以下低壓接入,減少用戶接電成本3109萬元,全面助力企業減負,持續提升優質服務水平,為企業發展作出電力貢獻。 二、重點任務完成情況 1.促成省電力公司、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會談并簽訂“高水平建設新型電力系統 高質量建設綠色低碳共富新湖州”發展合作協議。雙方共同推進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建設,助推湖州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合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綠色低碳示范區和營商環境示范區。 2.全面完成“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活動“對人民承諾”事項。率先貫通白鶴灘-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湖州段),湖州境內214基塔全部完成竣工驗收,順利完成年度目標,進度全省排名第一。加快推進500千伏長興輸變電工程建設,推動工程全面進入開工建設階段。實施“光伏倍增計劃”,全市電力系統累計并網發電光伏項目161個、容量共計218.5兆瓦,發電效率位列全省前三。 3.助推低碳共富發展。推動浙江省工業碳效評價與改革創新中心落地湖州,主要成果亮相2022年中國綠色低碳創新大會。迭代升級“碳效碼”2.0,完成1萬家規下工業企業賦碼評價推動117家企業降碳技改,發放綠色貸款167億元,獲評浙江省數字化改革最佳應用。 4.電力保供穩妥有序。成立電力保供工作專班,建立企業用能監測預警平臺,統籌源網荷儲各側資源的優化應用,挖掘96家企業移峰潛力,轉移8.97萬千瓦,成功應對今夏電量缺口嚴峻考驗。成功應對華能長興電廠兩臺66萬千瓦機組同停,以及電網配合特高壓施工超一個月處于極端薄弱方式的“兩項重大風險”,圓滿完成黨的二十大、2022中國綠色低碳創新大會、迎峰度夏、抗臺搶險等36次保電任務,展現了電力鐵軍的責任擔當。 5.便民服務不斷深化。完善服務網絡,推動辦電業務入駐11個行政服務中心。建成公共充電站86座、公交充電站43座、岸電設施137套,年充電量520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2%,有效助推湖州市充電業務發展。建成余村“未來鄉村綠電服務中心”和39個電力光明驛站,全市875個行政村實現45分鐘搶修到達現場。推動“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主題實踐活動落地實施,開展廢棄線桿、市政道路井蓋等綜合整治行動,助力美麗新湖州建設。 6.黨的建設扎實推進。公司黨委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對標市委“六個問一問”,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浙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徐文光看望慰問“救”在身邊應急救護培訓志愿服務團隊隊員閔華。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20項專項行動,發布省內首個職工心理援助(EAP)三年行動計劃,連續第17年走進“行風熱線”,以好作風推動好行風。公司獲評國家電網公司社會責任示范基地,1個項目獲國企管理創新最高等級獎,2個項目分獲第十七屆全國“振興杯”青年創新創效競賽金獎、浙江省第五屆青工創新創效競賽金獎。 |
?
單位名稱 |
電信湖州分公司 |
主???要
|
中國電信湖州分公司擁有全市最大的固話和寬帶網絡,提供包括固定、移動電話和互聯網接入以及增值應用等多種綜合信息業務和服務。5G移動雙千兆網絡、云網融合等通信網絡能力已達國際一流水平。作為國家主體基礎通信運營商,一直承擔著本地區的通信普遍服務、黨政專網通信、應急戰備通信和抗災救災通信保障等重任,引領智能化服務時代潮流,積極發揮網絡強國主導者、網信安全國家隊、數字湖州主力軍作用。 |
2021年
|
2022年以來,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市黨代會、市“兩會”和“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的部署要求,中國電信湖州分公司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守好“紅色根脈”,篤行“兩個維護”,發揮“中國電信作為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維護網信安全的國家隊主力軍”的作用,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盡責任、辦實事、作貢獻。 一、加強黨的政治建設,貫徹落實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一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講話精神,組織543名黨員代表、青年團員代表和群眾代表集中觀看了黨的二十大開幕 會,組織各基層黨組織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1605人次,全市電信系統各支部書記講黨課134次、集中學習討論565次。二是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上級重要決策部署。對貫徹落實任務進行研究,明確重點任務項,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級黨組織部署中心工作任務在湖州電信不折不扣落實。 二、開展“實干爭先,奮斗有我”主題實踐,打造“奮斗者”文化。緊緊圍繞湖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啟動“實干爭先,奮斗有我”主題實踐,成立《“實干爭先奮斗有我”主題實踐領導小組》,結合湖州市委市政府“聞風而動、事不過夜”的工作作風要求和當前經營發展和改革中的重點突出問題成立作風、改革、發展、科創四個專班,明確路徑和目標,跟蹤落實,強化使命擔當,以實際行動踐行企業高質量發展。 三、以高質量作風為保證,清廉建設再推進。一是高站位突出監督職能。結合企業實際,梳理形成重點任務項清單,以“三張表”(派單、反饋、臺賬)為抓手,確保重點任務項件件有落實,并建立健全主體責任和月度報備機制,紀委專人跟蹤督促。二是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持續做好廉潔風險防控工作。抓好四個“針對性”:針對性分析問題,針對性解決問題,針對性問責機制,針對性預防機制。突出“暢、早、快“,回應群眾關切。三是多維度構建廉潔文化。立足實際,面向全員,著力于強化清廉合規文化和企業文化建設相融合。 四、堅持以高質量保障為基礎,勇擔國企社會責任。一是發揮云網融合優勢,夯實“六個新湖州”建設云網基礎設施底座。加快建設新型信息基礎設施,賦能內外部數字化改革,為湖州“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五年大發展”提供云網保障。加快建設云網融合信息基礎設施。一是加快5G建設。在實現全市主城區、縣城及重點鄉鎮的5G商用網絡連片覆蓋基礎上,完善了城鄉鎮區深度覆蓋,二是推進云網融合。建成了湖州本地網高帶寬、低時延、全覆蓋的OTN政企專網。為構筑電信智慧家庭千兆管道,滿足用戶對寬帶業務的差異化需求奠定了基礎。三是推進“國家云”專項規劃,打造“一城一池”湖州云節點。圓滿完成各類通信保障。圓滿完成各類內外部重大保障近20次,彰顯中國電信央企社會擔當,順利完成各項黨政軍重要任務、應對各類突發情況網絡保障及社會緊急通信需求。 二是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推動“六個新湖州”建設智慧應用賦能。深入推動5G、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在湖州數字化改革的全面應用,強化數字賦能、助建數字湖州,用自身市縣一體的優勢,為數改市縣鄉鎮的貫通做好支撐和服務,為我市“六個新湖州”建設作出積極貢獻。三是發揮核心能力優勢,強化“六個新湖州”建設支撐服務保障。強化自主研發創新能力。自主開發的“陽光廚房受理平臺”微信小程序,為全市商戶辦理陽光廚房類業務,助力“網絡餐飲陽光行動”全面開展;自研開發的客戶關懷平臺共計回訪客戶94029名,回訪滿意率達99.41%,有效提高客戶服務水平。強化網信安全服務能力。在湖州市委市政府、市大數據局的支持下組建數字安全運營中心,對全市各單位提供安全服務和能力輸出。實現市域安全一體化工作方案,全市聯動,一體防御,落實“實戰有效、體系完善、常態保護、綜合治理”的安全保障總體目標。強化12345服務能力。由湖州電信運營的12345熱線配合市信訪,始終秉持“一個初始號碼,一顆為民初心”的服務理念,聚焦各類社情民意、群眾關心關切的問題,著力提高熱線運行質量和效率。僅至10月份,全市12345熱線累計接聽同比上升57.76%,群眾滿意率99.31%; 五、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理念,扎實推動綠色低碳共富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州建設。始終堅持“人民郵電為人民”的初心使命,關注社會民生,把“讓人民滿意”作為衡量工作的標準,持續提升服務支撐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市、縣、支局三級公司齊抓共管,推進“1+6”結對幫扶接續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銜接工作。推進全市 “千兆進村”、“快遞活村”、“安居鄉里”、“未來農場”等共富班車。優化網絡,運用5G、視頻監控、物聯網、AI及云計算等技術推進農村創美、產業創強,幫扶工作得到充分肯定。二是切實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派出數十人次支撐團隊參加防疫執勤志愿者服務,開展來往車輛的防疫管控。加大云資源及專用線路保障力度。確保疫情防控相關信息系統穩定運行。彰顯電信社會擔當。派出專門人員,安裝隔離監控,開通核酸檢測點。三是持續提升“滿意客戶”服務能力。強化服務文化建設打造客戶領先型企業。在“浙里辦”的“禮堂家”模塊上線“幸福學堂”等解憂關愛服務, 2022年截至目前共開展幸福學堂超320場,服務3000多人次。 |
?
?
單位名稱 |
移動湖州分公司 |
主???要
|
湖州移動作為湖州地區客戶規模最大的通信運營企業,錨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務科技創新公司的新定位,積極投入“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活動,勇擔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主力軍,系統打造以“5G+算力網絡+智慧中臺”為重點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創新構建“連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務體系,積極助力和主動服務湖州智慧城市建設和數字化改革工作,為“六個新湖州”建設貢獻力量。 |
2022年
|
2022年,湖州移動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圍繞“六個新湖州”建設,積極投入“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一、強化黨建引領,牢記紅色通信初心使命。一是點亮黨員群眾。響應實干爭先號召,深入開展“星火聚力 同心和移”點亮行動,以“1名黨員+2名群眾”方式,結對小組290余個,領辦84件實事。創新案例以總分第一的成績獲評市國企基層黨建“最佳創新案例”。二是點亮為民初心。始終秉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服務理念,打造“心級服務”,推進服務型營業廳建設,為戶外工作者建立“移動之家”,吳興鳳凰營業廳、長興雉城營業廳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最美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榮譽稱號。開展好茶農保障、寬帶品質提升、服務銀齡、明廚亮灶等專項服務。三是點亮攻堅戰場。嚴格執行實名制、“斷卡行動”,精準技術反制,通過69個詐騙識別模式,守護百姓的錢袋子。 二、深耕主責主業,彰顯移動網絡領先優勢。一是構筑千兆時代的數字底座。2022年累計投入8.9億元,全省第三個實現100%行政村5G覆蓋,移動5G基站達到5500余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提升到17.18個,建設小區200余個,已100%具備千兆寬帶基礎服務能力,處于全省領先水平。服務手機用戶超280萬,寬帶客戶近90萬。二是爭當線網整治的模范標兵。以“聞風而動、事不過夜”的姿態,全力整治線網雜亂問題,開展“百日攻堅”行動,改造老舊小區66個,改造老舊分纖箱5145個、光交接箱53個。開展“質量達標”行動,排查整治85條街巷,處理桿路隱患3752起,管道隱患722起,桿路升高188處,標石補立145處,跨路下地241處,防鼠網包扎95公里。三是確保移動網絡的安全暢通。移動人全年無休、隨時待命守護網絡生命線。重大會議和活動期間,公司圓滿完成零重大網絡事故、零重大安全事件、零重要客戶投訴、零負面焦點事件、客戶體驗優“四零一優”保障目標。 三、深化數智賦能,助力經濟社會轉型升級。一是數字化改革應用成果豐碩。助力湖州打造全國首個城市級物聯中臺,全程參與湖州全域智聯算法運營中心頂層規劃、設計和建設。參與建設的5G+久立集團、吉利汽車獲評省級未來工廠。攻堅算力網絡新技術,提出基于浙江移動云專網+5G+邊緣算力等能力的全套解決方案,在德清成功落地了全省首個車聯網自動駕駛項目。二是助推共同富裕綠色樣本建設。打造伍浦村“共富驛站”,在村民家門口提供移動手機卡充值、移動業務辦理等各項服務,聯動合作單位,豐富合作形態,打造一站式服務圈。三是助力政府數智化防疫。提供5G一體化防疫設備、AI智愿者、移動洗樓碼小程序、智慧民生、移動大喇叭等防疫服務工具,覆蓋鄉鎮街道超60個,行政村超300個,服務人次超260萬。 |
?
?
單位名稱 |
聯通湖州分公司 |
主???要
|
湖州聯通是中國聯通在湖州市的分支機構。依托穩定先進的通信技術和資源,為客戶提供寬帶、移動、固話等全業務通信產品。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5G、區塊鏈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實踐,全方位助力數字化轉型,為本市信息化建設做出積極貢獻。公司榮膺省級文明單位、中國聯通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國聯通建黨百年通信安全保障先進集體、湖州市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優秀單位、湖州市先進團委等榮譽稱號。 |
2022年
|
今年以來,湖州聯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十九屆六中全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領悟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和市第九次黨代會、市兩會決策部署,主動投身“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積極響應“六個新湖州”建設要求,奮力推進湖州聯通高質量發展邁向新征程。 一、黨建引領。湖州聯通黨委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堅持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有機統一,主動融入湖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積極開展“黨建聯建”“紅色支局”“四新品牌”“清廉示范”創建活動,進一步深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黨員干部隊伍建設,鞏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持續推進基層黨建基礎全面夯實、整體建強。通過開展“黨建品牌提升年”行動,圍繞共同富裕、民主保障、生態建設、數字化改革等中心工作,集中設立一批“共產黨員工程”“書記項目”,找準黨建與業務發展深度融合的結合點和切入點,精準深耕數字經濟產業賽道。 二、全面履職。一是加強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踐行網絡強國戰略,全市累計建成5G規模超3600站,5G站點人口覆蓋率86%,重點場景5G網絡通達率達92%,實現主城區、縣城、重點鄉鎮精品網覆蓋;寬帶千兆網覆蓋率超90%。二是助力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以自身“五大主責主業”融入“六個新湖州”建設目標,聚焦數字政府、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等重點領域拓展創新業務,打造了一批工業制造、未來社區等智慧化應用場景,助力數改、共富持續推進。三是圓滿完成各類通信保障任務。切實履行央企使命,圓滿完成冬奧會、云外交、黨的二十大、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座談會和湖州市“兩會”、高考、國際友好城市交流會等大型會議和活動的網絡保障工作。 三、服務群眾。一是強化客戶服務提升。牢牢站穩為民服務“落腳點”,實現客戶訴求高效、滿意解決。升級公益服務,“小燕子”公益團隊開展活動79場,服務3255人次,榮獲“浙江省最美消費維權義工組織”、“湖州市最美志愿服務組織”、“湖州市最美志愿者”等稱號。二是優秀人才助力鄉村建設。公司優秀年輕管理人才入選市派“第一書記”(農村工作指導員),全力助推精品村示范區和數字鄉村一張圖建設;賦能未來農場、青蝦產業大腦等數智農業應用場景,聚力數字鄉村融合發展。三是謀篇布局鄉村幫扶工作?;A通信服務補強、創新數字鄉村扎根、服務村民村委提升,采買幫扶農產品,為湖州聯通幫扶的東方村、松亭村提供優質的通信服務和數字服務。四是構筑防詐整治體系。建立全市首個沉浸式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反詐宣傳體驗館”,為常態化開展市民反詐宣傳提供了實體平臺。警企聯動,助力公安搭建反詐信息流轉平臺,專項深挖GOIP線索,共享線索12條,破獲窩點數量3個,收繳設備若干。 任重道遠須策馬,風正潮平好揚帆。湖州聯通將站在新的平臺、新的起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衷共濟、務實拼搏、乘勢而上。以“頂梁柱”“生力軍”“主人翁”的姿態踴躍投身主題實踐,奮力開辟“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新境界。 |
?
?
單位名稱 |
郵政湖州分公司 |
主???要
|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湖州市分公司作為一家服務地方民生的大型國有企業,按照國家規定承擔郵政普遍服務義務,受政府委托提供郵政特殊服務,對競爭性郵政業務實行商業化運營。經營業務主要包括:國內和國際信函寄遞業務;國內和國際包裹快遞業務;報刊、圖書等出版物發行業務;郵票發行業務;郵政匯兌業務;機要通信業務;郵政金融業務;郵政物流業務;電子商務業務;各類郵政代理業務;國家規定開辦的其他業務。 |
2022年
|
湖州市郵政分公司認真貫徹落實郵政集團公司、省分公司戰略部署,以市場經營為龍頭,以機制創新為動力,以夯實管理為基礎,以黨建引領為根本,全面執行經營管理重點工作模塊模板化,融入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四輪驅動”著力推進湖州郵政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踐行普遍服務責任,落實國企社會擔當。“郵政普遍服務”是國家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一項重要內容,市郵政公司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新時代用郵需求,全市實現建制村全部通郵,機要通信連續28年實現無失密丟損“二十八連冠”;為有效解決偏遠山區普遍服務投遞時限和效率提升難度大的問題,投入運行了全國郵政首條無人機郵路,開通了公交客貨一體專線,打通“快遞進村”的“最后一公里”,持續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助力打造“無差別城鄉”。2022年已建成“交郵合作”郵路5條,開展“郵快合作”縣區4個、鄉鎮44個、建制村687個,年累計進村郵件突破400萬件。 二、履行行業國家隊擔當,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一是鄉村振興推進取得新實效。根據鄉村振興工作有關要求,湖州市分公司積極融入地方經濟建設,成立了“共富班車”領導小組和工作組,以系統化思維推進三級物流、郵快合作、網點轉型、惠農項目、網點+站點等郵政工作與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政府戰略深度融合,2022年已爭取到中央及地方財政補貼1640萬元,已建縣級共配中心3個、鎮級共配中心6個,在建6個,村級綜合便民服務站412個。與市農業農村局戰略合作惠農合作,聚焦178個重點合作社,打造2個綜合示范社,全地區農產品銷售交易額突破2900萬元,完成率列全省第一。全市引薦“融資e”惠農貸款客戶201戶,凈增貸款額1.243億元,目標完成率207%,列全省第二。二是服務地方民生經濟取得新突破。推進全地區郵件處理中心系統化、規范化、標準化改造升級,市本級新經轉場地完成投產,三縣郵件處理中心同步完成建設,全地區處理能力有效提升122%,日均處理能力從改造前的45萬件(袋)提升到100萬件(袋),累計處理進出口郵件15333.82萬件,進口峰值20萬件,出口峰值80萬件,為縣域產品郵件出口提供能力保障。通過攬投網改革,加快了郵件投遞到戶,提升客戶用郵體驗。積極推進市趟運輸改革,加快區域內郵路套跑復用,降低能耗。有力推進綠色郵政建設,加大可回收包裝材料和郵件循環袋復用。 三、圍繞數字建設升級,服務“互聯網+政務”改革。一是繼續打造“警醫郵”服務品牌。市郵政公司積極參與“最多跑一次”改革,已建立警醫郵服務點47個,為城鄉居民就近辦理機動車換證、體檢等“一條龍”服務,累計服務群眾3.25萬人次,就近辦理機動車服務,極大地方便了人民群眾。二是適應政務服務新需要。在全市法院系統通過“e鍵送達”和“集約送達”平臺提供郵政專遞服務,加快處理流程,累計處理20多萬件,節省3萬多小時處理時長,并將案件號與郵政單號進行關聯,解決法院“找人難、送達難”問題;服務納稅人方面,創新開展了“郵稅合作”倉配一體項目,納稅人在電子稅務局提出申請,郵政EMS快遞送達。 |
?
?
單位名稱 |
工商銀行湖州分行 |
主???要
|
辦理人民幣存款、貸款;結算業務;辦理票據貼現;代理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代理收付款項,保險兼業代理業務(具體內容詳見《保險兼業代理業務許可證》);外匯存款 ;外匯匯款;外匯貸款;外幣兌換;國際結算;結匯、售匯;通過上級行辦理代客外匯買賣業務;資信調查、咨詢、見證業務;經中國銀行業監督委員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
2022年
|
2022年,工商銀行湖州分行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三聚三保三落實”助企紓困穩進提質攻堅行動工作要求,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將自身的業務指標提升與湖州市經濟發展大局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國有大行服務和支持湖州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作用。 一、堅定不移抓好黨的建設和巡視整改工作。堅持和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全面領導,將黨的領導力體現在經營發展的全領域全方位,打造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經常性教育管理和監督,督促黨員干部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不斷鞏固廉潔從業思想根基、增強拒腐防變能力。以習近平總書記聽取整改進展情況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持續加強政治建設、推進系統施治、強化嚴的氛圍、抓緊抓實巡視整改,做好后半篇文章,切實把問題改到底、改到位。 二、堅定不移抓好服務經濟穩增長。根據市委市政府助企紓困穩經濟各項政策及工作部署,通過專項信貸資源保障、加大疫情保障行業信貸投放、迭代升級政策融資工具、推進“連續貸+靈活貸”服務機制、創新數字化普惠金融服務模式、持續深化減費讓利等措施,加快政策落地,加大實體經濟金融支持。11月末,全行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944.30億元,較年初增加135.39億元,同比多增8.72億元。其中民營企業貸款余額233.02億元,較年初增加25.34億元,增幅12.2%;制造業貸款余額154.74億元,較年初增加17.66億元,增幅12.88%。聚焦服務小微企業,普惠貸款余額110.85億元,較2021年末增加25.24億元,增幅29.48%;綠色貸款余額215.17億元,較年初增加65.69億元,增幅43.95%,綠色貸款增速均列全省系統內前列。 三、堅定不移抓好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始終將金融服務“三農”作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領域,全方位滿足涉農客戶需求,助力共同富裕。與湖州市農業農村局簽訂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實現鄉村振興工作常態化可持續發展。以“興農貸”為主要抓手,延伸涉農服務觸角,實現對縣域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核心企業上下游交易鏈的全支持,借助大數據應用及流程標準化建設實現對業務的有力支撐,打造“廣覆蓋、多層次、高效率、可持續”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截至11月末,全行涉農貸款余額333.19億元,比年初增加86.38億元,增幅35%;其中興農貸余額3.95億元,比年初增加2.30億元;完成8000余戶農戶信用授信近10億元。 四、堅定不移抓好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根據總省行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布署,將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具體責任部門,緊盯各項工作落地進度,確保試點工作壓實推進、落實落細。成功落地24項政府側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完成黨費工會費、公益慈善、鄉村振興、亞運商圈等10多個特色場景4000余個重點目標客戶有效落地;在人行、市金融辦、南潯區政府等政府部門的主導下,聯合打造全市首個數字人民幣綜合應用鄉村;與吳興區發改經信局、湖州電力局“碳達人”項目組在常樂村聯合開展戶用光伏綠色低碳領域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建設,這也是全省首個數幣光伏結算場景建設。 |
?
?
?
單位名稱 |
農業銀行湖州分行 |
主???要
|
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 |
2022年
|
農行湖州分行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主動投身“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加快建設耕耘美麗湖州的農行樣本。 一、堅定“服務實體經濟”初心,鼓足干勁加大信貸投放。全力以赴支持地方經濟穩健發展,11月末各項貸款總量1032億元,增量146億元,增量居同業第一,是當地首家貸款總量超千億的國有銀行;制造業貸款余額211億元,實現“三個不低于”;綠色貸款余額392億元,占各項貸款比重達到38%;涉農貸款余額672億元,增速15.07%。 二、錨定“穩住發展局面”目標,上下齊心加大走訪。持續深化融資暢通,首家制定14條支持市場主體紓困穩增長金融服務的工作舉措,全力做好穩經濟、保民生各項金融服務工作。面對面傳導農行紓困政策,走訪對接企業和市場主體2896個,為1830戶客戶解決融資需求、融資金額56億元,真心幫扶困難企業與個人。 三、秉承“勇于開拓進取”決心,高效推動綠色金改。制定“碳中和”銀行中長期規劃,成功上線全國農行系統首個綠色金融大數據應用平臺,創新“碳效貸”“森(竹)林碳匯貸”農業“標準地”使用權和農業設施產權抵押貸款等多項產品。綠色貸款總量、增量四行第一。運用“綠企貸”“工業碳改貸”等產品,支持工業企業超1000家,授信超700億元。 四、厚植“金融為民”情懷,傾情服務助企紓困。積極投身“銀企命運共同體”專項行動,提升“連續貸+靈活貸”機制成效,持續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1-11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持續降低,同比下降31個BP,減費讓利8400余萬元。 |
?
?
單位名稱 |
中國銀行湖州分行 |
主???要
|
中國銀行湖州市分行是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州地區的二級分行,主要工作范圍包括人民幣存款、貸款及結算業務;辦理票據貼現,代理發行金融債券、政府債券;外匯存款、貸款、匯款、外幣兌換、國際結算等,以及其他經過中國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等監管部門批準的業務?,F設有11個部門,下轄5家一級支行和20家經營性支行,在崗員工615人。 |
2022年
|
2022年,中國銀行湖州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全行各項工作,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工作部署,圍繞“穩住經濟大盤”,加大助企紓困力度,著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充分發揮國有大行“穩定器”作用,努力為全市經濟社會和銀行業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圍繞地方發展大局,搶抓機遇、主動服務。全力參與和支持地方重大基建項目、重點民生工程建設,不斷加大重點領域金融支持。聚焦交通、能源、水利、新型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等領域,持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貸款投放力度和綜合化服務。1-11月累計獲批復項目207個,合計金額714億元;組建銀團8個,總計金額201億元。各項貸款新增68.74億元,創歷史新高。 (二)圍繞鄉村振興、綠色共富,傾斜資源、主動創新。立足湖州戰略定位和發展特色,將金融支持共同富裕、助力鄉村振興與發展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縣域金融緊密結合。截至11月末,我行人總行口徑綠色信貸余額為127.05億元,較年初增長47.62億元,增輻59.94%,列四大行第二;綠色信貸占全部貸款比例為28.02%,較年初提升7.54個百分點,列四大行第一 |